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961 1
2007-08-23

—— 专访新标语的直接推动者、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司长张建

  “像‘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些几乎都没有了,有的也是以前刷的,后来没被覆盖掉,新刷的肯定没这种了。”

  “就是想促进中国其他领域内标语的规范,迎接十七大、2008奥运会,什么年代说什么话,这点也得在标语上反映出来。”

  “我赞成一些地方可以不用搞标语了,比如北京,但是很多偏远山区还是要搞的。”

  “有些标语也太虚了,比如‘只生一个好’,只生一个怎么就好了呢?这种标语我们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很不准确。”

  “不能标语说得很好听,实际上关卡压罚,口是心非肯定不行。”

  8月中旬以来,全国多个省市对计划生育标语进行了清理和规范。某县计生委更是明确提出:“要求每个行政村更新的标语不低于10条,乡镇政府所在地不低于50条。”

  如今新的计划生育标语正“刷”向全国各地,此番热潮的源头是国家计生委宣教司7月19日的一纸通知,这是计生工作开展三十多年来首次由国家发动的标语清理活动。

  通知中展现的计生工作理念的转变,以及对计生系统自身形象的重视引发了境内外媒体的颇多关注,相关报道称,中国正在清理野蛮的计划生育标语。

  有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此次推荐的190条标语实现了“软”着陆。

  作为此次标语更新工作的主导者,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司长张建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披露了此次清理工作的意图及深层背景。

  为什么要改标语

  南方周末:计划生育新标语公布后,成为一个热点,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做这件事?

  张建: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了三十多年,有些标语确实跟不上形势,不利于人口计生工作,有损我国人口计生和国家的形象。我所说的“跟不上形势”是指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政策形势。

  南方周末:据我们了解,这次清理规范标语是你一手促成的?

  张建:我去年到宣教司任职,看到湖南省基层计生干部写了一篇关于中国计生标语的文章,引起我重视。后来我主导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对很多省市的计生标语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决定进行清理。今年上半年向计生系统征集了约5400条标语,组织专家讨论后确定了190条作为“推荐标语”。

  南方周末:说起计生标语,民众还是会想到“该流不流,扒房牵牛”、“一环二扎三罚”这类标语,你们调研的情况是什么?

  张建:网络上对于计生标语的非议,其实跟人们容易把坏东西放大有关。网友提到的标语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残存下来的,那时计生工作的宣传攻势很强大,有的标语也比较强硬,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现在标语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

  从我们调研看,主要是有些用语使用不规范,像“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些几乎都没有了,有的也是以前刷的,后来没被覆盖掉,新刷的肯定没这种了。

  南方周末:这些标语的确反映了长期以来计生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放到今天看,这些标语显得很不文明吧?

  张建:这跟当时“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计生政策有关,主要还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甚至有些侵犯民众权利的行为。以前有的干部素质也比较差,对群众没有进行说服,通常是一个命令过去,就得执行。从标语制作上看,有的也比较随意,可能就是领导叫某个办事员,“喂,你去想几条标语,刷上去。”

  计生政策正在转变

  南方周末:按传统理解,标语主要作用是传递政策信息,因此要科学、准确、适度,这有没有具体标准?

  张建:标准很简单,就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决定。新的标语不光是温馨,国家宣传政策,科学、准确是第一要求,同时一定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

  南方周末:有没有系统内的干部认为这些标语偏“软”,可能对他们开展工作有影响?

  张建:如果有人这么认为,那我只能说这个人对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决定学得不够。国家的计生政策没有放松,只是工作思路和方式发生变化。

  南方周末:这次清理、规范标语是想传达计生工作思路和方式的变化吗?怎样的变化?

  张建:逐步向“以人为本”转变,1994年时我们就引入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这在部委里是第一家。其实已经改变很多了,只是民众一直不了解。这次我们清理、规范标语,也想借机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形象。

  南方周末:你们的宣传是不是也包括重塑计生干部的形象?

  张建:不能说重塑,但确实想让民众对我们的计生工作有真正的了解,这次我们清理、规范标语就有这个意图。另外一个,就是想促进中国其他领域内标语的规范,迎接十七大、2008奥运会,什么年代说什么话,这点也得在标语上反映出来。

  南方周末:面对民众的生育意愿,计生工作怎么能做到“以人为本”?

  张建:生育意愿和现行政策的确存在矛盾,但是没有计划生育,我们国家的发展很有可能就是另一番局面了。我们说的“以人为本”,主要是变管理为服务,以前我们的计生专员去到农民家,不受欢迎,现在农民很欢迎啊,因为我们会带去很多优生优育的知识,他们有很多悄悄话,都跟我们的计生专员说,而且我们的队伍是非常年轻化和职业化的,再也不是小脚老太太上门宣传计划生育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8-23 21:59:00

标语是否还有用

  南方周末:你觉得这三十多年来,计生标语的作用是否在减弱?原因是什么?

