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521 37
2014-08-29
  严复 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似乎没有关系!
  ——读《天演论》有感
  严复在《天演论 论九 真幻》的按语中谈到了西方科学发展的思想渊源。严复说:“此所以自特嘉尔(笛卡尔)以来,格物致知之事兴,而古所云心性之学微也。”意思就是说,从笛卡尔开始,西方的自然科学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渊源始奠于笛卡尔!
  那么为什么严复把西方自然科学的开始滥觞,归功于笛卡尔呢?原因很简单,这和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严复在《天演论 论九 真幻》的按语中大段介绍了笛卡尔的思想,“我思故我在”,在严复那里得到了基本的、比较合乎迪科尔愿原意的阐释。严复说:“特嘉尔著《道术新论》,以剽击旧教。曰:“吾所自任者无他,不妄语而已。理之未明,虽刑威当前,不能讳疑而言信也。学如建大屋然,务先立不可撼之基。客土浮虚,不可任也。掘之穿之,必求实地。有实地乎,事基于此;无实地乎,亦期瞭然。今者吾生百观,随在皆妄;古训成说,弥多失真,虽证据纷纶,滋偏蔽耳。藉思求理,而波谬之累,即起于思;即识寻真,而迷罔之端,乃由于识。事迹固显然也,而观相乃互乖;耳目固最切也,而所告或非实。梦妄也,方其未觉,即同真觉;真矣,安知非梦妄名觉?举毕生所涉之涂,一若有大魅焉,常以荧惑人为快者。然则吾生之中,果何事焉,必无可疑,而可据为实乎?原始要终,是实非幻者,惟‘意’而已。何言乎惟‘意’为实乎?盖‘意’有是非,而无真妄。疑‘意’为妄者,疑复是‘意’,若曰无‘意’,则亦无疑。故曰惟‘意’无幻,无幻故常住。吾生终始,一‘意’境耳。积‘意’成我,‘意’自在,故我自在。非我可妄,我不可妄,此所谓真我者也。”
  在笛卡尔那里,只有个人的“意”是真实的,其他都是“意”的产物,是虚幻的!当然,如果按照我们今天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笛卡尔绝对是被批判的对象,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只有物质是真实的,意识不过是物质在人大脑中的反映。姑且不论辩证唯物主义与笛卡尔孰是孰非,只说,严复,并没有认定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起源,或者把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拉上丁点的关系。
  笛卡尔的思想为何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滥觞,从严复的按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严复是认为赫胥黎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严复在按语中大段引述笛卡尔的论述后,严复接着说:“后二百余年,赫胥黎讲其义曰:‘世间两物,曰我、非我。非我名物,我者此心。心物之接,由官觉相,而所觉相,是‘意’非物。‘意’物之际,常隔一尘。物因‘意’果,不得迳同。故此一生,纯为意境。特氏此语,既非奇创,亦非艰深。人倘凝思,随在自见。设有圆赤石子一枚于此,持示众人,皆云见其赤色,与其员形,其质甚坚,其数只一。赤、员、坚、一,合成此物,备具四德,不可暂离。假如今云,此四德者,在汝意中,初不关物,众当大怪,以为妄言。虽然,试思此赤色者,从何而觉?乃由太阳,于最清气名伊脱者,照成光浪,速率不同,射及石子,余浪皆入,独一浪者不入,反射而入眼中,如水晶盂,摄取射浪,导向眼帘。眼帘之中,脑络所会,受此激荡,如电报机,引达入脑,脑中感变,而知赤色。假使于今石子不变,而是诸缘,如光浪速率,目晶眼帘,有一异者,斯人所见,不成为赤,将见他色。人有生而病眼,谓之色盲不能辨色。人谓红者,彼皆谓绿。又用乾酒调盐,燃之暗室,则一切红物皆成灰色,常人之面,皆若死灰。每有一物当前,一人谓红,一人谓碧。红碧二色,不能同时而出一物,以是而知色从觉变,谓属物者,无有是处。所谓员形,亦不属物,乃人所见,名为如是。何以知之?假使人眼外晶,变其珠形,而为员柱,则诸员物,皆当变形。至于坚脆之差,乃由筋力。假使人身筋力,增一百倍,今所谓坚,将皆成脆。而此石子,无异馒首。可知坚性,亦在所觉。赤、员与坚,是三德者,皆由我起。所谓一数,似当属物,乃细审之,则亦由觉。何以言之?是名一者,起于二事,一由目见,一由触知,见、触会同,定其为一。今手石子,努力作对眼观之,则在触为一,在见成二。又以常法观之,而将中指交于食指,置石交指之间,则又在见为独,在触成双。今若以官接物,见、触同重,前后互殊,孰为当信?可知此名一者,纯意所为,于物无与。即至物质,能隔阂者,久推属物,非凭人意。然隔阂之知,亦由见、触,既由见、触,亦本人心。由是总之,则石子本体,必不可知。吾所知者,不逾意识,断断然矣。惟‘意’可知,故惟‘意’非幻。此特嘉尔积‘意’成我之说,所由生也。非不知必有外因,始生内果。然因同果否,必不可知。所见之影,即与本物相似可也。抑因果互异,犹鼓声之与击鼓人,亦无不可。”
  研读严复的此段按语,可以明确地看出,科学、科学的起源和辨证唯物主义没有任何关系,这不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晚于笛卡尔的思想,但是,唯物主义却是欧洲早已有的东西。在此段按语中,严复的这几句话最为重要:“世间两物,曰我、非我。非我名物,我者此心。心物之接,由官觉相,而所觉相,是‘意’非物。‘意’物之际,常隔一尘。物因‘意’果,不得迳同。故此一生,纯为意境”。意思是说,世间只有两物,他们是我,和非我。非我就是外物,我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和外物相接,由我的器官感觉外物,而我通过感官所感觉到的“外物”——相,是“意”,而不是外物本身!外物和我的“意”之间,并非是直接的一对一的关系,在外物和我的心之间,还有一“尘”,就是说有一个隔阂,我是通过认识我的“意”,来认识外物的,而我的意,尽管不是外物本身,但它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外物,这还需要认真的检讨。同一个外物,在不同的人的意里,是不相同的,因此,人的一生,是“意境”的一生!
  笛卡尔的思想在赫胥黎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赫胥黎的话其实告诉人们,人们所认识到的外物,或者说,意识中的外物,和外在的外物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人们是通过感觉意识来认识外物,换句话说,没有唯物主义里所说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一个物质对应一个意识、意识就是反映了外物的这样的关系,而且个人意识里的外物,和自然能界中的外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吻合,还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外在的外物是不可能被人彻底的认识的,我们所能认识的外物,只能是尽可能和外物相符!那么,我们意识中的外物,是否就是外物本身呢?我们对外物的认识,能在什么程度上和外物相符呢?为了彻底的搞清楚,人对外物的认识——“意“和外物是否相符,在多大程度上相符,于是,科学诞生了,近代科学产生了,近代科学就是在探讨人对外物的认识是否符合外物本身,是否能准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物的本质!用严复的话说,就是“是以人之知识,止于意验相符。如是所为,已足生事。更骛高远,真无当也。夫只此意验之符,则形气之学贵矣。此所以自特嘉尔以来,格物致知之事兴,而古所云心性之学微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可以对外物进行能动的认识,但是,这种能动的认识,建立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基础上。既然意识物质的反映,那么在物质与意识之间,就少了赫胥黎所说的“尘”,意识就成了物质的直接的反映,也就是说,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和物质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一致的,物质有什么形式,意识就有什么形式,意识只不过是外在的物质的变体,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异质同构。而当物质和意识之间是种异质同构的关系的时候,当意识中的物质的表现形式和外物的表现形式完全一致的时候,人们对于外物的认识,就不再会进步了,因为,在唯物主义者眼里,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看到的就是和外物是完全一样的,不需要再去考察我的意识和外物是否一致,那是傻子,蠢货的作法!而当辩证唯物主义把物质和意识当做异质同体的时候,科学也就和它没有了关系!
  当然,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人的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和认识,强调在实践中认识,并用实践来检验他的认识。可是,这种能动的认识,“动”的界限在哪里,超过了什么界限,就不能“动”了,唯物主义并没有给出答案,也因此,没有了度的“能动”,最终会演变为反科学,闹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大大产的笑话!而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因为所谓的真理就是人的意识本身,因为人的意识所看到的就是外物本身,而丧失了它的科学性,毕竟人的意识和外物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实践检验的应该是意识和外物的符合程度,而不是我们所意识到的意识中的有关只是作为意识而存在的真理!
  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第三卷《科学与道德》中明确地说:“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上的错误思想,我拒绝接受!”“唯物主义对有些问题,一无所知”,读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读完严复按语,我们不难明白赫胥黎为什么做这样的论断!也不难明白,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和科学没有关系!
  文章写完,又想到,为什么唯物主义会强迫他人信从,因为在唯物主义者眼里,他所看到的和你看到的,绝对完全一样,这样,他就可以用他看到的来代替你看到的!
 

