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3068 5
2015-06-26

计划生育之父无需说“问心无愧”(连载十二)


    最近新浪新闻极客采访了中国计划生育之父的田雪原——文章标题是:“计划生育之父”田雪原:只生一个孩子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文中提到田雪原说“我是站得住脚的,是问心无愧的,而且我认为我是完整的。问题出在哪儿?出在你没有真正的这样去践行,那不是我一个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于是,计划生育之父说“问心无愧”的帖子充满网络。


1981年的田雪原.jpg

1981年参加完国际学术会议后参观珍珠港的田雪原


    说到“问心无愧”,网络上百度百科解释是:问心无愧是一个成语,道家理念指随性而为,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如果在做一个重大的决策之后,使用“问心无愧”这个词时,带有“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结果不好。虽然结果不好,但自己尽力了,因此问心无愧”的意思。如果说在计划生育政策这个事情上“问心无愧”,是在暗示说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结果是有问题的。原文田雪原的话并非完全做此判断,他还是认可计划生育政策的,只是有些问题存在。


光明日报.jpg

1980年8月5日光明日报刊发的田雪原文章“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


       事实上,如果看过最新刚刚出版的《生态社会人口论》,并且能理解该书提出的人口大崩溃理论就会明白,田雪原先生不仅不需要有任何感觉“问心无愧”,而且应当为他们这一批先行者创造了一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就而“深感自豪”。尽管我们无疑认可这个政策的制定并非完美,执行过程中也的确有很多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抗日战争也有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也有很多问题,如果当时具体策略更好,损失可能会更小一些,战果可能会更大一些。但中国当时制定并执行了抗战的战略,并且在近百年来第一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获得了对外战争的全胜,用“深感自豪”应当比“问心无愧”更为合适。


    如果能理解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避免了重复人口大崩溃的命运,就会理解到虽然为此付出一定代价,但它是功德无量的。与7亿到10亿中国人在人口大崩溃的短期内死亡相比,人们谈到的计划生育政策中的哪个问题还是值得一提的问题呢?


    避免了一次翻车事故,事实上挽救了一整车人的生命,虽然这一车人可能并非人人都知道、并且理解他们的生命曾经被挽救,他们有些人甚至可能会抱怨挽救过程让他们承担了一些痛苦或麻烦。虽然现在有很多人至今不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甚至痛恨这个政策让他们承担了一些成本或代价,但他们的生命可能就是因此政策而被挽救。如果他们能理解到中国历史上,以至整个人类历史上人口超越极限而产生的人口大崩溃时期人类命运的惨烈之重,能理解并品味全社会人口50%-90%的人短期内死亡是什么概念,这些可怜的人们就不会再去对这个政策有那么多偏见了。


    《生态社会人口论》出版已经有一个多月,在网上每12天就会发出新的介绍文章,并且都都传递给了主要的反对计划生育的学者们。一开始我们就明言,这本书会对所有反对计划生育者“一剑封喉”。虽然有些反计派人士一开始试图反驳,但只要几句话递过去,对方立即就哑口无言了,没有任何人能在《生态社会人口论》的理论面前完整地走上三个回合。我们不是用网上大量出现的不理性语言让对方哑口无言(不理性的语言只会带来更大的不理性,不可能让人家服气的),而是用完全平静和冷静的说理做到这一点。这才是理性和科学的伟大力量,也是中国当前的社会,以及网上最需要的力量。


