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62 12
2013-11-27
一、公有制在低端劳动领域的偶然高效率
    公有制在草创时期,靠人们的宗教般的狂热与奉献精神,不需要竞争与物质激励,有时候在低端工作上可以做到比市场机制还要高的效率。比如砍一棵树,挖一座山,修一条渠。这种低端的高效率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使人们产生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乌托邦梦想。
    公有制的这种欺骗性存在于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缺乏竞争和激励,情绪的狂热和奉献精神很难持久。不仅“公二代”无法坚持,即使是“公一代”本身都没有几个能坚持的。既然难以持久,就需要不断地给人们的情绪狂热加热,促进人们进入亢奋状态。但情绪的狂热又会导致蛮干,常常会因遭受自然规律、自然灾害的打击而受到挫折。人是聪明的动物。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情绪狂热无法持久时,就会通过造假来满足监督者的狂热欲望。如大跃进时公社亩产量、粮食堆的造假。而这种造假一旦与自然灾害同时并行,就会导致大规模的饥荒和死亡,最终会摧毁人们情绪的狂热。所以,公有制的欺骗性,只需要一代,就无法持续。欧文在北美的新和谐公社,那些公有制的善男信女最终因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对不伦行为的制约,不欢而散,是公有制低端效率不可能持久的较早证据。最早的证据发生在中国。中国的王莽是公有制最早的大实践家,他希望通过实施井田式的土地公有制来恢复周天子统治下的王道乐土。王莽最终的失败,有人说是大地主的抵制,有人说是生产力不够发达,有人说时机不成熟。但实际上,王莽和它的裙带体系在他的公有制革命中却乘机大捞一把,中饱私囊,给公有制的狂热情绪泼了冷水,估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其次,公有制的偶然高效率仅出现于低端劳动领域。这种低端领域的特征是劳动密集、高耗能、高污染和环境冲突式的。在知识获取和技术进步的领域,公有制从来没有体现出它的高效率,哪怕是偶然。
二、公有制的逆向选择:人力和物力的逆向淘汰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27 09:50:41
期待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7 18:21:23
顶楼主。

“比如砍一棵树,挖一座山,修一条渠。这种低端的高效率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使人们产生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乌托邦梦想。”——————集中力量办某件具体的事情绝不等于是经济形态。那些以这个为理由就说公有制优越的真是没思考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8 07:27: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28 21:39:24
龚民 发表于 2013-11-28 07:27
楼主大放厥词!搞公有制就是为了什么
可怜的人,你已经被骗多年,叫苦也没有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 09:24: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