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6632 33
2008-11-30
马克思力学观是具体的时空观 <p></p>力学公理化与命题推演 <p></p>  <p></p><p>力是物体互相作用的极烈程度:物体互相吸引的极烈程度称吸引力,引力是二体互相接近运动的原因;物体互相碰撞的极烈程度称排斥力,斥力是二体互相远离运动的原因。吸引的终点是接触,接触不是点而是面,面接触力又称压力,接触压力且可平移运动。力无单极,引力与斥力是两极不可离的力偶,斥力客观实在就是绝对性与独立性,是物质的本质。压力既是吸引力也是排斥力,物体占有空间并反抗外力压缩自己的存在空间。任何旋涡都是离心力与向心力抗衡运动,任何爆炸都是排斥力,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p><p></p><p>关键词:互相作用 吸引力 排斥力 引力线  切线力(速度变化力) 法线力(方向变化力) 接触力  压力 接近 远离 平移运动 存在空间 状态空间 场空间 虚空 公理 角速度 弧速度 曲率半径 天体速度</p><p></p><p>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556、392页。恩格斯把时间空间定义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因而没有物质的时空观是空洞的时空观。物质时间空间角度是物理学的基本量纲(质量M、时间T、长度L、角度φ),角度无量是不合理的。</p><p>物体占有空间叫物质存在空间,物体在空间中运动叫物质运动状态空间,在空虚的空间内存在着场空间,如电力线、磁力线、引力线。混乱在于空间没有规定其差别性,无差别性的空间不存在。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真实的存在。</p><p>二体的引力是在二体的引力线上。二体远离是逆着引力线互相减速远离。二体接近是顺着引力线互相加速接近。任何速度大小的变化都在运动轨迹的切线上,故称切线力;任何速度方向的变化都在运动轨迹的法线上,故称法线力。曲率半径是法线上一小线段,法线的角速度与曲率半径的积就是天体速度,角速度、孤速度、曲率半径是不分离的。</p><p>二体力平衡运动包含:特殊与一般力平衡运动,即平抛与斜抛力平衡运动,亦即一对力平衡与三对力平衡运动。一对力平衡运动是指单纯的法线力即离心力与向心力,这时法线与引力线重合,也就是匀速圆周运动,斥力就是离心力,引力就是向心力;三对力平衡运动是指法线力、切线力、引力线三对力平衡运动。</p><p>在微观领域内:电子占有的运动的轨道内不允许再有电子占有,有个术语称它不可入性,不可入性就是物质的排斥性。分子运动论中温度就是排斥力,阿佛伽德罗常数是斥力,同温、同压、同容、分子个数相同,也就是分子斥力与外压力平衡。化合是吸引、是接近,分解是排斥、是远离。</p><p>在宏观领域内:地球深处高温高压原子占有空间的密度永恒不变,深海处高压水的的密度永恒不变,这说明物体存在的空间不可压缩。</p><p>在宇观领域内:星系旋转是离心力反抗万有引力,量子辐射是斥力,即辐射压强,以太光辐射是斥力,太阳风是斥力,即光压强。原子核的聚变是吸引、是接近,裂变是排斥、是远离。</p><p>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p><p>我的主页:www.xyd1936.cn </p><p>2008年12月14日 修改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2 21:50: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11 22:12:00

马克思的力学观是外在的必然性

马克思的力学观是外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外在的必然性的含意是客观实在性,即直接的现实性。黑格尔是从辩证逻辑的角度论证物质理论,物质理论是指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必然性,即推动物质运动的动力是什么?即动力的动力是什么?或者,推动物质运动的原因的原因。

黑格尔找到物质内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却没有找到物质外在的必然性。因而没有完成物质理论,马克思找到了物质运动的终极原因。这就是马克思的力学观。马克思找到物质真实的灵魂。

马克思说:偏斜运动却表述了原子真实的灵魂、抽象个体性的概念。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博士论文》第21页。马克思找到了物质的灵魂,他称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

