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7 6:39:52编辑过]
对正常生产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的批判是对的,但是这个问题与倍加关系一点关系没有。倍加关系实际是指不同工种间的关系,而非部门间的劳动关系。
不同部门间的正常生产条件是肯定不同质的,否则物劳动(土地在生产中的运动)也是同质的,于是有价值多元论,那么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不再存在。
至于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这不是大问题,因为在马克思劳动同质的假设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各部门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相等。当然实际中这里还有个换算问题——我称之为另一个倍加关系。
对正常生产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的批判是对的,但是这个问题与倍加关系一点关系没有。倍加关系实际是指不同工种间的关系,而非部门间的劳动关系。
不同部门间的正常生产条件是肯定不同质的,否则物劳动(土地在生产中的运动)也是同质的,于是有价值多元论,那么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不再存在。
至于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这不是大问题,因为在马克思劳动同质的假设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各部门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相等。当然实际中这里还有个换算问题——我称之为另一个倍加关系。
讨论价值问题,脱离部门间的关系,还有什么意义?
另:"倍加关系实际是指不同工种间的关系,而非部门间的劳动关系"。这话如是先生的意思,本人不评论.如果先生认为是马克思的意思.建议再去翻一下<资本论>
再,种粮的与织布的是一个工种吗?他们之间需要交换不?交换价值是什么概念?
马克思的假设的目的是试图为他所思考的并想解决的问题服务的,但他恰恰却在理论上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作了可以假设的问题.从而,使得劳动价值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其实还有什么创造了价值的问题,
这个问题,吾打算把它与剩余价值问题一并讨论.过几天吧.
另,关于劳动力价值的问题,其实一百八十多年前的贝利就已经指出其荒谬性.马克思应知道这一点.可参见熊彼特的有关讨论.
这个问题,吾打算把它与剩余价值问题一并讨论.过几天吧.
另,关于劳动力价值的问题,其实一百八十多年前的贝利就已经指出其荒谬性.马克思应知道这一点.可参见熊彼特的有关讨论.
貌似马克思有专门讨论过贝利的观点,记得不太清楚。
讨论价值问题,脱离部门间的关系,还有什么意义?
另:"倍加关系实际是指不同工种间的关系,而非部门间的劳动关系"。这话如是先生的意思,本人不评论.如果先生认为是马克思的意思.建议再去翻一下<资本论>
再,种粮的与织布的是一个工种吗?他们之间需要交换不?交换价值是什么概念?
马克思的假设的目的是试图为他所思考的并想解决的问题服务的,但他恰恰却在理论上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作了可以假设的问题.从而,使得劳动价值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马克思也没有说是部门,而是说种劳动和织劳动的意思。他这个表达是模棱两可的,那是他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我的问题。这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在马克思那儿比比皆是,“社会”就是一个。
其实阁下的批判我早就批判过,我们还是很同见解的。
马克思也没有说是部门,而是说种劳动和织劳动的意思。他这个表达是模棱两可的,那是他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我的问题。这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在马克思那儿比比皆是,“社会”就是一个。
其实阁下的批判我早就批判过,我们还是很同见解的。
阁下的批判我早就批判过
=========
在哪篇文章里呢?我等还是尽量避免重复劳动,如果不是行文需要的话.谢谢.
我想这个不重要,批判的人越多越好,因为我们要分贝。我们不是卫兴华们,有个强大帮派支持他,他说一言应者万声。我们需要分贝。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错误及其纠正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957
这样的文章有几篇,也有论坛上的相关论战。“社会”的定义模糊我是多出提到的。
我想这个不重要,批判的人越多越好,因为我们要分贝。我们不是卫兴华们,有个强大帮派支持他,他说一言应者万声。我们需要分贝。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错误及其纠正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957
这样的文章有几篇,也有论坛上的相关论战。“社会”的定义模糊我是多出提到的。
大作拜读!我们自都是置疑者.不过,着眼点还是多有不同的.各人角度嘛.正常.
另卫之书我未看.他有什么有代表性的观点或文章或书籍?值得一看否?说实话,如是捍卫者,实在难以让人有兴趣.请教了.谢谢.
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什么呢?马克思之前曾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中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 [2] 52
由上述引文,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这种正常的生产条件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是仅就某一种具体的商品而言的,而非是就全部商品而言。
呵呵,楼主的发现,有什么证据?你是怎样得出你的发现的?没有必要长篇累牍地灌水,简明扼要地列举事实和推理方式,就可以了。
你惊奇于在下为马克思辩护,事实上,在下决无此意。在下只是纳闷:怎么那么多人喜欢对马克思无事生非?马克思的著作存在一些问题,可是很多人除了鼓噪外,什么也没有说!
西经也是问题一大堆,怎么楼主等人偏爱马克思啊?
呵呵,楼主的发现,有什么证据?你是怎样得出你的发现的?没有必要长篇累牍地灌水,简明扼要地列举事实和推理方式,就可以了。
你惊奇于在下为马克思辩护,事实上,在下决无此意。在下只是纳闷:怎么那么多人喜欢对马克思无事生非?马克思的著作存在一些问题,可是很多人除了鼓噪外,什么也没有说!
西经也是问题一大堆,怎么楼主等人偏爱马克思啊?
巧了,刚好偷闲过来.
第一个问题.先生自己慢慢想吧.如何?简单吧.
第二个问题.我们几十年来的幸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得益于马克思.你说,能不偏爱吗?
------------
对了编辑一下.我可未惊奇你的辩护或说观点也行.至于原因吗`````````,不说也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7 18:06:32编辑过]
楼主首先假设,生产100斤粮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生产1米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质且量相等的。那么,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二者的价值必是相等的。现在,如果布的生产者采用了一种生产上的便利方法,使得生产1米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一半,这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其价值必然是减少一半的。显而易见,对于生产者而言,如果没有经济利益上的好处,新的方法是不会被采用的。那么当此时,在同样的时间内,其数量尽管增加一倍而其价值不变时[,生产者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动力呢?
呵呵,在下引用楼主的言语:楼主慢慢想吧!等你认真想明白了,你也就知道,什么叫牛角尖和找茬了。
卫是人大的婆婆了,是马经的坚定捍卫者,但是也有些创新,比如认为价值要通过分配才能决定价格。但是不想我那样,有真的分配理论。可能是年老之故,他有这种看法已经不错了。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