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9599 22
2013-12-30
热烈欢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王璐老师于12月31日下午3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感谢王璐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进行在线的学术交流。
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就马克思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回复提问。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王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方向: 马克思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个人简介:
2001/09至2004/07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博士
2004/07至2006/12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讲师
2006/12至今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副教授
2008/09至2009/7     挪威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系 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经典著作与文献选读、西方经济学流派比较与争论等

学术交流:
1)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1次学术研讨会,重庆,2013年11月。

2)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研讨会,珠海,2012年12月。

3)全球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和制度的新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天津,2012年6月。
4)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学术研讨会,西安,2011年10月。
5)第五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成都,2011年10月。
6)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天津,2010年11月。
7)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8次学术研讨会,昆明,2010年9月。
8)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广州,2009年11月。
9)第三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上海,2009年11月。
10)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12次研讨会,天津,2009年10月。
11)欧洲经济思想史学会第13届年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分析国际会议,希腊,2009年4月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on international topic: 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analysis, Greece, 23-26 April 2009)
12)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北京,2007年9月。
13)中华外国经济学说史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北京,2006年10月。
14)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州,2006年9月。
15)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19次会议,北京,2005年10月。


主持课题:
1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危机理论研究”,12CJL004
2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危机背景下马克思经济学宏微观体系探索”,10YJA790186
3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经济危机的理论争论中探索马克思经济学危机理论的创新”,NKZXB10028,已结项。
42008年天津市社科重点项目“在范式转换中探寻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TJJL08030
52008年南开大学青年项目“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理论探索:宏观经济学之微观基础重构”,NKQ08005,已结项。
6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留金出[2007]3037,已结项。
7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05CJL001,已结项。

主要著作:
专著与译著:
1、柳欣、王璐:“十一五”规划教材《经济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
2、王璐、柳欣:《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
3、李亚、王璐、张国萍等译:[] 文斯.汤普森:《征服中层地带:点亮中层管理者的事业和梦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4、李亚、王璐、赵伟等译:[] 约翰.P.科特:《权力与影响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5、李亚、邓宏图、王璐等译:[] 彼得.德鲁克:《管理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主要论文:

  •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百年论争研究综述》,《财经科学》2004年第4期。
  • 《“剑桥资本争论”与新古典分配理论的质疑》,《当代财经》2004年第8期。
  • 《论价值与分配理论的争论:古典和新古典》,《经济评论》2005年第2期。
  • 《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及其异同: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
  • 《“资本争论”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年第2辑。
  • 《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比较:有效需求问题探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50年》,《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 《货币经济与总量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 《瓦尔拉斯新古典一般均衡体系质疑》,《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 《两种均衡理论的争论:古典-马克思一般均衡与新古典一般均衡》,《经济评论》2006年第1期。
  • 《马克思节约思想新探》,《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 《消费与节约:马克思节约思想的新视角》,《当代财经》2006年第5期。
  • 《对节约型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读》,《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 《节约与发展:马克思节约思想再解读》,《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9期。
  • 《从社会再生产到有效需求:马克思宏观体系新探索》,《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 《货币理论的争论与解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卷第1辑。
  • 《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从斯密到马克思》,《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 《马克思的内生货币理论解析》,《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 《经济思想史中的货币理论及其争论》,《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
  • 《在范式转换中探寻“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 《社会关系与资本主义竞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 《论宏观经济学之微观基础》,《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 《科学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期。
  • 《在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中回归马克思经济学之古典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 《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争论》,《经济纵横》2011年第2期。
  • 《从次贷危机到经济危机的机制解析》,《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 《新中国经济学60年之理论探索》,《经济学家》2011年第3期。
  • 《剩余思想与分配理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 《货币经济中的货币与经济危机》,《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 《欧债危机的起因、解决途径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 《专家研讨资本主义经济和制度的新变化》,《光明日报》2012年7月7日第7版。
  • 《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与阐释:马克思和明斯基》,《海派经济学》2012年第2期。
  • 《李嘉图恶习与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危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1期。
  • 《基于熊彼特周期理论的当前经济危机重新解读》,《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 《“琼.罗宾逊的遗产”和经济学的批判与回归》,《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卷第1辑。


获奖情况:
1、2013年12月,论文《在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中回归马克思经济学之古典传统》荣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第九届社科成果论文奖。

2、2012年11月,论文《欧债危机的起因、解决途径及对中国的启示》荣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奖。

3、2011年12月,论文《后危机时代之经济危机理论再阐释:明斯基的视角》荣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奖。
4、2010年12月,论文《基于次贷危机的马克思危机理论再解读》荣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奖。
5、2010年11月,论文《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及其异同:马克思和凯恩斯》荣获《经济评论》杂志创刊30周年全国论文奖。
6、2008年12月,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荣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奖。
7、2008年11月,论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争论30年》荣获南开大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征文二等奖。
9、2007年12月,论文《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再解读》荣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奖。
10、2007年10月,博士毕业论文《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一般均衡理论》荣获天津市ZF学位委员会、天津市教委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奖。
11、2007年9月,论文《经济学范式的转换


坛友theluxury说:
王老师,您好。我也是经研所的学生。自从毕业,就没再登录过这个论坛。今天为了查资料的需要进来论坛,竟然有幸遇到您的访谈,有些惊喜。虽然现在已经毕业一年多了,看到您对每个问题详实的逻辑清晰的回复,还能回想起您在泰达时的授课画面。向您问好,祝您一切顺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30 08:46:12
坛友hardworking02:
如何预测经济危机?

