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休闲灌水
【书评140328】《心理经济学》 大前研一
楼主
资料狂人
4301
4
收藏
2014-03-28
心理经济学
作者:
大前研一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页数:
293
相关推荐:
作者在《心理经济学》中提出一种全新的经济概念,叫做「心理经济学」,这种概念,甚至可称作「心理经济革命」。《心理经济学》中除了探索日本人固有的奇妙心理,以及这种心理所造成的经济与社会结构问题外,也从
心理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同时也有针对个人的资产运用与人生设计提出建议。
只要能改变日本人内向、保守的心理,日本就能获得重生,成为一个生活者大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领袖国家。本书的目的也是在提倡这项目标。
内容简介:
泡沫经济彻底崩溃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日本ZF出台了低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企图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但事与愿违,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在增长,但是经济依然低迷。以往屡试不爽的宏观经济政策何以失效了呢? 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认为,日本人保守的经济心理是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痼疾所在。日本人惯于储蓄,即使利率为零,也坚持储蓄。
为什么原本可以用来投资理财和改善生活的钱却都躺在银行里睡大觉?日本人该如何遵循生命周期的变化去有效地管理金钱呢? 本书除了探索日本人固有的保守心理,以及这种心理所造成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外,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概念——“心理经济学”。
作者建议从投资理财、养老金制度、老年人移居、子女教育、城市改造、集体智商、人生规划等方面着手改变日本人目前的心理问题。20岁养成自我,30岁接轨全球,40岁规划财富,50岁运筹帷幄,为人生积蓄幸福的能量,让长眠的资产流动起来,让经济加快复苏和繁荣。
日本的经济问题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它或许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大前研一的“心理经济学”无异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它将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大变革。
作者简介:
大前研一,1943年出生子日本福冈县。早稻田大学理上系毕业,获得东京工业大学原子核工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原子力学工科博士学位。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日本分社社长,1994年辞职。之后从事跨国公司和亚太地区国家经济顾问,期间大胆提出了“无国界经济学”和”地域国家论”的观点。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著有<无国界的世界)、(M型社会)、(思考的技术)、(专业主义)、(OFF学)、(知性力)、(低智商社会)等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
电子版资料暂缺,欢迎上传PDF,悬赏500币~
好书一起看:
分享【经管书评140328】帖子的
‘标题+链接’+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
到QQ群或者微博,将
截图(含QQ群成员数字/微博粉丝数)
回复在下面,会获赠论坛币: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附件列表
心理经济学.png
原图尺寸 118.46 KB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资料狂人
2014-3-28 09:50:33
你的书评是什么?回复在下面吧~~分享你的观点,同时赢取论坛币:)
分享无界限,奖励无上限!!!!
你的只言片语也许能给大家更多的帮助与思考...
网友说:
心理经济学,我们可以学:
【推荐】
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写的经济学读物,以日本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理论。 “心理经济学”,是以微观的民众心理入手,总结出宏观的经济规律,最终目的也是让民众生活得更美好。书中很多的观点都可在中国起到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基本理论】
解决了民众消费心理问题,则将开启一道推动经济的源动力,再辅以相应的措施,让经济形成良形的循环,最后,彻底的搞活经济。
问题:日本累积有150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也就是日本人不喜欢花钱,只喜欢存钱、攒钱。
分析:日本人之所以不花钱,作者给出了如下几个主要原因。
,日本正面临着严重的社会老年化问题,日本人有害怕老无所养的心理,钱要留着养老。而大多数所谓的养老是在生活无法自理时的生活问题,只是吃喝用不着留那么的钱。还有一个就医疗费用将会是大的不可预期的负担。
第二,民众的资金缺少投资升值的机会,除了存银行,没有其它的选择。这无法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日本多年的通货紧缩,使宏观经济政策对个人的现金流向影响不大。
解决办法:针对日本人不花钱的原因,作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向ZF提出了质疑,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ZF应出台有利于民众的养老政策及医疗政策,利用规模效应将整体的养老成本降低,并且使民众在心理上感觉到后顾无忧,进而促进资金注入市场。
