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意识主体)是怎么回事”】
我们「存在」等概念。
那么什么是所谓的「我」:我们最常说的一个判断是「我思故我在」。
但问题是「我」的观念如果没有,能不能有「思」,当然可以。
比如——看一幅画欣赏的入神时,我们谁也不会有明确的意识到「我在看」,在意识中仅仅是「画与感受」。只有当退出对画的感受欣赏时,我们再用意识寻找「刚才谁在看」,此时,意识中出现一个念头,指向刚才看画的念头,并判断「此是我(意识的主体)」。
所以,没有「我」(这个自我主体意识)时,「思」(意识)丝毫不受影响;有「思」时并不一定都有思中的「我」这个内容(自我主体意识),但如果没有「思」,这个「我」(自我主体意识),不可能浮现于意识中。
所以——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恰恰相反——「思中故有我」。
我们如何确定我是意识的主体——如前边举例欣赏画以后判断的自我意识,意识此时把这个欣赏画的念头想象成一个包括了所有的意识内容的主体,或者说,是想象成自己更上一层的主宰体。「我」这个概念是一个纯主观的虚构的抽象概念,它没有任何具体对象。
「我」与其他意识中浮现的内容一样,都是并列的意识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