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当前仅有6枚同一的珍贵邮票。A拥有3张,其余三张分别在B C D三人手中。
当A决定顺次向他们购买这另外三张邮票时,对于A来说,从D手中获得邮票时的效用难道一定比他从B C手中获得邮票时的效用低吗?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不是同一套邮票中的六枚不同小票。而是这六枚邮票都是相同的。
可否这样理解:
边际效用递减是对同一种需要和固定的需要量而言的。“收藏”某种邮票与“收齐”某种邮票不是一种需要。前者满足的是对某种邮票的欣赏,而后者满足的是对“垄断”,“独家占有”的欲望。所以,两者是不可以比较的。
这里是边际效用递减啊,因为a每次花额外的,同样多的资金去购买一张邮票,买第五张的效用就会少于第四张,而买第六张的效用又会少于第五张,不是像楼主理解的和不同人买会有不同的效用吧?除非A对B,C,D的preference不一样。。。
边际效用递减本来是针对理性人的假设,其偏好是稳定的。同时所讨论的商品肯定是同质的。希望你在讨论边际效用递减的时候,多考虑其合理的前提。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与人的偏好有关。
诡异的偏好必然导致诡异的效用函数。
我是这样理解的:
如果可能的话,A会用同样的钱去购买那剩余的三张邮票。但问题是,当D拥有最后一张票时,D是较B C更不轻易出售这张邮票的。而A为了能获得所有的这种邮票,他也会心甘情愿地以高于B C 这两者的价格去购买最后一张在D手中的邮票。因为D手中的邮票对于A来说,这时的边际效用高于前两者。所以他愿意用较高的价格去购买。
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或是这就是像楼上指出的我的前提假设都已经错了~
我是新手,我认为边际效用不能用钱来衡量,比如你喝汽水,你一共需要五瓶才喝够,但是你需要花同样的钱去买,但是对于满足你的口渴的效果会越来越低。
在假设人在饥饿的时候需要一碗米饭,但是一颗一颗得吃,这样的话对于前几颗米的需求几乎相当,但是仍然呈现低减趋势,这个估计可以类比你的例子。
不知我说得合不合适,呵呵。
同意二楼意见,即使相同邮票作为个体和总体也是有区分的
另外偶觉得收藏的效用不同于经济人的假设不能一概而论的,见笑。
还是看不明白!郁闷~~~
边际XX递减只是一种“哲学思想”。一般出现在微观经济学中,原因不是他本来就存在的而是考虑到在分析的时候会忽略掉很多其他因素。
边际XX递减的假设太强了,有时候不够一般。尤其是边际效用递减,100多年前人们就把这个概念扔了。比如现在设效用函数时设个拟凹就够了,没必要设边际效用递减的严格凹。
我觉得还应该对市场的结构考虑,信息是否是完全而对称得,如果BCD不知道A已经买了几张,他们怎么对自己手中的邮票定价。
如果A的目的是要收集齐整套6张邮票,其实每一张都都可以当做最后一张,都不可或缺。效用应该等价。
自认为楼上认为边际递减规律应该建立在非稀缺性上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一个很饿的人来说,哪怕只有两个包子,第一个的效用也应该大于第二个。
表面上看,边际递减规律建立在资源非稀缺性上对于解释我的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我们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时候,总是假设资源的稀缺性的啊!如果资源不存在稀缺的话,我们进行经济学的研究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于还有人提出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鄙人认为,假使市场信息不对称,就算最后一个邮票的拥有者以低于前两个邮票拥有者的价格卖给了A的话,对于A 来说,他倒不在乎用多少钱去买这邮票,更在乎的只是终于获得了最后这一枚邮票,这才是他心理上的最大满足。而心理上的满足也就表现为效用的高低了!
不知这样理解对否?
我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是对"相对的个体而言",由此引出资源对个体的非稀缺性这一暗含条件。经济学中资源稀缺假设是对人类的总需要而言的。你提的问题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假定发行某种邮票100万张,对全国集邮爱好者来说这种邮票是稀缺的,但对个人而言,资源是非稀缺的,无论如何也没有兴趣全买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认为有一张就能得到满足,获取第二张的意愿减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由此出现。
14楼认为边际效用递减假设条件太强,本人赞同。例如价格就被忽略掉了
对这个问题,边际效用递减是指消费者在单位时间内消费同质的商品时,所惑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
在搂主的这个问题中,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消费问题。因为在搂主地论述里,隐约的表明,他购买的邮票已经具有了投资、收藏的性质。并非单纯的消费性质。
如果他在自己欣赏这种邮票时,看十分钟。与看二十分钟,则在后来的10分钟里活的效用就是比前面要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占有某商品”等不等于“消费某商品”?
当然“占有”也可以带来“效用”,不过“占有”带来的“效用”是否与邮票带来的“效用”相同?
如果“占有”本身所带来的效用(注意不是“所占有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是边际递增的,所谓“占有欲无限膨胀”,此人将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不是不能假设“边际效用递增”,“边际效用递增”将使人沉迷于某一活动,成为“单向度的人”。
我觉得可以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产生的原因来解释。产生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重要原因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随着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消费数量的增加,即同一刺激的不断反复,人们得到的效用满足是递减的。楼主举的例子具有特殊性,特殊之处在于:购买邮票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消费过程,其中包含了购买者复杂的心理过程,他的欲望需求不是单一的:欣赏邮票,收藏邮票,垄断这种邮票的数量,炫耀。。。。。。。等等,所以每次他购买邮票,给他带来的刺激效用是不一样的,如果情况特殊,甚至可能出现边际效用递增。(比如他对此种邮票的垄断欲望非常强烈!)
呵呵 ,顺口说的,贻笑大方。
北邮吕廷杰讲:新经济即信息经济中“边际效用是递增的”,不知何解,当时没有机会请教他,现请教各位?
这个问题汪丁丁早就讲过了:边际效用递减是基于所谓“韦伯定律”。第一楼的条件没有完全讲清楚。不过就一般请况而言,同一套邮票之间应是互补品。if so, 当然不会象一般经济物品一样出现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or else,买了左鞋,再买右鞋时,mu也会递减吗?
汪的文章相当精彩,他不仅认为这乃经济学的一个必要假设(否则,消费者的行为就不稳定),还从“演化理论”的角度作了阐释。
支持。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鞋,左右两只是没有办法分开定价的,所以在左右两只鞋之间也就
不存在边际了。
对于欣赏,六枚邮票一样; 边际效用递减;
而对于"独占", 六枚邮票互补. 可视为一个消费单位. 是一个阶梯的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