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525 14
2015-06-20

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3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失误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正本清源

(三)、商品价值要正本清源——谈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大失误

本(28)指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致命失误之二是对于商品价值的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从“物”的角度出发,把商品价值“预设”成是商品内在固有的静止的先验的存在(很多马克思的反对派似乎也是认同这种“预设”的)。尽管马克思对商品价值也有过难能可贵的认识,诸如列宁所说的:“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表现着各个生产者之间通过市场发生的联系。”[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312页]。但他并没有把这个难能可贵的认识贯彻始终。实际上商品价值就是商品交换价值,只存在于商品交换之中,并不存在所谓的“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把商品价值究竟看成是静止的先验的,只是活劳动创造的“物”或物的属性抑或它是人们交换所拥有的劳动(不仅仅是活劳动,它应包括三种时态的劳动以及“具有等效劳动量”的自然资源)的“关系”,则是重生再造的劳动价值论是否能有效解释现实以及人们对劳动价值论产生各种误解与曲解的关键所在。

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先有商品交换的事实后,才引起人们对说明商品交换比例的商品价值的思考。各种商品价值理论就是要用来说明不同商品之间交换比例是如何产生和表现的。历来人们对商品价值的思考都有不同的思路:一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从“物”的角度出发,以形而上学的静止的先验的绝对统一比较的观点来看待商品交换,现今仍在流行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某些反对者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他们从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得出的认识是:商品都是在交换前就事先具有一个与其价格相对应的内在的固有的“值”——商品价值,并认为商品价值是在商品交换价格背后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东西。由于初级阶段的商品多是有物质外壳的,人们就又常将商品价值只与物质生产领域联系起来(直到如今仍有经济学家坚持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创造”商品价值的这种认识),把商品价值看成是商品本身内在所固有的某种“物”或物的属性,是脱离市场交换的单方面发生在生产领域中的事情,并只与生产商品耗费的(活)劳动相联系。这是耗费(活)劳动创造价值论,是生产供给决定论的商品价值观。这种观点认为,商品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中,在生产“商品”时就已由生产起点的(活)劳动单方面“创造”出来了,即“商品”一经生产出来,其商品价值也就确定了,而不管该“商品”是否或在多大的程度上能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在市场上,在交换领域中“商品”就按照等价(即商品价值量相等,也就是耗费(活)劳动量相等或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至于商品在市场上实际上按什么比例(价格)进行交换,那是属于商品价值的实现问题而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决定)无关。市场的供求关系只是拉动商品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上下波动以及商品价值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而已。他们还把商品价值是由所谓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这一原理称为价值规律。这种商品价值“创造”(决定)在前,商品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在后的截然分开的认识,就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先验的倒果为因的认识,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曾经批判的商品拜物教思维,这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本人关于商品价值的众多认识中的正确的那一方面;另一种思路是站在商品交换当事者的立场上,从“人”的角度出发,以辩证的动态的经验的相对的、以交换双方都获取比较利益为目的的观点来看待商品交换,[郑怡然: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J]。经济评论,2001(5)。12—15;郑怡然:等量劳动交换原则只是一种特例[J]。攀登,2007(2)。149—152。]这样,商品交换的本质就仅仅只是交换的双方为了节约各自的劳动,在客观上却导致节约社会总劳动而进行的交换活动。这种认识并不认为商品价值是脱离市场交换的单方面形成于生产领域中的静止的先验的实体,然后才是商品按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而是认为商品价值是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双方为了各自能争得更多的利益而进行博弈的结果。商品价值不是静止的先验的实体,它是类似于力学中的力的概念——离开了物体的相互作用,力就不存在了。商品价值只存在于商品交换之中,离开了商品之间的交换,就谈不上商品价值!这是供求共同决定论的商品价值观。在以获取比较利益为目的的交换中,最初人们进行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对不同物品的劳动生产力的相对的比较(想象的或现实的)。

有关商品价值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实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三个:一是商品价值是“实体”的范畴还是“关系”的范畴?二是,商品价值如果是“实体”,则这个“实体”的“创造”与哪些因素有关?商品价值如果是“关系”,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物的关系,或者是物与物的关系?三是如果商品价值表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的话,那么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多方面的内容。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商品价值理论以及有关商品价值源泉的一元论与多元论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在旷日持久的争论中,对商品价值的本质和定义又是一个分歧极大的没有获得共识的问题。人们对商品价值的认识是五彩缤纷的:有哲学的、人文的、伦理的、美学的、经济的……等等不同的价值观。在讨论中形成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没有共同的语言,用自己的定义去反驳他人的学说,……这些都是缺乏说服力的,不能取得共识则是必然的。本系列文章采用恩格斯的说法,“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选3,345]将讨论的问题限定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与商品交换有关的商品价值上,而不是泛泛讨论一般意义的价值,这一点要特别加以强调。当然,既然谈价值,后续文章就要首先谈一谈商品价值和哲学价值一般含义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20 20:46:35
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是一个人历久弥新的真理,长琢磨长智慧,常琢磨常出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0 20:55:05
chonghuihedong 发表于 2015-6-20 20:46
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是一个人历久弥新的真理,长琢磨长智慧,常琢磨常出新。
谢谢关注,欢迎挑错,补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3 20:27:06
网上有人讨论价值的恒定性问题,这是把价值看成是“实体”范畴才会出现的问题;如果认为价值只是“关系”范畴,自然就不存在恒定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3 20:48:08
一种思路,另一种思路,在楼主看来,没有第三、第四乃至第N思路存在的可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3 22:37:28
不知道楼主是否已经写完文稿。如果是已经写完,最好写一个纲要,发出来,这样才能纲举目张。阁下已经写了三十几篇,每篇都很长,让人摸不着您的脉搏。先有个纲要,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去看你的各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