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147 16
2008-06-23
<p> </p><p> </p><p>一,<strong>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strong>。马克思以劳动时间来判断劳动的价值量,而事实上,劳动时间不过是劳动的存在方式之一罢了,它恰恰是被衡量者——它将说明一种劳动的存在以价值观点来看是怎样的。马克思似乎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了,因为显而易见,劳动在被衡量之后,我们确实是可以把不同质的劳动观念地想像成同质的劳动,从而以一种同质的劳动时间来进行这种观念的表示的。但是,我们得首先对这种不同质的劳动进行衡量。而马克思恰恰没有做这项工作,他是以一种假设来代替之,即把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观念地视为同一的人类劳动。换言之,我们可以说一切商品的每单位价值中都是包含着同质的即马克思的同一的人类劳动,但我们却不可以说某种商品在市场之外就一定是包含了<strong>多少</strong>这种同质的或同一的人类劳动,因为这种同质的判断必须在市场中进行。这一点,马克思并非不清楚。他自己就说,如果物没有用,其物则无价值。那么,这有用与否难道不是根据市场从而人们的需要来判断吗?价值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观念的。我们自己想像自己的生产物有多少价值是毫无现实意义的——马克思承认价值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p><p>一些劳动价值论者以为社会需要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请问。我们吃多少粮食是主观的吗?我们想穿什么衣服是主观的吗?表面上似乎是。但是,这种所谓的主观是决定于什么呢?难道不是决定于某种客观基础吗?我们不能把我们因为无知而不知的事物都斥之为唯心主义的。显而易见,人们的这种<strong>所谓的</strong>主观的东西是有着规律性的,否则,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等就不是科学而是占卜了,而所谓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也就是荒谬的了。很令人奇怪的是,那些自我标榜为唯物主义者的人们,竟然以所谓的唯物论的表面形式而反对这个理论的现实基础的自然逻辑过程本身,从而他们在事实上成为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p><p>毫无疑问,人们的错误的从而具有鲜明的主观特征的判断是基于一种错误的认识。但是,相对于生产者而言,消费者的需要不论是一种正确的判断还是一种错误的判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生产者的任务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不是甄别这种需要是否合乎逻辑,从而人们对商品的评价具有怎样的客观性或主观性。因为显而易见,事物往往是相对的,我们今天以为正确的东西,明天可能就是谬误。也正因如此,价值才具有时空性,这一点,马克思同样是承认的。</p><p>二,<strong>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的观点</strong>。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这无疑是荒谬绝伦的。因为显而易见,一种劳动力的价值是相对确定的,而人们的劳动在事实上却是不确定的。劳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于他的智力因素等等。那些构成所谓的劳动力价值的要素内容,至多只是有利于劳动力的形成罢了,而绝不是后者的充要条件。而所谓的劳动力价值实际上是一种在相对较长时期来看的某种劳动的最低价值,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则劳动力就会萎缩。这一见解,马克思实际上是脱胎于他所反对的斯密的三种收入论的。按照马克思的逻辑,那么一个大学生与一个高中生如果从事同一个工作,则工资会有不同。试问,世上哪有这样的傻瓜资本家?马克思在此的分析方法是形而上学的,他没有看到或在分析中忽视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收入的不同,或者看到和注意到了却不了解其本质;他没有看到或忽视了人们的收入决定于社会需要及其实际劳动贡献。</p><p>当那些古典政治经济学作家以工资为劳动的价值时,马克思竟然批评说这是基于他们的某种错误。他或者解读他们的劳动的价值其实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说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p><p>马克思的这种观点,是为其剩余价值理论服务的。因为雇佣劳动者的工资如果不是劳动力的价值的话,那么所谓的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资本主义生产对他而言就无法解释了,从而,也就没有什么共产主义的理论出现了。换言之,共产主义理论将会因此而无法立足的。</p><p>对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人们的工资是劳动的价值,那么就不存在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的必然性了,这种剥削也仅仅存在于一种偶然性之中。那么,如果在私有制的前提下人们能够通过制度设计而实现按劳动分配——即使按劳动分配马克思也是不满意的,那么,通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而首先实现按劳分配的逻辑前提乃至必要性也就不存在了。</p><p>那么马克思所认为的按劳动分配这样的分配制度之后的一种按需分配制度,有什么样的存在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呢?</p><p>有人曾说我的观点是建立在人们自利本性的前提下的,而在共产主义时代,人们的道德情操已经是极大地发展了,从而人们的自利性已经消失了。那么我请问:是先有共产主义道德呢?还是先有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毫无疑问地只能是后者。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你说按需分配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支持,那么我还要问:这按需分配不恰恰就是共产主义的标志吗?就此,我们怎么能够说是先有了共产主义的结果而才有了共产主义这棵大树呢?简而言之就是:按需分配需要道德支持,可是这种道德却恰恰就是按需分配的结果!这共产主义的蛋还未生下来呢,我们拿什么来孵共产主义的小鸡啊?</p><p>退一步说,如果说按劳动分配不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从而要求按需分配,这至少说明在客观上人们的劳动成果是不同的,而按需分配就是要把这种劳动成果的不同通过分配而转变成对其享用的相同或者说不受其劳动成果的约束,否则,按需分配的提法就毫无意义。女士们、先生们:我们认为属于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私有制之罪恶现象并抨击之的是什么?难道不正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劳动的无偿占有吗?而这未来的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难道不恰恰就将是以另一种形式而继续实践之吗?</p><p>我们再退一步说,即然人们说共产主义时代道德情操已高尚至愿意按需分配的水平了。那么我请问:如果说劳动贡献多者有此意愿从而是道德高尚的,那么劳动贡献少者若坦然接受之,其道德水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之呢?如果我们说他们同样也是高尚的,那么最后的结果不恰恰就将导致按劳分配吗?如果人们说共产主义时代人们仍然有道德高下之分,那么这与今天人们的道德水平准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p><p>我们要注意,马克思根本就没有对共产主义进行一种道德预设,否则,他的共产主义幻想就不会是存在于所谓的物质极大丰富之时了。然而,这又回到了前面的问题。物质不管是如何的丰富,依然是人们劳动的结果。</p><p>这,便是伟大的共产主义逻辑,人们绕来绕去,又回到了逻辑起点。</p><p>                                                                   2008-6-22</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3 5:17: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23 06:44:00
你连马克思的话都没有看清楚就乱评论,这不是在做学问,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3 07:32:00
以下是引用amakesi在2008-6-23 6:44:00的发言:
你连马克思的话都没有看清楚就乱评论,这不是在做学问,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即有此说,何不具体言之?.你就说说是马克思的那一句话我没有看清楚.对于这一句话,你认为我的理解是什么,而你的理解或者说你认为马克思说的是什么.这样,你的这番话才算是有的放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3 08:04:00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我们在今天还为昨天的天气预报是否正确而争论不休,有意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3 09:47:00

