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说婚姻是最大的经营,其中充满了很多经济学的道理。经济学里面有个概念叫做adverse selection。中文解释应该叫做逆向选择,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
【逆向选择模型】
乔治·阿克劳夫(GeorgeAkerlof)在1970年发表了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被公认为是信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开创性文献。在美国俚语中,“柠檬”俗称“次品”,这篇研究次品市场的论文因为浅显先后被三、四杂志退稿。然而,乔治·阿克劳夫(GeorgeAkerlof)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逆向选择理论揭示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又非常深刻的经济学道理。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在旧车市场,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这样卖者就会以次充好,买者也不傻,尽管他们不能了解旧车的真实质量,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愿平均质量出中等价格,这样一来,那些高于中等价的上等旧车就可能会退出市场。接下来的演绎是,由于上等车退出市场,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次上等车会退出市场;演绎的最后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极端的情况一辆车都不成交。现实的情况是,社会成交量小于实际均衡量。这个过程称为逆向选择。
举个例子就是,比如卖车,买车的人不知道这个车子到底是好车(cherry)还是不好的车子(lemon),但是卖车的人通常掌握这个信息。于是二手车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价钱,是中和了这个车子可能是lemon的风险因素。本来一辆好车应该值10万,但是由于很多不好的车子只卖3-5万,好车的价格也要被迫降低下来,因为买家也不知道哪个是好车,哪个是不好的车。于是市场价格可能是7.5万了现在。Lemon的车主暗自庆幸,cherry车主心中不满.于是有好车的人说,算了,不在这里卖了,我换一个市场,或者我就是卖这个价钱,直到有识货的人来买。 车子价值在8万,9万和10万的车主都走了,现在只剩下价值7.5万的车主了,他们开始想,不对呀,只有我的车子真的值7.5万,他们的破车也卖这个价钱,我不是赔了吗?我也走吧。或者我也卖7.5万吧,但是这个时候这个市场上的车子的平均价格已经因为好车的撤走,变成了5万。一怒之下,7.5万价值的车主也走了,“老子去其他地方卖!”
以此类推,最后留下的都是一次一次淘汰留下的次品。换言之,能够找到更好的市场的人都走了,留下的都是没有更好机会的人,都是次品中的次品,或者更加次品的。

【言归正传~~】
Adverse Selection换成大白话就是一种“劣胜优汰”的现象,这种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等美女嫁的大多是三等男人,根据自由选择,一般一等美女身边会有众多追求者,其中1-3等男人都有,这个时候美女陶醉在一种自我满足感中,她不知道这么多男人中哪个是真心爱她的,尽管每个男人对于自己用情深浅是清楚的。美女不愁嫁,所以她多半会延迟做出选择,因为时间可以淘汰用情不深者。2年过后最先退出的是最优秀的男人,因为自然法则决定他身边也有很多女人围绕,他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又2年过后,2等男人出于同样的原因退出,因为在这里耗着看不到回报。再2年过去,美女的价值随着年岁的增加呈现“跳水”的趋势,当她决定做出选择的时候,发现身边仅有的男人只剩几个了,虽然条件不好但起码鞍前马后陪了自己这么多年,证明了痴心一片,将就一下就嫁了。对于3等男人,有时并非用情极深,只不过他着条件在哪个女人跟前都不是最优选择,转换目标还不如一直在这赖着,终于熬走了一波又一波的竞争者。这就是Adverse Selection吧。
阅读原文:http://www.xingdianji.com/nvshen-jia-diaosi.html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