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最近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也认为城镇只有达到相当程度规模才会出现积聚效益,并且"从来还不清楚地证实城镇大到什么程度会出现不经济的现象."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如果没有特殊的限制或壁垒,人口和经济主要向大城市集中,这是城市化的一个一般规律.
诸楼兄弟提到的发展大城市过程中的"城市病",我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城市病"就有"乡村病",这仅是城市化的一个成本.从理论上似乎应该多发展中小城市,但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的却是在发展中小城市同时如何解决农民能否在新城镇中寻找到合适的工作,中小城市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应该如何发展?如果这些解决不了,产业积聚和人口积聚谈何实现?只不过还像安徽阜阳等城市那样,说是发展中小城市规划,实际上只是盖了表面上看来富丽堂皇的统一的楼房和笔直的街道,却没有上下水等基本基础设施,没有相应的服务业,农民在所谓的城镇没有谋生手段,呆不下去了,只好去上海等大城市打工.这样的中小城市不发展也罢.
我也认为当前应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最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以为大城市服务,产业结构实现互补以形成产业链和梯度的城市群的融合和构建的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格局,如以上海,广州,佛山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群那样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