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抗震救灾之中,即有政府的及时应对,又有全民的慷慨支援,又有国际上的友好相助,受灾的人们也很自强.但是这样的过程中有的是不符合经济学的意义的,也有的是符合经济学意义的;比如说这个过程符合经济整体的最优配置(灾区对物资的需求是最优先的),却不符合每个人的最大化个人利益(灾区的物质都是平均分配的;而且在捐款上越是有钱的人越是要捐得多,而不管个人的情况的区别,且不去考虑每个人的理性和日常性行为).
那么要提出的问题是在抗震救灾中,到底是市场多一点呢,还是计划多一点呢.
说是市场多一点,不对,因为部分物资不存在交换而只是捐助.说是计划多一点,也不对,因为不可测性太多了,地震、救灾、援助、帮扶和防疫等等的情况在不断变化中,进而说明预先的计划是很容易要失效的.
其中的实情,望通晓者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