 作于2012年11月5日夜 于从吾庐

今日读到米塞斯的《经济学的最后基础》,米塞斯说:“而科学方法绝不能确定外在事象(外在事象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描述的)如何在人的心灵中产生某些观念、价值判断和意愿”。也印证了,外物和人的观念之间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是一个非常武断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8-30 06:47: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0 07:07: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0 15:22:18
龚民 发表于 2014-8-30 07:07
米塞斯说:“而科学方法绝不能确定外在事象”-----这是唯物主义的;而后面的“物质决定意识,是 ...
把客观规律当做物质,这不是你的发明。但是,你应该领会到|客观规律是人认识到的,既然是人认识到的,那么他就有被修正的可能。拿人不吃饭就要死人吃多了被撑死,来证明物质决定意识,就好比拿着不呼吸空气人就要死一样,本身就证明不了什么,因为客观事实就摆在哪里!而人的观念如何,不是你肉眼能看到的,除非你是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0 15:47:10
楼主看来主攻严复的译作,古文一定极棒。
但我觉得如果想要窥见政治经济学的脉络,洛克、霍布斯和休谟以及近代庞巴维克的作品,应与斯密不分伯仲,各自有各自的维度和张力。
不揣冒昧,推荐我的一个帖子给你,可能有帮助吧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51129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8-30 19:46:33
罗鹏 发表于 2014-8-30 15:47
楼主看来主攻严复的译作,古文一定极棒。
但我觉得如果想要窥见政治经济学的脉络,洛克、霍布斯和休谟以及 ...
谢谢,我从严复的译文开始,接触到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你说的洛克和休谟的著作,我读过一些!其他的还未读!找时间,读一读!

我本来就是学中文的,后来读儒学,古文功底是老本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