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是否预料到书中的观点会引来争论?现在很多问题的探讨往往失于不理性的争执,那么您的应对是怎样的?
汪涛:我不是要去挑起争论,而是要去彻底平息掉那些毫无意义的争论。人们的不理性一方面是有网络时代意见领袖们的不理性作榜样推动的,另一方面也是真正理性的道理没人讲清楚。
人们期望的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我们看到太多情况却是“会讲理的,无理也能走遍天下;不会讲理的,即使再有理也寸步难行”。我要做的就是要让“有理的,也要会讲理,善于讲理,从而真正走遍天下;没理的,就是再会讲理,也要让他寸步难行”。
即使那些支持我的网友,并不是只要他们支持我就照单全收,我常常花很多时间去劝说支持我的网友,只要反对者是理性的发言,即使人家不同意您的观点,也一定要尊重人家的人格。任何人都有表达理性观点的权利,即使人家说的是错误的,即使观点很激烈,也一定不要带侮辱人格的词汇去反驳。您自己也可以讲理嘛,为什么要去骂别人?
但对于很多心中阴暗,直接上来就是以恶毒人身攻击为目的的,那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但并不是以相同的恶言相向,那太没水准了。我采用的都是很平静的、甚至是非常艺术、温柔、浪漫的语言让对方回去一个星期睡不着觉,甚至让他以后再没脸用这个帐号出来说话,虽然他是匿名的。我甚至故意虚留一些表面上的破绽,就知道那些喜欢人身攻击的人肯定会去利用。一旦对方中埋伏,直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要让一切以人身攻击为目的的人一想到这种行为就心中充满恐惧。
人类忘性太大必须及早预防人口极限问题
问:看到您有一篇从长江游轮倾覆入手写的文章,强调“超载”的危害,阐释人口问题应有的危机意识。就您的观察,这种意识,我们是欠缺得太多吗?应当怎样积极应对?
汪涛:中国历史上每隔150到300年就会有一次非常惨烈的人口大崩溃,人口总量会在很短时间内下降50%到90%。但人类的忘性是很大的,股票崩溃中套死的散户,每隔7年8年就会把上次股灾的事情全忘光了。所以只要隔个7年8年就会又再来一次股市泡沫。况且几百年前隔了好几代人的事情,无论惨烈到什么程度也早就全忘光了。人口普查可以获得精确的历史人口数据,但更早历史阶段的人口数据,就只能通过人口史学家们的研究为我们提供。虽然这些考证非常困难,但人口史学家们还是提供了足够的历史数据来证明我的理论和观点。中国历史上长期的人口极限大约就在6000-7000万,只要接近这个极限值,一旦气侯发生变化,或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从而导致人口极限量瞬间有一个明显下降,肯定就会导致人口大崩溃。这已经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重演。过去很多学者仅仅是从社会学等等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人口学角度来研究我并不完全是第一个,但我是目前为止解释得最清晰的一个。只有当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历史的规律解释清楚之后,人们才能同样清楚地明白其中的道理。
了解其中的道理比直接得到最终答案更重要
问:现在放开二胎的政策,会对人口问题带来怎样的影响,积极的或消极的?
汪涛:正如我在前面所说,正确的人口政策完全取决于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极限的相对值,因此,我的理论并不是绝对地只导向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只要实际人口超过极限值的趋势减缓,人口控制的强度就可随之减轻。人口数量控制仅仅是为调节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极限的相对关系,因此,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以“积极”或“消极”的角度来看待。而是要看两者相对关系的调节趋势。中国的人口形势目前还是比较严峻的,每年消耗7亿吨粮食,其中有约1亿吨都是进口的。虽然这1亿吨进口的粮食有相当大部分不是“主粮”,现在主粮的进口也在每年成倍增加。但另一方面,经过30年严格的严格计划生育有效执行,人口增长的猛烈势头得到有效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就有条件逐步放松人口控制。
有些网友质疑我为什么不直接给出中国人口极限的数据,无论是出于什么心态提出这个质疑,我在这里坦率承认这个质疑的确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人们总是希望直接得到最终的答案,但却不愿意花时间了解其中的道理。没有最终答案也可以有更多机会让人们去理解基本的道理是什么。另一方面,一本书不可能一下解决所有问题。我在书中给出了人口极限的详细计算方法,方程组本身看起来很简单,但要通过这个方法全面准确地计算出人口极限,需要代入方程组中所需要的中国实际边界条件的参数。这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当然,书中的人口极限方程组说“简单”,也是因为表述清晰易懂作了尽可能的简化,如果要最严格地用微积分等数学形式表达,也不算简单。我有一些估算,但这些数据是不能轻易直接拿出来说事儿的。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轻易拿出一个粗略估算的人口极限数据很容易给人以误导。这个问题需要多个学术领域和民间共同努力来解决。
但无论如何,当前中国粮食状况的事实本身即清楚表明:以粮食因素的极限来考虑,最粗略的估算中国实际人口已经超出人口极限对应1亿吨粮食(这是不考虑中国当前生态环境是否得到足够保护),目前年人均粮食消费量约为500公斤,对应大约为2亿人。这个超出的差额是通过粮食进口来填平的。而未来中国还会再增加1亿人口。从这里即可明显看出:如果30年前中国不采取如此猛烈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话,今天超过人口极限的量值会达到什么程度。官方数据是因此政策减少了4亿人口,即使最激烈反对计生政策的人认可的保守数据大约也在2亿左右。如果中国峰值人口超过粮食极限5亿到7亿人,中国再次遭遇因超过极限而产生的人口大崩溃可能性显然是非常高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充分理解当初采用一胎制这么猛烈的人口控制政策原因何在。

书名:生态社会人口论
作者:汪涛
出版: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汪涛,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现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投资总裁。曾出版《通播网宣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学术性、趣味性和贴近现实问题上都能达到极致的上佳之作。通过有效解决争论了2000多年的循环因果难题,为人口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数学工具,从而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大量理论创新。
本书突破了传统人口论囿于人口变化趋势的传统,建立了人口极限方程组,有效解决了准确计算人口极限的难题,扩展了对超越人口极限后果的研究,使人口控制获得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澄清了大量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处于十字路口的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认知问题。对当前盲目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观点可谓一剑封喉。
本书将人口问题研究的视野空前地扩展到200多万年前的能人开始到现代智人,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直到今天第三次产业革命整个人类基因和文化进化波澜壮阔的过程,并将其用单一的数学判定式加以统一解释。为历史上人类为什么一再“走出非洲”,什么是人的标准,猛犸象与克洛维斯人突然灭绝的悬案,中国农业文明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中国几千年社会为什么具有周期性的波动等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思路。
本书指出了刘易斯模型的理论问题,建立了“劳动有限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型,使劳动力、老龄化、中等收入陷阱、人口与消费、人口与创新等问题都获得了令人震撼的全新解释。
最后修改于2015-07-11 09:13:43
转自 搜狐读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