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613 5
2008-07-30

所居住的城市这两年发展很快,上班的地方被迁移到了城市的最南边。周围的农民虽然住进安置房,但依然舍不得尚未被开发商占用的几亩田地,抓紧时间再种上两季。这给城市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美丽!特别是春天的时候,从城市的北边到南边,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灿烂着。而宽阔整洁的马路就在这一大片金黄色中蔓延着,高耸的建筑也是分布在这片金黄中,还有尚在建筑的楼盘也是在忙碌着。真的很好看,我曾把这称之为田园城市,感觉城乡似乎真的很和谐!

可是问题很快就来了,到了油菜花收获的季节,不见了美丽的金黄,宁静宽阔的马路如今也繁忙了起来。农民没了晒麦场,就把收割来的油菜铺在马路上,用还是比较原始的工具在脱粒。这在城市里也真的很难得一见!

那天早晨,上班经过昨天还很繁忙的马路时,怎么发现所有的油菜都被清扫到了路边边上,有些还都堆到了田里,再往前面走时,看见几辆市政执法车停在路边,几十个市政执法人员一面忙着清理油菜,一面和农民推推搡搡!

对这件事我是站在农民的一边的。不用说,农民占用马路晒粮食肯定是有损市容市貌,造成了这个城市一定的效用损失,但是是可以说明这个效用损失并不是很大的,因为新建的马路真的很宽,而路上的行人有真的是很少,农民晒油菜所占用的马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窄的,仅在人行道上,所用的时间也比较短,几天而已;但是这件事情对于农民所获得的收益却是很大的,城市向农村的扩张,农民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晒麦场,就算再建一个晒麦场,所花费的代价不说,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因为按照城市扩张的速度,这些农民在不久的将来将无田可种了!所以,在马路上晒粮食对于整个城市效用的增加是大于效用减少的数量的,这样还不包括这一举动对城乡关系、官民关系的改善上。但是并不能说放任不管,政府所要做的仅仅是在这一两年中的一两个星期中作出合理的协调与管理,这并不花费不了多大的代价。人工成本也比让市政人员去驱赶农民所花费的代价少。

所以我认为,仅从经济学角度,政府驱赶农民晒粮是不符合帕累托最优的。如果政府真正把农民摆在决策中合适的位置上,并用帕累托最优的观点来指导决策,那么很多的事情就会变很美好,所作的仅仅是转变一点观念,改变一点措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22:57:2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30 23:04:00
人和人是不同的,这正是多样性,每个人都遵循帕累托最优,世界岂不是失去了丰富的原貌!最优是人们的目标,只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30 23:14:00

经济学重要假设之一,理性人假设!但是,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 23:44:00
虽然不可能真正完全地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这毕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追求这个目标,我坚信这个世界还是会越来越好。正如十七世纪以来,这个世界发展地如此迅速一样,这与经济学的指导不无关系。我是想很现实的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真正爱民,而且学习过经济学,具有帕累托最优的意识。世界仍然会具有多样性的,因为到时候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更不用说在更复杂的一些其它问题上各种选择的效用实际上是很难衡量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5 00:25:00

从理论上讲,满足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点有无穷多个,甚至包含分配极端不公平的点。

帕累托最优条件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才能存在。

帕累托最优条件只适用于提高经济效率,而在社会公平方面则效果不佳。如果要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还需要政府采取相关的经济政策(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如果仅从经济学角度考虑,马路是公共物品,即可以供行人走路、机动车行驶,也可以供农民晒粮食。在晒粮食的农民数量很少的时候,对于正常的交通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可是,如果晒粮的农民数量很多的时候,交通就会被影响。LZ应该知道“公地的悲剧”,每个人只考虑自己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时,对于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来说,就成了灾难。

另一方面,在路边晒粮,不但会给正常的交通带来影响,而且对农民自身也会带来危险。一旦发生交通意外,造成的损失会远远大于晒粮所得,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风险偏好者,政府驱赶农民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解决农民在马路晒粮的问题,当地政府应该为农民开辟专门晒粮的场地。这样,在不影响马路交通的情况下,又能使农民有地方晒粮,而且政府还得了好名声,这样才算是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5 10:15:00
《国富论》中有这么一个观点,就是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所带来的社会利益,比他们专门去追求社会利益要大的多。但是这一观点在近代遭到批评,如果没有管理和制度就会混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