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货膨胀不好,通货紧缩更不好,一国的货币政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稳健的、或是中性的或是偏紧的,其关键在于维系一国的货币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国内基础价格总水平的稳定,特别是保证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相对稳定。
(2)通货膨胀不分姓资姓社,同理,通货紧缩也不分姓资姓社。一般而言,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的危害还要大些。【注1】
(3)通货膨胀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成本推动型,二是消费需求拉动型,三是投资带动型。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的,不要动不动就在“通货膨胀”上贴标签,乱联系。
今天的世界经济是全球化的、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一方面反映在使用价值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交换价值总量的增长。同时,由于货币的乘数效应(货币的财富效应)的拉动,【注2】前者的增长总是滞后于后者的增长,这就表现为货币量增长跑到实物量增长的前头了,物价就上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飞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当其处于经济增长阶段时,物价总水平也随之出现上涨趋势的,例如: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恰好也说明了证明了一点。【注3】难道说,仅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阶段上出现了通货膨胀,就此断言我国社会制度是腐朽的、落后的和必然灭亡的吗?
学术品格的第一条就是审慎求是,要言之有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通货膨胀,就说通货膨胀,跟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有啥子的因果关联嘛?简直就是“乱弹琴”!
【注1】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的危害更大》——中国人民银行编写
【注2】“拉动”与“驱动”在经济学上的含义是不同的。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与商业银行的放款(信贷额度)之间具有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的放款(信贷额度)总量与商业银行的各类存款总量之间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受制于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监控和调整,例如,近期的央行的定向降准政策的出台。所谓“拉动”是指货币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力,y要发挥货币牵引力就要允许货币处于“越位”状态,允许货币的增长先于实体经济的增长,形成拉动作用。这与足球规则不一样,不会视为货币政策上的“犯规”。但货币的“越位”与货币的“脱缰”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对这一点要警醒。
【注3】
《我国CPI指数和通胀率》(198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