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01 20
2014-08-08
一、好的苗头,要肯定。
现在很多人对等价交换提出质疑,这是很好的院墙派没有的学术精神。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个人觉得“等价交换”是以公理身份进入经济学的,经典各家都默认这个公理,但是不同理论对其中“价”的定义不一样。马克思定义“价”是劳动量,萨伊定义“价”是贡献……。

为何这个等式被经典各家默认呢?可能在于人类已有知识给定的逻辑习惯,而数学则是这种逻辑习惯的坚实后盾。可以预料,如果经济学中真的推翻这个等式,将导致数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全方位革命,将导致人类已有知识系统大大前进一步。这种革命自然是大大的好事,但是这意味着质疑者使命艰巨。


二、谈谈个人认为的“价”。

个人认为等价交换的中的“价”不是劳动量、效用、贡献、财富量等,而是要素分得财富的量

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在像经典理论给定的认识方法那样,仅仅从分工角度观察实际,而是必须占在合作角度观察实际。在合作角度看、群体任何财富都是大家合作的结果,是共有财富,但是(最终)消费一定是个体行为,这样便出现了矛盾。那么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呢?化解的办法就是分配。通过分配共有财富便转化成私有财富,个体可以随心所欲支配自己分得的那份财富。可以肯定,所有有组织的生物群体中都一定存在这种分配行为。

分配自然得有分配的规矩和尺度。其中尺度就是经典讲的那些东西——劳动量、效用、贡献、资本等等,这些东西同意称为分配标准,各自在一定范畴内发生作用。比如劳动量就是工资的重要分配标准,而效用贡献则是决定工资级差的主要标准。


毫无疑问,群体的财富总量与个体所分得的财富量成正比,所以同样劳务支出挣的工资在北京比在武汉高,在美国比在中国高。为什么同样一件物品(比如古董)在不同时间上、不同空间上其价格大不一样呢?主要在于此时此地的群体的财富总量不一样。毫无疑问,一帮平民竞拍古董与一帮土豪竞拍古董,古董的差价是可想而知的。


交换是主要的分配手段,这与功能性解释的“交换是××××”大不一样。老朋友包青天问为何“5”就是分配的结果,确切讲是一系列分配标准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不要问妓女收入怎样,二奶收入怎样,这是无聊的问题。我们关心的是:你穷你只能该她们500块,土豪有钱能给她们500万块。一句话,任何收入仅仅是分配的结果,包含你给子女的花费,也包含你爹妈给你的花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8 15:10:38
  你对“价”的说法,基本包含“价”的大部分意思。

  “价”确实是一种--通过市场的办法,达成各方分配方案的一个结果。各方包括资本家、工人、消费者。

  但市场中也存在通过“价”抢夺社会财富的事情。象垄断企业及强取豪夺的行为。

  这样在表述分配词语时就有待思量了。是“分得”?还是夺得?还是什么“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8 17:30:02
搬凳子,围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9 00:56:53
老曹你说因为各家都因遵循数学等式原理而尊崇“等价交换”,这个我信。但今人还尊崇这个东西,就是守残抱缺了。现代科学中的系统方法科学,很早就给数学家一个提醒:由多个元素构成的系统,其系统功能可以等于、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系统中各元素各自功能的简单加总,通俗讲,就是”1+1不一定等于2“。如果追溯得更早一点,休谟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合作、分工和互助的社会优越于由一个个孤立个人组成的”社会“。如果说当年人们没有相应的数学方法处理这个现象而情有可原,那么今人再用”1+1=2“去处理”1+1>2“的问题,就是在胡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0 12:47:18
在这个问题之前  是否需要考虑基本原则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10 23:23:10
罗鹏 发表于 2014-8-9 00:56
老曹你说因为各家都因遵循数学等式原理而尊崇“等价交换”,这个我信。但今人还尊崇这个东西,就是守残抱缺 ...
这种系统论我大概也懂一些,问题是“系统功能”是指什么?它与它导致的产出——大米有“1+1大于2”的关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