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985 4
2015-04-08


38岁的人类学家王铭铭在其1998年所著的《想象的异邦》一书中,剽窃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中的大量内容。去年年底,校方免除了王铭铭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同时还免除了他社会学系博导资格,并停止他在人类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同时,两年内王铭铭被剥夺博士生招生资格,尽管他还可以继续向在读博士生提供辅导。——百度百科


的确当代中国学术问题很多,需要治理。但是,对于一个将“学术”主要当作(或有意,或无意)吃饭工具的国家(不好意思,可能引起某些追求学术人士的辱骂。在此先说声对不起了),有必要如此吗?毕竟北大不是当年的北大。


给一个36岁女博士一条路走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9 09:54: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9 10:26:03
zhuanfaxinxin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从逻辑上来分析,最直接的就是这个论文(其实并也个是个论文,题目并不热门,现在的医学研究都到后基因时代,功能基因时代,如果是后者造假“影响是相当恶劣的”)和毕业没有直接相关性。楼上的,懂什么叫多元线性回归吗?也就是这篇论文相关系数不大。(P>0.05)
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我认为这件事应在她后来说的单位通报就可以了,肯定后面事业有影响)。有必要在国际新闻界刊出来吗,国际新闻界一开始就处理错了?过了这么多年,大环境下,不抄都难,况且又不是[前沿科学]。
[既然影响都产生,现在全球我都知道了,别为难人家了。其实她是个牺牲品,要处理,其实杂志,学校,本人都要处理。杂志再多的理由还是没审核过关,学校导师都有责任,况且当时她还是个学生。
结论:处理是要处理的,于本人再次申拆时要抱着良好的态度和北大和谈,大家都在合理范围内退一步。社会舆论已造成于心灵深处的伤害。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都是推测。(首先是北大取消博士在先,并不是于本人绝对不承认,所以于本人才有申拆意愿的)
从逻辑上来分析,最直接的就是这个论文(其实并也个是个论文,题目并不热门,现在的医学研究都到后基因时代,功能基因时代,如果是后者造假“影响是相当恶劣的”)和毕业没有直接相关性。楼上的,懂什么叫多元线性回归吗?也就是这篇论文相关系数不大。(P>0.05)
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我认为这件事应在她后来说的单位通报就可以了,肯定后面事业有影响)。有必要在国际新闻界刊出来吗?国际新闻界一开始就处理错了。过了这么多年,大环境下,不抄都难,况且又不是[前沿科学]。
[既然影响都产生,现在全球我都知道了,别为难人家了。其实她是个牺牲品,要处理,其实杂志,学校,本人都要处理。杂志再多的理由还是没审核过关,学校导师都有责任,况且当时她还是个学生。
结论:处理是要处理的,于本人再次申拆时要抱着良好的态度和北大和谈,大家都在合理范围内退一步。社会舆论已造成于心灵深处的伤害。
新闻链接:1.井岗山大学老师造假几十篇文章,而且都是SCI检索,高校老师(本身就是老师,写论文是高手,怎么能抄呢!)。于就一篇,退一万步说,就算抄,你也不能直接把博士学位“直接拿掉”,难道博士学习过程不考试?这此都不算?,太直接。这样下去,谁还读博士?要考虑综合情况,我比较同意前几个楼上的综合分析。
2.于在利害,怎么能和日本的小保方 晴子比?!人家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当时科学家(事实)。处在前沿科学的人是万万不能造假的。因为科学家搞科学是她的强项,让当时的学生于和她比,不具有可比性。
3.上周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在“通信”栏目刊登了《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的一封来信,标题为“中国某期刊发现31%的投稿存在抄袭”。短短几天,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了热烈议论。人家SCI杂志主篇都发话了,中国存在31%的抄袭,连SCI都超31%,中国国内的期刊搞都像真的一样?
总之,不良时代下的学术环境,不抄都难,所以这是一个“时代问题”,于是要处理的,当绝对不是她一个的的责任。不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切要综合判定,不能把人逼到死路】。(据新闻:日本那科学家的导师好像自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9 10:29:34
在某处看到一个帖子,有一定道理,分享一下。
【据然是时代问题,从2015开始,别说教育部没警告你,如2015年后的作者再抄,绝对零容忍】


首先,我想说,于处罚绝对是重了。北大你换个方式,还你名声来得急。在这样的学术混乱时代,各校处理标准不一,情有可原。聪明学样应即改过来,你并不丢脸。
还有,我想说,这件事也进行一年多了,我想于本人也天天围着这事烦脑,能想像她已经深受影响了,换句话说,媒体体的爆光在一定层面已经让于深深忧郁。
再者,用她来举例,在中国范围内,已经产生深远影响了。现在的学术不端软件还是设计的比较科学的。即然是时代产物,从现在开始。凡是2015以后的论文(学术不端软件设计的表示中国学术环境改革时期到来,再超袭,不论主观不是客观,别说教育部没警告你,如2015年后的作者再抄,绝对零容忍)。

次者:如果科研部门(你是专业稿研究的),为人教育者,科学家,国内顶级高等学俯,国家自然科学基科获得者(特别是973等)。如发现,绝对在网上媒体公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9 11:09:06
beijing20152014 发表于 2015-4-9 10:29
在某处看到一个帖子,有一定道理,分享一下。
【据然是时代问题,从2015开始,别说教育部没警告你,如2015 ...
觉得有想法,应该设置一个期限,比如你说的2015年,之前既往不咎但之后就要严格按照新标准来。教育部应该牵头搞这个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