你的这些话存在7个问题:

1、你说:“我们得首先对这种不同质的劳动进行衡量。而马克思恰恰没有做这项工作,他是以一种假设来代替之,即把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观念地视为同一的人类劳动。”

你的这句话说明你没有读懂《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这一章讲的就是将不同质的劳动抽象为同一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过程。

2、你说:“我们可以说一切商品的每单位价值中都是包含着同质的即马克思的同一的人类劳动,但我们却不可以说某种商品在市场之外就一定是包含了多少这种同质的或同一的人类劳动,因为这种同质的判断必须在市场中进行。这一点,马克思并非不清楚。他自己就说,如果物没有用,其物则无价值。那么,这有用与否难道不是根据市场从而人们的需要来判断吗?价值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观念的。我们自己想像自己的生产物有多少价值是毫无现实意义的——马克思承认价值体现着一种社会关系。”

你的这段话说明你不知道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个含义,也说明你不知道价值与生产力成反比的真正含义。

3、你说:“一些劳动价值论者以为社会需要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请问。我们吃多少粮食是主观的吗?我们想穿什么衣服是主观的吗?表面上似乎是。但是,这种所谓的主观是决定于什么呢?难道不是决定于某种客观基础吗?我们不能把我们因为无知而不知的事物都斥之为唯心主义的。显而易见,人们的这种所谓的主观的东西是有着规律性的,否则,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等就不是科学而是占卜了,而所谓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也就是荒谬的了。很令人奇怪的是,那些自我标榜为唯物主义者的人们,竟然以所谓的唯物论的表面形式而反对这个理论的现实基础的自然逻辑过程本身,从而他们在事实上成为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你的这段话说明你不知道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个含义。要知道,马克思是重视需要对商品价值形成的作用的。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是,马克思说的需要是由购买力决定的需要,而西方经济学的需要是主观的需要,是没有办法计算的。所以,西方经济学是不科学的。

4、你说:“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这无疑是荒谬绝伦的。”

你的这句话说明,你无视这样一个事实:资本家在雇佣工人时是制定工资并根据它来分配劳动产品的,即使加奖金也没有改变问题的性质。

5、你说:“如果人们的工资是劳动的价值,那么就不存在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的必然性了,这种剥削也仅仅存在于一种偶然性之中。”

那么,请问:资本家的利润是从哪里来的?偶然中有必然,这点知识你都不知道吗?

