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52 6
2015-04-22
交换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就还是等价交换吗?(黄佶)
  
  
在我的博客上,网友“无为不言ing”翻出这里的一篇旧文,来反驳我的观点。
  
(作者 yjg30:黄佶《资本异论》里的小错误,兑现我的一点承诺,,https://bbs.pinggu.org/thread-33802-1-1.html
  
还引用了此文中一句话,似乎这句话是很有杀伤力的样子。
  
但这句话把我笑得是前仰后合。文章说:“错误的前提总是得出错误的结论。都节约劳动也就是都不节约劳动,实际上还是等价交换”。
  
都节约了劳动怎么会变成都不节约劳动呢?工人和农民交换劳动产品,都比自己自制节约了劳动,怎么会又变成都不节约劳动呢?
  
如果他的意思是谁也没有占到谁的便宜,那么他怎么知道双方节约的劳动量恰好一样、所以仍然是等价交换呢?
  
两个人互换自己的产品,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可能有差异,虽然交换都比自己自制节约劳动,但效率高者节约得多、低者节约的少(我的《资本异论》中有详细的阐述。)
  
现实中也是这样。中国人用鞋子换美国人的大飞机。中国人节约了造飞机的劳动,美国人节约了生产鞋子的劳动。
  
双方都节约了劳动,因此是等价交换?
  
既然是等价交换,那么中国人就没有吃亏。既然没有吃亏,那为什么无数中国人还耿耿于怀?为什么中国人还要花大力气自己研制大飞机?
  
耿耿于怀的中国人中很多是马克思经济学信仰者,他们强烈要求中国自力更生(这点我完全赞同)。他们之所以耿耿于怀,显然是因为认为这是不等价交换。
  
现在就轮到他们自己去辩论了。
  
黄佶(2015-4-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22 11:53:37
给出一个按相同劳动时间的交换比例,是要确定价值概念和剩余价值概念,而价值、剩余价值概念的确定是要完全剥离了技术关系而确定总量及自然利率关系,,而不是在技术关系上的相对价格上打转转。

随着资本的积累,多数人的生活节凑越来越快,越来越不能控制自身生活节凑,一个现实经验验证的是资本主义中。可见资本主义根本就不是在按技术关系在分配劳动。

而是要把人们有限的生命时间用于无限的资本增值当中,而这也是《资本论》逻辑推导的结果,剥削会随单位劳动力下的资本不断的积累,而不断的加重,至还人们的生理极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22 15:56:01
嗯,该他们自己去辩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22 22:38:43
黄佶、罗鹏本是一个人,却偏偏装扮成两个人,结果给人两颗沙瓜一根藤的感觉?别等着看别人辩论啦,还是看看别人怎么批你们吧。就算你们是两个人吧。你们奴仆二人总爱提那个笨得要死的话题——交换双方都节约了劳动。事实上,为了节约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人们发明了分工的生产方式,而分工才引起了交换。很清楚,交换不是为了节约劳动,而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与节约劳动才是最紧密的关系。二位瓜别自作聪明了,写什么书啊,都是农村小老头、小老太太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23 05:47:10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5-4-22 22:38
黄佶、罗鹏本是一个人,却偏偏装扮成两个人,结果给人两颗沙瓜一根藤的感觉?别等着看别人辩论啦,还是看看 ...
“事实上,为了节约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人们发明了分工的生产方式,而分工才引起了交换。”


分工为什么会引起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23 05:49:18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5-4-22 22:38
黄佶、罗鹏本是一个人,却偏偏装扮成两个人,结果给人两颗沙瓜一根藤的感觉?别等着看别人辩论啦,还是看看 ...
“黄佶、罗鹏本是一个人,却偏偏装扮成两个人”


唉,马克思捍卫者们自己都匿名,却怀疑批判者穿马甲。真是“以匿名者之心,度实名者之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