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43 9
2013-02-01
   共产主义是生产方式,不是人类生活方式

  共产主义,按马克思的逻辑,“产”是指生产方式,并不是指社会的生活方式。

  按照共产的含意,我们在毛时代就已经实现了共产主义。


  人们对共产主义的错误理解有很多。但主要错误来自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螺旋上升理论。螺旋上升理论是一种错误表述,所以,把共产主义理解错误了也就不奇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2-1 13:11:31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所创造财富价值的构成基因应该是由 : 1、中国全体人民当时代的直接具体活劳动(生命量劳动) ;2 、中国全体人民的过去劳动;3、消耗占用的社会进步与积累成果;4、消耗 、占用 、损失的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四项构成。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为这个整体财富价值贡献了十三亿分之一的当时代的直接具体活劳动(生命量劳动),那么缩小到一个财富单元(一元人民币)里也是都有我们个人十三亿分之一的当时代的直接具体活劳动(生命量劳动),其余都是由(2、3、4、项)社会属性的中国全体人民的过去劳动(社会劳动);消耗占用的社会进步与积累成果;消耗 、占用 、损失的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三项构成。这三项社会属性价值构成的合价值将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增大,并在劳动者的不断创造下产生倍加或自乘的高速积累作用,其构成比例也就会越来越高。那么我们个人那份十三亿分之一的当时代的直接具体劳动(生命量劳动)的比例相对来说就会越来越低,但永远是大于零。这是财富价值构成的发展规律。

可以说无论是国家主席、资本家、经理、还是工人的财产,是多是少,总是有个人十三亿分之一的当时代的直接具体活劳动(生命量劳动)的贡献,其余都是由社会属性的中国全体人民的过去劳动(社会劳动);消耗占用的社会进步与积累成果;消耗 、占用 、损失的全民所有的自然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三项构成。这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我们这样从财富价值构成层面上来剖析理解,人们就会从物理、心理上更加认同我们以公有构成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财富价值构成基因要素的质量、数量、属性及权利归属来构筑我们的思维框架,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会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应该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基因和理论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劳动群众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的根系和土壤。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完全正确的,这资本中社会属性的财富价值构成(生产资料中的)就应该是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 14:42: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1 22:41:33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呢?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呢?

  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生产(或劳动)与生活发生了分工,社会中的很多人不能自由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而在人类早期的自给自足时代,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己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生产与生活是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和想法来进行的。


  考察一下社会劳动的进化过程,同时考察一下生活方式有哪些变化,人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进行生产的劳动是可以受外界胁迫而改变的。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存是可以接受劳动方式的进化的。但人类生活方式则是由人类的人性主导,受人性的约束,是不容易进化的。人们生活上的变化至多是家庭财富多少上面的变化。家庭生活这种生活形式是不会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 08:59: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2-2 11:46:10
龚民 发表于 2013-2-2 08:59
错误认识。社会不会生产冰葙、电视机、汽车、拖拉机,人类生活方式就只能是农业社会生活方式呀!
  你说的那些都是生活内容的东西,不是生活形式。夫妻家庭生活算是一种人类生活的形式。

  我上面最后一句话说的可能不是非常清晰。再重复一下。人们生活上的内容是可以变的,但家庭生活这种形式不会改变。无论人类经过了多长的历史进化,经历多少朝代和生产力的变化,家庭这种生活形式一直稳定不变。不会进化成为(监狱式)集体生活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