6、你说:“如果在私有制的前提下人们能够通过制度设计而实现按劳动分配——即使按劳动分配马克思也是不满意的,那么,通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而首先实现按劳分配的逻辑前提乃至必要性也就不存在了。”

请问:在私有制条件下能够实现按劳分配吗?这是空想!

7、你说:“有人曾说我的观点是建立在人们自利本性的前提下的,而在共产主义时代,人们的道德情操已经是极大地发展了,从而人们的自利性已经消失了。那么我请问:是先有共产主义道德呢?还是先有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毫无疑问地只能是后者。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你说按需分配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支持,那么我还要问:这按需分配不恰恰就是共产主义的标志吗?就此,我们怎么能够说是先有了共产主义的结果而才有了共产主义这棵大树呢?简而言之就是:按需分配需要道德支持,可是这种道德却恰恰就是按需分配的结果!这共产主义的蛋还未生下来呢,我们拿什么来孵共产主义的小鸡啊?”

我告诉你:亲自和意识是同时存在的。你说的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23 12:39:00

很喜欢和李东会这样认真思考的人来讨论问题。

你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中“这种同质的判断必须在市场中进行”的说法,我是这么看的,在市场中判断仅仅是判断的途径,但判断的依据才是本质。市场是如何判断的呢?在一个假设的通过市场交换的均衡的生产体系中,价格的判断依据只能是成本,成本又分成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原材料又是前一个生产过程的产物,向前递推到源头,那成本就仅仅是劳动力成本,所以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进行加权,这个加权系数就是各自的生产率。所以“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说法没有问题,他说出了价值的本质,并且指出了各种劳动差别的实质,至于这个差别具体是多少,马克思不是“不清楚”,而是没必要去说,只要说出差别的本质就可以了。

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中“社会需要”的说法,你其实说得挺正确的,但最后的结论却违反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客观。主观确实会反作用客观,但这改变不了客观决定主观的本质。就说粮食,一个人能吃多少粮食是客观的,但粮食能用于什么,又与人对粮食作用的主观认识有关,现在人们还认识到粮食可以用于制作生物燃料,但是粮食用于制造生物燃料又受到生产力的制约,这个关系恰恰体现了“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客观”的哲学思想。

关于“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的观点”,马克思其实想表达的是劳动本身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劳动力。劳动创造的是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的是价值,劳动过程中劳动力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体现了马克思语言的严谨。“一个大学生与一个高中生如果从事同一个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工资当然一样,但本质上他们的劳动力价值确实是不同的,这表示了用大学生做与高中生相同工作是一种劳动力价值的浪费。正因为这一点,资本家和劳动者都会尽量的把高中生做的工作让给高中生来做,大学生做的工作让给大学生来做(呵呵,我这里绝对没有歧视高中生的意思)。

关于“如果人们的工资是劳动的价值,那么就不存在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剥削的必然性了”的说法是不对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新的价值,根据这个新价值的分配结果来判断是否剥削,而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价值,剥夺了劳动者参与分配剩余价值的权利,所以才说资本家剥削劳动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关系和劳动关系决定了这种剥削是必然的。

关于“按需分配制度,有什么样的存在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1。当生产力极度发达,剩余价值率非常高时,劳动者所得的两方面——转移的劳动力价值和以劳动力价值分配的部分剩余价值——远远超过了劳动者所能消耗的极限;

2。所有劳动者都出现所得远超所消耗时,劳动者将无法把他所得全部用于社会再生产,这一点很重要,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所有者也是所得远远超过所消耗,但是劳动者的所得等于所消耗,那么资本所有者可以雇佣劳动者,将资本所有者的全部所得用于社会再生产;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大家都是所得远超所消耗,找不到任何其他人来把他的所得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去;

3。长久下去,劳动者将只需要那些他们需要消耗的东西,超出他们消耗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都让度给社会来进行再生产。

我认为,按需分配的出现不是由于人类的“自觉”,恰恰是由于极高的生产力、普遍性的所得远超所能消耗、以及个人所得无法重新投入到社会再生产,最终导致了按需分配的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