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35 3
2008-10-02

私有制为基础的政府生产模型(部分图形不能显示详见附件)

摘要:穷国往往因为法律和市场制度不健全而导致市场效率低下,低下的市场效率会抵制本国各行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生产模型来摆脱市场效率低下给穷国经济带来的束缚。

关键词:私有制 政府生产 市场效率 共同目标

一.引言:两种生产模式的比较

市场中有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同一种最终产品。

模式1:市场中有A、B、C、D四个厂家,D厂家向B、C厂家提供原材料,B、C厂家利用D提供的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并向A提供所生产的中间产品,A利用B、C厂家提供的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具体流程图如下:

(图形不能显示详见附件)

这两中生产模式虽然都生产同一种最终产品,但它们的效率却是完全不同的。

在模式1中A厂家和B、C厂家,B、C厂家和D厂家,进行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交换要经过市场,而且市场的效率并非是百分之百,首先,市场交易会产生销售税,税收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这种交易的进行,导致市场的交换效率减小;再次,A厂家对B、C厂家提供的中间产品的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尤其是当B、C厂家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散布虚假信息,使得A厂家不能掌握B、C厂家的完全市场信息,并最终以较高的成本价格采购中间产品。另外,A、B、C、D四个厂家在某些事情上的目标并非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性可能会使四个厂家的整体利益受损。

在模式2中,仅有一个厂家,统一管理下属的甲、乙、丙三个生产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产品流动不经过市场,不门生交易税收,厂家能够掌握三个部门的完全信息,并且各部门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该厂家获得最大利润。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模式1由于各厂家进行多次市场交换,而交换效率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该行业的发展,而在模式2中,该行业仅有一个厂家,各人部门之间的产品交换无需通过市场交易,因此无市场效率损失,无没有生产目标不一致导致的生产效率损失。综上所述,采用模式2生产要比模式1有更好的生产效率与市场效率,更用利于该行业的发展。

二.穷国生产模式的选择

在如果某行业分工越细,中间产品的级数越多,在模式1中,生产中间产品的厂家也就越多,该行业进行市场调换的次数会更多,税收对交易的阻碍程度会进一步加强,市场变得更加复杂,市场信息会更加难以掌握,各个厂家目标的不一致性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整个市场的效率和生产效率都会有所下降。

在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制度和各种市场交换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这会导致它们的市场效率低下,如果还选择生产模式1,会使该行业的生产雪上加霜,相反如果它们对选择的是生产模式2,就可以很大禹讶摆脱市场效率低下的负面影响,使得该行业快速发展。

三.建立在模式2基础上的政府生产模型

现在对生产模式2进行拓展,即一个大型的厂家控制的一国某一行业从原材料的供给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生产;这一厂家的生产状况和销售状况由国家直接管理,其所有权又属于那些为该厂家提供生产要素的要素所有者;政府按居民提供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多少为居民分配收入,并向居民提供各种产品。具体情况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形不能显示详见附件)

政府完全控制的国内所有行业各厂家的产品生产,对国家的生产信息完全了解,所有生产要素在各厂家的各部门之间以最高的效率自由流通,在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效率达到了最高点。政府分析国际市场上各个行业的需求状况,由于政府利用的是国家力量,要比国际市场上其他厂家更有效率,分析的结论更加准确。在得到需求状况以后,政府根据国际市场上各厂家可能的生产曲线预测出价格曲线的走势,并对可能的价格曲线和自身的生产情况作出比较,如果有利可图,则运用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其产量并组织生产,按照国际市场该行业的产品价格确定其产品价格。

政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确定各种生产要素对整个生产贡献的多少,并按照其贡献的比例为生产要素所有者分配收入,这种按贡献分配收入的方法有利于发挥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从而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生产。政府拿出一部分收入作为社会福利支付给本国公民,这样能够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在牺牲少许效率的前提下增加社会的公平性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少犯罪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政府作为市场的唯一销售商向本国居民提供各种产品,由于进出口及国际市场的存在,本国居民能够购买到各种需要的产品,而本国生产的产品也都能销售出去。政府还可以利用市场信息与渠道方面的优势以国家的名义在国外设立销售子公司,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

向厂家提供生产要素的可以是本国居民也可以是国外居民,他们可以按其对生产贡献大小获得回报,任何来到本国 的居民,不论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以本国市场价格向政府购买产品,在国外的居民可以向本国政府在国外的销售子公司购买产品。本国居民平等地拥有国家主权,生产要素所有者按贡献的多少拥有厂家所有权的多少,政府对厂家有管理权,这种权力是要素所有者委托的,也是法律规定的。

政府控制的各行业的厂家以及销售商都是垄断的,有利于它们与国外的厂家竞争,获得垄断利润,在国内市场上获得的垄断利润为本国政府所得,最终会有一部分作为社会福利分配给本国居民。在国外如果有垄断利润存在,这种垄断利润会给别国的社会福利造成损失,但并不会直接影响本国公民的社会福利。我们甚至可以想像政府利用国家的名义将各个厂家和销售商组成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成为国际市场上所向无敌的航空母舰。

进出口不仅包括最终产品,还包括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甚至是劳动力和酱的流进流出。 对于本国成熟的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应采取开放的政策,而对于发展中的行业,应采取贸易保护策略。

四.实例研究(略)

252564.doc
大小:(42.5 KB)

 马上下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 21:39: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3 00:23:00

楼主多说的模式二怎么看着像是 高度的计划经济

再看,确实是计划经济模式

楼主难道忘了还有 寻租和管理成本的问题?

我坚信市场的力量,完全的市场和负责人的政府会使得经济走向一个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8:55:00

我想计划经济一般是公有制为基础的,公有制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的积极性,但如果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话,人们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收入(如果有这样一种好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在一些市场效率低下的国家,市场本身的不完善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另外,现今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规划是屡见不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11:35:00

    假设市场中任何一次流转和单个企业的视作对等流程折算价格等同,那么交易成本显然是额外增加的。

    实际上忽略内部流转的成本和企业生产调节能力的降低造成的投资损失(比例一般很小)。

    两者由其他因素折算而来,相互比较大小,哪个小,哪个有效率。比较效率只考虑成本。其他因素都要归结为成本,才能推出模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考虑模型推演,只说观察到的事实,只考虑私营企业。一般而言,还是一个企业更有效率(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