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97 4
2008-12-09
<p>无意中,在一篇关于总结论坛上对劳动的定义上,看见pengleigz先生提出的时间等边际理论及边际效用的测量问题,当然我本身并不是政治经济学专业,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很多理论并不理解。尝试看了你的文章,确切的说,没看懂,也没有看见意义所在。</p><p>只是前段时间写文章,看见一篇文章,becker的《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1965年。这篇文章开创了时间分配理论的先河,同时将家庭的效用生产纳入到消费者行为当中,后续的学者根据其论文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甚至国际上曾经一度极力制作出关于时间分配的统计口径,只是因为太复杂,没有成功。</p><p>总之,从60年代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已经逐渐的把效用分裂为两块,一块就是市场活动,一块是家户行为,进行效用的生产,而你举的例子,很多都可以归纳为家庭通过时间、家庭资产生产出效用。你们俩的分析框架不一样,但是分析的前提是相似的,看看这篇文章可能对你的分析会有所帮助。</p><p>最后想说的一点,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能为了理论逻辑而理论逻辑,真正应该做的是解决现实问题。正如我现在正在苦恼的,这个家庭生产模型对于中国的应用方面能有什么借鉴意义,不知pengleigz先生能接受否?</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9 18:27:00

贝克尔在分析人的活动(生产活动除外)时把时间计入了成本,这是不彻底的。我的观点是把所有成本计入时间,并把人的所有活动纳入了分析的范围。我的解释方向和贝克尔是相逆的,得出的结论也比贝克尔要明确彻底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20:34:00

becker分析的假设前提是:1、厂商通过对劳动时间的占有来换取市场产品,个人在这之中不产生效用,2、个人通过对私人可支配时间和市场产品的占有来产生效用。这个前提说的很明白,归根结底,是时间在两部门的分配,我不明白这和你的“把所有成本计入时间”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对于你这个把所有成本计入时间我只能理解为所有的成本都可以用时间来表示,实际上,我不明白你说的具体含义,假设你的意思真的如我所说,这你和becker的理论假设前提是一样的。),同样的,他得出了边际效用可以用两部门的全价格来表示。建议你再看看这篇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21:04:00

或者是先生并没有看明白我的文章吧,所以没有注意到我的理论和贝克尔的区别。

贝克尔认为,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耗费时间,时间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必须同任何物品的市场价格或制订经济决策的行为的市场价格计算在一起,最终化作货币来进入分析系统的。他分析的范围为家庭劳动。他的观点比以往的经济理论要宽泛一些,但不是彻底的。

我的理论则是把货币化做时间来进行分析的,应用的范围是人的全部活动。

另外,边际效用和价格的关系的表象,早在杰文斯就已经发现了,贝克尔只是加入了时间的因素。在解释边际效用和价格的关系上,他们都是本末倒置的。因此,他必定找不到边际效用的测量方法,更加不用说得出价格决定边际效用大小的结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21:09:00
另,不好意思,忘了感谢楼主的推荐。尽管我以前了解过贝克尔的思想,但还是要对楼主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