书封面(上载文章).jpg

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的《生态社会人口论》

《生态社会人口论》- 京东图书

《生态社会人口论》- 当当图书

《生态社会人口论》- 亚马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26 19:34:13
我确实还没有去重新研究人口理论。我还是说,我尊重马恩的人口理论。其次,一种生产的停滞,就是另种生产的停滞,或人类的死亡。
如果这些人口量论专家,出生在原始社会,或者用今天的眼光看原始人口,那么地球只能養活很少的几万人口,甚至更少。如果那时就搞计划生育,那么人就还只能生活在树上,还不存在现代人类了。人也就不成为其人了。至少整个原始社会,以及它派生出来的这几千年私有制社会,都不是计划生育的时代。这样看来,计划生育,即人不能再生了,就是说人类的死亡。
只有真正到了人的社会,即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真正民主制度的全人或完人的时代,人就要离开地球成为宇宙人的时代,计划生育才可能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等等
这或是外行话,并不是给楼主泼冷水。人口问题是重大理论问题,这或不是一般的社会科学者所可能解答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6 21:41:30
还真的不知道田雪原是计划生育之父,即使是,也的确没有必要为此有愧。
但是沙发的确说的是外行话。
第一,计划生育不是“人不能再生了”,是计划生育,不是计划绝育,也不是计划死亡。
第二,计划生育是人口政策当中的历史阶段,是动态的不是僵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7 00:08:21
人民动力 发表于 2015-6-26 19:34
我确实还没有去重新研究人口理论。我还是说,我尊重马恩的人口理论。其次,一种生产的停滞,就是另种生产的 ...
如果您看完《生态社会人口论》看法可能就会完全不同。我之所以在一开始就敢于放言能对“所有反对计划生育者”一剑封喉,是因为我们购买了几乎所有中国反对计划生育者的书,以及历史上国外大量反对极限论者的书,并且仔细研究过他们的逻辑思路和存在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7 10:18:10
复制代码

现在庸俗经济学过多、庸医泛滥。已经不难看到,他们所造成的中国人各方面的社会倒退。仅出生态角度引出中国人、等等,不应生育,即计划生育的观点,可能是极不正确的。
因为人既然是人,人就是人的社会,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因而人就不具有动物对自然也即所谓生态的受动性质。既然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上还处于动物状态,因而。对人口生产这一革命性因素的抑止,可能都是完全错误的、后患无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8 07:49:21
人民动力 发表于 2015-6-27 10:18
现在庸俗经济学过多、庸医泛滥。已经不难看到,他们所造成的中国人各方面的社会倒退。仅出生态角度引出中 ...
昨天晚上,有个朋友提到我的书时问我,你的观点是什么?我说,其实,我的观点和过去所有是都是不一样的,我的书《生态社会人口论》是把反对和支持计划生育的观点都包括进去了。道理很简单,一艘游轮,额定载客量是5000人。如果乘客数量远没达到5000人,毫无疑问,再增加人嘛。这个道理还需要那些反对计划生育的人来讲吗?但如果乘客数量已经超过5000人了,比如已经达到7000人,肯定要限制继续增加乘客了嘛。如果人超过极限太多,看到长江沉船是什么结果了吗?一船人几乎死光了。因此,毫无疑问要限制。但其中的确有个问题,船的确切额定载客量倒底是多少?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一切讨论就都没边了。在过去学术界是有相应的学科规范在研究这个问题的,主要有三个,一是逻辑斯蒂方程,二是土地人口承载力(PSCL),三是生态足迹(EF)。不过这些计算方法本身在学术界自身也的确是存在争议的,否则现在有这么多人反对计划生育,也不至于学术界没人有勇气站出来把这个问题完全解释清楚。作为一种学术研究,永远是需要不断改进认识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几乎反对计划生育的人对以上三个东西根本就不知道,你都不知道一个领域现在最基本的研究状况是什么,事实上连人口问题的门都还没进去,竟然就跑来指责别人,并且一本又一本地写书。《生态社会人口论》在全球范围第一次真正地解决了人口极限的科学计算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有勇气说它可以对所有反对计划生育的人一剑封喉。但是以上解释如果完全以学术角度解释,很多网友可能根本就听不懂。没人认为绝对地要计划生育,象加拿大就没必要。我之所以要支持中国搞计划生育,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口已经超过极限太远了。如果降到极限量以内,就不需要再搞计划生育了。

    客观地说,计划生育的确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按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来讲,有两个基本的公理:食物公理和情欲公理。
    食物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
    情欲公理: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这其实是说生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
    因此,计划生育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要战胜自己两个最基本的欲望之一,其难如登天。因此,要实现这个过程,势必遇到巨大的困难。越是在今天这个时侯,越是需要科学和理性地计算清楚人口的确切极限量倒底是多少,只有这个问题才是真正需要讨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