黑格尔认为物质是斥力和引力的统一。他只找到物质内在必然性,没有找到物质外在必然性。或者说,他只找到物质主观的必然性,没有找到物质客观的必然性。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我的主页:www.夏曰鼎.中国/ 

       200712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1 22:13:00

德模克里特没有掌握斥力观念

马克思说:德模克里特与伊壁鸠鲁相反,把原子概念的那种实现转变为一种强迫的运动、为一种盲目的必然性的事情。在上面我们已经看到,他提出把由原子的相互排斥和冲击而产生的旋涡作为必然性的实体。可见他在斥力中只注意到物质的方面,即分裂、变化,而没有注意到观念的方面;按照观念方面,在斥力里,一切与他物的关系都被否定了,而运动被设定为自我规定。《博士论文》第24页。天体、原子是自己运动,不是强迫运动,强迫运动是机械运动,而自己运动是物质内在必然性

德模克里特只注意到斥力的现象的关系,却没有掌握物质内在必然性,即没有掌握斥力观念,因而没有达到概念和实在的统一概念和实在的统一就是观念就是斥力观念力是运动原因,运动是力结果,也是力的表现。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是因果链条。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我的主页:www.xyd1936.c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1 22:27:00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 抽象的质点不占有空间,具体的质点占有空间,从抽象力学走向具体力学的方法。

力是物体互相作用的极烈程度:物体互相吸引的极烈程度称吸引力,引力是二体互相接近运动的原因;物体互相碰撞的极烈程度称排斥力,斥力是二体互相远离运动的原因。从力的作用点到力的作用面,就是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真实的存在。

从力的作用点中走出来,面对现实世界时,理论就与实在相结合,吸引的终点是接触,接触不是点而是面,面接触力又称压力,接触压力且可平移运动,从物理的存在到真实的存在。力无单极,引力与斥力是两极不可离的力偶,又是本质规律压力既是吸引力也是排斥力,物体占有空间并反抗外力压缩自己的空间。任何爆炸都是排斥力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我的主页:www.xyd1936.cn 

       2008127 修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9 22:19:00

马克思的力学观是外在的必然性

马克思的力学观是外在的必然性

马克思的力学观是外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外在的必然性的含意是客观实在性,即直接的现实性。黑格尔是从辩证逻辑的角度论证物质理论,物质理论是指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必然性,即推动物质运动的动力是什么?即动力的动力是什么?或者,推动物质运动的原因的原因。

黑格尔找到物质内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却没有找到物质外在的必然性。因而没有完成物质理论,马克思找到了物质运动的终极原因。这就是马克思的力学观。马克思找到了物质真实的灵魂。

马克思说:“而偏斜运动却表述了原子的真实的灵魂、抽象个体性的概念。…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博士论文》第21页。马克思找到了物质的灵魂,他称偏斜运动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了整个伊壁鸠鲁哲学。

黑格尔认为物质是斥力和引力的统一。他只找到物质内在必然性,没有找到物质外在必然性。或者说,他只找到物质主观的必然性,没有找到物质客观的必然性。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2 21:53:00

马克思力学观

马克思说:在天体中;它们的唯一行动就是运动,并且为虚空的空间所分离开,它们脱离直线而偏斜,形成一个斥力和引力的体系,《博士论文》第45页。这就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称斥力是天体偏斜运动一个极其重要、完全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斥力在偏斜运动并不是特殊而是普遍。斥力在伊壁鸠鲁物理学中并不是偶然性而是绝对的必然性。自然科学的学术思想

马克思特别关注伊壁鸠鲁的反抗重力的斥力斥力能动的原则。马克思非常重视斥力斥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极其重要的环节。马克思在五光十色的现象中看出最有意义东西——斥力是物质自己运动的灵魂。我崇拜马克思的力学观,依据它创立了辩证力学三定律

21.引力与斥力失重运动:  http://www.xyd1936.cn/gif1024/avi_21.gif

22.引力星形三力平衡运动http://www.xyd1936.cn/gif1024/avi_22.gif

23.斥力星形三力平衡运动:http://www.xyd1936.cn/gif1024/avi_23.gif

自然规律探索者——.夏曰鼎.

       20061226 修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