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677167667 发表于 2017-10-11 22:44 
和答案 不一样 第二问答案的消费者剩余 和 生产者剩余都是 25 补贴 50 福利为0 求您解答
ZF未补贴前,消费者盈余是2的面积,供给者盈余是1的面积。2的面积=(10-7.5)×5×1/2=6.25;1的面积=(7.5-5)×5×1/2=6.25
ZF补贴之后,消费者盈余是4的面积,供给者盈余是1+2+3的面积。二者总盈余增加量是3+4的面积。4的面积=(20-10)×10×1/2=50;1+2+3的面积=(10-5)×10×1/2=25;3+4的面积=12.5+50=62.5;
ZF补贴后消费者盈余增加量为4-2的面积=50-6.25=43.75;
ZF补贴后供给者者盈余增加量为2+3的面积=6.25+12.5=18.75;
政府补贴=10×1/2×10=50. 消费者盈余和生产者盈余增加量为62.5,那么有政府补贴导致的净福利增加为62.5-50=12.5. 政府补贴导致消费者盈余增加了43.75,生产者盈余增加了18.75,福利增加62.5,净福利增加12.5。
ZF未补贴前,需求函数为Q=K(B-P)=2×(10-P),其中消费者利益为10,价格为P,盈余转化率为K。ZF补贴之后,需求函数为Q=K(B-P)=1×(20-P),消费者利益为20,价格为P,转化率变为1,相当于政府补贴导致消费者利益增加,转化率减少。
供给函数QS= KS(P-C)=2×(P-5),价格为P,最低成本为5,转化率为2.
从广义动量定理的角度说,合外力决定成果。合外力=动力-阻力。商品带来的消费者利益B是购买的动力,价格P是购买的阻力,二者的合外力B-P决定购买量这个成果,而转化率为K,则有Q=K(B-P),同理得到供给函数QS=KS(P-C)。通过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以微分得到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参见《可以量化的经济学》或者我的帖子。《需求定律公式和需求弹性的推导》: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68742-1-1.html;《供给定律公式和供给弹性的推导》: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80429-1-1.html。《商品的供需均衡分析》: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804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