第二,ZF给民众提供多种投资途径,使其资产得到稳步的升值。
第三,鼓励赠与,抑制继承。目的是让老年人提前将手中资金,转移到更有消费需求的年轻人手里,从而变相地促进经济。
第四,ZF要利用民众的存款,参与到国际投资中,利用大的资金量获取到国外的高投资回报率。
第五,作者还在政治体制上做了一些建议。如“小ZF”的概念,其根本就是让ZF少在经济运作上的指手划脚,ZF只要制定好规则就行了,其它的都是多余的,甚至是负作用。
【引发思考】
虽然,日本和中国在国情上有所不同,但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尤其在消费心理上,都受到了相同的传统文化影响。有一些方面的问题,中国还要更严重一些。如,中国的老年化问题也日益突显,中国人也有攒钱养老或给子孙留钱的心理,中国也同样没有好的投资方向。那么将“心理经济学”里的一些观点运用在中国人身上,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结论】
“心理经济学”能不能成为一个新的学科,我不好判断,但它至少对我们现存的一些经济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利用这些方法,不仅国家受益,个人的幸福指数也会提高很多。
不过,关于ZF需要进行的一些措施,我想,在中国得以实现,将会困难重重。
【有趣内容】
以下都摘自书中原文。
退休年龄延长。严重的少子老龄化背景下,国家要兑现承诺的退休金,财政上面临800万亿日元的资金缺口。也就是说在必须支付的退休金这块,ZF背负着未实现的庞大债务。官员想出了三个办法:一是提高退休金缴纳额,二是降低退休金的支付额,三是推迟退休金的领取年龄。(如果没有“800万亿日元”这几个字,是不是就成了中国的状况。)
奇迹。借他人之力繁荣自己,在全球化经济时代,是国家或城市型国家繁荣的秘诀。像日本这样试图通过税收和本国国民的储蓄来保住繁荣的厚脸皮的ZF,还能存活到21世纪的今天,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但是,这个ZF是由同样麻木不仁的国民选举出来的,大部分国民都心甘情愿忍受这样的现状。(除了“ZF由国民选举出来的”这句,其它都是我们在身边有所体会的。)
未来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处理全世界流动着的金钱、信息、物品的“金融”、“通信”、“物流”,是未来的核心产业。
评论心理经济学:
1、日本特点:出口型 资源少 老龄化 领头羊产业近几十年没有变化 日本国民顺从善于“忍” 似乎对不平均不公平两极分化的忍耐度较低
2、随着全球化信息化 经济原理在变:
对于衰退期 仍然要用低利率来降低贷款成本来促进生产吗?
、全球化时代,低利率反而导致国际上的热钱买入日元去别的地方投资
如果提高利率的话 反而能吸引国际上的投资 从而有助于经济
第二、日本企业投资大规模投向海外 对国内投资有限 所以低利率无法刺激本国经济
仍然要多发纸币来适度通胀从而减少人们的储蓄增加消费吗?
、视货物为非必要品的老龄人口增加
第二、生产方式变化 库存必要性降低 无需在低利率时期大量制造存活
第三、消费者心理作用(对于泥轰国)
3、对于个人发展:
理财 不要只是储蓄 更要投资(对中国同样适用 一方面是传统观念影响 一方面现在通胀这么严重。。。)
要趁年轻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啊骚年!!书中建议五年 形成更广的视野
4、越小越灵活的时代?
对于国家来说:书中举例子举到的香港 新加坡 瑞典 芬兰 小国的话 劣势优势反而更明显 更容易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也更容易转型 容易融入世界
对于个人:“天才可以改变世界的时代!!!!”因为如今的科技、传播手段 天才的想法更容易付诸实践 成果更容易传播 人才流动的壁垒降低 《世界是平的》里说 宁愿做出生在中国或印度的天才啊有木有!!(好像是这么句话囧rz)
其余的:想看无国界经济学方面的东西;大前同学为啥不试试当首相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sq2008
2014-3-28 09:58:43
只是介绍,没书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wtboer
2014-4-1 22:10:53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书评140328】《心理经济学》 大前研一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70458&from^^uid=4786812
附件列表
QQ5955384392.jpg
原图尺寸 28.56 KB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黑丝刘盼
2024-9-15 10:18:42
感谢楼主慷慨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行为经济学是否改成心理经济学更好?
[原创]经济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
关于心理经济学的问题
买房的心理经济学解释
买房的经济学分析
大前研一-企业参谋
吴智钢:美国之秋的经济学逻辑
宏观经济学问题
感受经济学的思想,作一个理性的思考者
安倍经济学屡屡碰壁,老龄化问题的小船说翻就翻
栏目导航
休闲灌水
微观经济学
投行专版
区域经济学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热门文章
文本分析:从经管顶刊“加分项”到学术发表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CAIE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2025中国播客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2025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
十五五规划建议思维导图
【详细整理,24重磅!】1990-2024上市公司市场 ...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解读:乘势而上,因势 ...
奇瑞首夺J.D.Power-VDS自主冠军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