王璐老师A:
谢谢你的提问。经济危机如何预测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也很想知道答案,但实际上经济危机却是没有办法准确预测的。这从历史上众多的经济危机事实就可以知道了,比如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以及后来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包括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欧债危机且目前仍在持续的这些危机,主流经济学界都没有作出过准确预测。不过危机的发生往往预示着经济理论的危机,从而促使主流经济学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使之能够解释危机。以大萧条为例,此前西方社会盛行的主流经济学是马歇尔的新古典理论,信奉萨伊定律而不相信会出现危机;但大萧条的发生催生了凯恩斯革命,《通论》很大部分内容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失业和危机状态,从而使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也改变了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当然,如果说预测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生危机的话,显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作过经典表述的,比如他在第三卷就论述过信用关系膨胀最终也会引发资本主义危机,包括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这实际上与今天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比较相似,对此后凯恩斯学派的明斯基也曾经预言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0 08:46:13
坛友区域经济爱好者:
老师您好!
请推荐 经济思想史的 著作, 中文和英文各一本。

王璐老师A:
谢谢你的提问。
我一直认为,学习经济学的学生应该懂一些经济思想史的知识,这对于全面掌握经济学理论是非常有帮助的。建议多读几个版本的经济思想史著作和相关文献,不要只局限于某一部书,因为每个作者会在自己的书中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观点,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不同学派和学者的思想,所以要多读书、读经典书,因为经典永不会过时。
基本上可以分为教材类和文献类,大致如下所示:
教材:   
布劳格:《经济理论回顾》,Blaug, Mark.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Sc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3 ;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Spiegel. The Growth of Economics Thought.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斯坦利.布鲁:《经济思想史》,6th,2005;亨特:《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2007(英文2002);马克•斯考林:《现代经济学的历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2006;巴杰豪斯:《西方经济学史——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的经济大历史》,2007(英文2002)。
参考文献(已翻译):
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四卷;马克思:《资本论》3卷;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道德情操论》;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凯恩斯:《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多布:《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米克:《劳动价值学说》;韦伯:《经济通史》、《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西方世界的兴起》;希克斯:《经济史理论》;贝尔等:《经济理论的危机》;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1960。 经济思想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阅读很多很多书籍。我以上提到的书只是最为基本的,还有很多很多中英文文献,建议如果有时间也有兴趣的话,可以多看一些经济思想史的书籍。因为经济学的学科都是相通的,读思想史的书更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0 08:46:14
坛友张二寅:
王老师您好!新古典主张市场自动均衡;凯恩斯对此持反对意见,指出市场是不稳定的,非均衡的,要依靠扩大ZF开支挽救市场;马克思则抛弃市场、货币,以计划经济来替代,您认为三者如何协调?
如不能协调,经济学的科学性又如何体现?

王璐老师A:
谢谢你的提问。如您所说,新古典理论因信奉萨伊定律,所以主张市场自动均衡;因面临1929-1933年的大萧条,所以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不稳定、非均衡,失业为经济常态,所以需要ZF出面提高有效需求解决失业问题。
但是,这里想澄清的是,马克思绝没有抛弃市场,更没有抛弃货币,也从来没有要求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如果您认真阅读《资本论》的话,会发现马克思通篇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的描述和总结,并没有提到计划经济。只有在《哥达纲领批判》对未来社会所作设想中提到过,当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并过渡到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时,他提到过那时的社会可以按需分配。后来列宁将其高级阶段界定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界定为社会主义社会。
如果要说计划经济,实际上新古典理论更适合于计划经济的形式,比如其重要的理论基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就是强调各个市场达到全部均衡,特别是其完全竞争理论强调的是所有人都是既定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实际上已经剔除了竞争,这根本不是斯密笔下真正的强调人与人竞争的市场经济。
另外想说的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就是价值和货币,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经典描述正是以货币为核心,比如资本家预付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实际上就是增殖了的货币,而资本积累积累的也正是不断增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货币。所以马克思从来没有抛弃过货币。

坛友张二寅:
谢谢王老师的回复。
    的确,瓦尔拉斯均衡的必然结论是中央集权式、兰博计算机式经济模式可以运行无忧,但理论和现实都给予了否定回答。
    但问题在于目前人们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同于计划经济,这也是他的的政治经济学遗产。
    由此看来,理论界必须澄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等于计划经济,或者说马克思的经济解决方案并非是计划经济。
    那么马克思内心真正的经济解决方案是什么?

王璐老师A:
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大概每个人都想知道马克思内心的真正解决方案。他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规律的探讨得到的结论是,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伟大构想,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他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达到这样一个社会的具体步骤,因为他那时的时代毕竟不同于今日,社会在发展,时代也在变化,我想这应该是不同的时代赋予处于不同时代中的人们的要求和使命吧。当然,这也是我们这些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感谢你的提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0 08:46:15
坛友hardworking02:
马克思经济学有什么新发展吗?

王璐老师A: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说明一个概念的区分,即“马克思经济学”(Marxian Economics)主要指以马克思《资本论》为蓝本的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arxist Economics)则指马克思之后西方国家致力于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学者们(即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相关经济学理论。这正如“凯恩斯经济学”主要指以凯恩斯《通论》为蓝本的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指凯恩斯去世以后其后继者根据各自对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解而创立的派别,但其理论主张已与凯恩斯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一般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开始使用新古典理论的概念、方法和工具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古典化。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派结合,形成如激进制度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性马克思主义、演化经济学等。其中,前者比较著名的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有柯亨、罗默和赖特等;后者比较著名的是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该学派在当前资本主义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后比较占有重要地位,认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是有限度的,最终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30 08:46:53
坛友hardworking02:
西经、政经我们都学了,现在只在用西经,感觉西经比较强调应用和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不知道学政经有什么用处?
比如用政经怎么做资产定价?怎么分析汇率?通胀率,失业,GDP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