  张建:确实在减弱。主要是因为媒介多了,现在农村家庭大多有广播电视,十年二十年前有吗?

  南方周末:是不是民众对大标语这种宣传方式也比较淡漠?

  张建:这个要分情况,在城市,可能是这样,在农村,大家还是看的。

  南方周末:这样的话,对于标语,是不是也要分情况,有的也可以不用了。据我们了解,很多乡镇还是有强制性要求的,比如一个村要有多少条计生标语。

  张建:我从来不赞成强制性要求。怎么能强制呢?我赞成一些地方可以不用搞标语了,比如北京,但是很多偏远山区还是要搞的。

  南方周末:而有人会认为,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制作标语?在实际工作中,标语究竟有没有用?如果有,是什么?

  张建:我看到网上有人说计生标语没用。从我们工作实际看,绝不能说计生标语没用,这是最基本的判断。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多年了,标语的贡献非常大。政府必须通过一些方式传递政策信息,何况现在的人口形势仍然很严峻。

  举个例子,十年前我去四川农村,随便问一个农民:“知不知道计划生育政策?”“知道啊!”“从哪知道的?”“标语写着的呀。”标语是计生工作开展三十多年来最重要的宣传形式之一,尤其在农村地区。

  也许我们首都北京的大街上、我们的办公室里不需要标语了,但在最广大的农村地区,标语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网民的世界里也许不需要标语,但农民需要。

  南方周末:也有人说,国家应该远离标语口号,公权力不能染指这个空间,你怎么看?

  张建:不能这么说,这是一种宣传政策和服务群众的途径。你去农村看一看,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很重要,不能少。

  光有标语不行

  南方周末:我们注意到,这次下发的通知里提到,“书写、悬挂标语口号,不是为了表达当地政府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心,给上级领导检查、观看,也不是单纯完成工作任务。”

  张建:对,以前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另外,有些标语也太虚了,比如“只生一个好”,只生一个怎么就好了呢?这种标语我们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很不准确。

  南方周末:什么样的标语才不“虚”?

  张建:举个例子:“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首先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就太长了,如果改为“不能让计划生育家庭吃亏”,效果就很不一样,如果再改为“计划生育家庭每月补助50元”,效果就更不一样了。

  南方周末:就是要把计划生育的好处告诉民众?

  张建:对。这也是我们计生工作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也许老百姓多生是为了现实利益考虑,但这不符合他的根本利益。计划生育的家庭是牺牲了自己的现实利益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补偿,是“补偿”,而不是“奖励”。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

  南方周末:怎样做才算足够?

  张建:要让村里的其他人都眼红二女户和独女户,要让计划生育家庭成为英雄模范。要像我们前一段时间拍的一个片子里那样,一个超生的家庭后悔说:“当初真不该多生,邻居的计划生育家庭现在每月能拿到100块钱的补助,我儿子每个月也不能给我这么多钱啊。”

  南方周末:你的意思是,对标语提出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措施?

  张建:对,现在基层反馈回来的情况是,必须给计生家庭足够的补偿。这种补偿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文化方面的优惠,比方甘肃有的地方提出,二女户考学可以加分。有些地方要体现平等,比方说,富人超生就要重罚,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对他们重罚才是真正的平等。不能标语说得很好听,实际上关卡压罚,口是心非肯定不行。

  -资料

  计生标语三十年变迁

  三十年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这是1970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的宣传以行政手段为主,比较强硬。现在流传的“不良标语”大多是这个阶段出现的。二是“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1990年代中期到2005年左右,约10年的时间。这个阶段宣传工作在逐渐转型。三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从去年开始。这个阶段的宣传工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为标准,要求标语要做到科学、准确、适度。(根据采访张建的记录整理)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赵蕾,实习生 方可成 发自北京

  部分新标语

  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低生育,素质好,男女都是宝

  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

  控制人口数量,关爱地球母亲

  出生缺陷干预好,帮你生个好宝宝

  远离不良嗜好,孕育聪明宝宝

  关注出生人口素质,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优生孕育新希望,传好人口接力棒

  子女质量高,生活水平高,幸福指数高

  自然界山水交相辉映,人世间男女平衡和谐

  出生性别源于自然,人为选择有害社会

  严禁溺弃虐待女婴,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外出务工要防艾,千万别害下一代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老人

  家庭子女多,小康会滑坡

  消除性别歧视,从生育开始,倡导男女平等,从娃娃起步

  今天的女孩,明天的建设者

  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

  关注民族未来,从关爱女孩做起

  蓝天之下你我他,关爱女孩靠大家

  女孩男孩都是民族的希望

  家是船,爱是帆,生殖健康是您幸福的港湾

  知情选择节育好,夫妻恩爱无烦恼

  美好人生从生殖健康开始

  计划生育男性参与,和谐家庭幸福无比

  成功的男人要健康,健康的男人更成功

  有了健康的他,才有幸福的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