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iamequal在2007-11-6 9:43:00的发言:好了,发现我和你理解不同的地方了。
你给张三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张三感受到你的劳动力引起的效用。前者你是价值主体张三是客体;后者张三是价值主体你是客体
我认为前者你是价值主体张三是客体,这句话是错的。我认为应该颠倒。
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价值的理论。
因此,我的意见是使用价值是效用的定性,效用是使用价值的量化。
使用价值是指向外的有用性,非向内的有用性,我称之为功用,一个人的使用价值是指此人对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的有用性;效用不同,一个人的效用是指环境对此人的有用性。
在“你给张三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中你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对象张三是客体,客体对你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大小的评价是不受你的主观愿望影响的,因此说你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相对客观的,与客体相对的你当然就是我要陈述的价值主体,价值主体并非一定要是效用的主体,也可以是使用价值(功用)的主体。注意:使用价值(功用)的主体与使用价值(功用)的对象是不同的,许多哲学大师都未分清而致使其理论陷入形而上的谬论。马克思关于的物品(价值参照系)使用价值(功用)的陈述,主要以整个人类社会或其社会成员作为价值对象,但由于社会科学总是以人本主义的方式陈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来以整个人类社会或其社会成员作为价值对象的陈述方式在人本主义的方式陈述下价值对象成为了价值主体,这正是马克思的经济学本想以自然科学的客观方式陈述的,但却因为这样而陷入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陷阱,能渗透其中真谛者,世上有几个?

[em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1:08: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