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2-23 00:04: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7 22:39:00的发言:对,你舍不得“效用”这个以太,更舍不得西方经济学这个以太!

其实,楼主所想找的“价值度量”,正是物理学中“以太”一类的东西。

而经济学的发展正是要抛弃这类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00:08: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9 21:55:00的发言:第五招,等边际准则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第五招,等边际准则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昨天晚上又仔细地《经济学》的第五章,看到里面有关于等边际准则的地方,跟我在文章中所说的优先度很相近

经济学的发展早已不限于所谓“等边际准则”。经济学要讨论的是,何种条件下,可以确实取到最优值,所有人都不愿意再改变自己的行动。

单单“等边际”,是远远不够的。

你再接着慢慢看吧。不过,如果只想以《经济学》为最终书籍,就无话可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00:13: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9 22:01:00的发言:我现在最想见版主和猫爪的贴子,怎么不来了呢,过来评论啊!数学在哪呢?拓仆学呢?偏微分呢?过来啊,针尖里的天使们!

只一点:如果你想当然地使用“等边际”,数学上就不过关。

自己就看不出来吗?非要别人给你指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00:18: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1 17:40:00的发言: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想通过我新创的新劳动价值论来敲掉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论。这样,当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论和价格论都被敲掉时,西方经济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吧

楼主能不能谈谈“价格论”中的价格,在该“论”中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说不出来,楼主的上一说法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00:32: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7 21:24:00的发言:我曾经看见一本书上,至少用七个公理来进行经济学的公理化。但是我不认同,要知道欧几里德几何也不过就五个公理,牛顿物理学也就三个公理;狭义相对论也就二个公理。我不认为一个有七个以上公理的经济学有什么可取之处。沉迷于数学论证的经济学家是可耻的!

(1)牛顿物理学就“三个公理”?

(2)物理学里只有“牛顿物理学”?狭义相对论?

(3)数学里只有欧氏几何?

(4)数学里的“公理”多了去了(许多概念就是公理化定义),数学家还要为各公理间的关系大伤脑筋。

以“公理”数的多少来评价理论体系,足见楼主的视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8:59: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22 21:38:00的发言:

"定律3:不同的人们之间对同一事物的主观判断以最接近客观实际的那个人的主观判断为准;不同的人们之间对不同事物的主观判断是无法进行比较的。"

那个人是谁?人们都以他的主观判断为准吗?谁又来判断他的主观判断最接近客观实际?

另外,如果人们都以那个人的判断为准,也就不存在主观判断无法比较的问题了。

那个人不是谁,你也别激动。记得80年代有一场大争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哪个人判断的准,哪个人判断的不准,是由实践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0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2 23:5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5 20:42:00的发言: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我的这篇文章,是运用数学中的集合论进行定义和基本假设的,其基本构造与《欧几里得几何》或《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完全一致。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基本的定义集,还有一个公理集;剩余部分构成了定理集、推论集和命题集

本人才粗识浅,印象里,只有《皇帝的新装》里才有与如此溢美之辞相比的词藻!

看来,楼主迫不及待地给自己编织并穿上了自己的“新装”——并迫不及待地show给大家看。

至善至美、无以伦比的新装,不见其美者,皆愚蠢也——的确,在我辈愚民看来,着上“新装”的楼主,只是把自己最质朴的形象毫无保留地show给了大家。

果然厉害,果然厉害,开始攻击词汇了啊,为什么不攻击内容呢?来啊,来啊!至于西方经济学,至少我还看到一本大师写得书呢,而且我还不只看了一本,我还看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还有另外一本书,总共三本书。我当然不能跟你们专门学习一门科学的人比,但是我跟一般的非专业经济学者比西方经济学,并不见得比别人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11: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08:00的发言:果然厉害,果然厉害,开始攻击词汇了啊,为什么不攻击内容呢?来啊,来啊!至于西方经济学,至少我还看到一本大师写得书呢,而且我还不只看了一本,我还看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还有另外一本书,总共三本书。我当然不能跟你们专门学习一门科学的人比,但是我跟一般的非专业经济学者比西方经济学,并不见得比别人差。

果然厉害!不老老实实回答问题,又来扯这些?

看不到,还是不愿意看到“攻击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12: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8:59:00的发言:那个人不是谁,你也别激动。记得80年代有一场大争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哪个人判断的准,哪个人判断的不准,是由实践决定的。

谁的实践?

扯出这个来,足以见心之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15:00

实践检验真理的起码前提是:实践所检验的命题是可检验的。

理论中,提出一大堆不可观测、不可测量的概念,如何检验?

不要辱没了“实践”这个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3 19:16:2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19: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08:00的发言:我当然不能跟你们专门学习一门科学的人比,但是我跟一般的非专业经济学者比西方经济学,并不见得比别人差

驴唇不对马嘴。

说这些,对于本次讨论,想论证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2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2 21:36:00的发言:

如果楼主想说同一个人的“劳动”与“非劳动”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发生,那么请楼主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

如果楼主的心脏无论楼主“劳动”与否,都在不停地跳动,那么请楼主说出时刻跳动着的心脏在某一段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哪部分(或者有多少焦耳)是楼主“有意识”的结果,哪部分是无意识的结果——如何区分且如何测量。

(以上,“劳动”、“能量消耗”,都按楼主给出的含义)

劳动时心脏的负担与不劳动时心脏的负担是不同的,多余的部分释放的能量就是价值量。至于能量如何测量,我目前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前面说的劳动强度乘以劳动时间,另一个更简单的办法是称体重,劳动前后的质量差对应的能量。当然这些都不容易测量,但是至少表明可以测量。不像某些学说,连测量都假醒醒地说,不可测量,还专门编了另一套谎言完善自己皇帝的新装要强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22: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08:00的发言:至于西方经济学,至少我还看到一本大师写得书呢,而且我还不只看了一本,我还看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还有另外一本书,总共三本书。我当然不能跟你们专门学习一门科学的人比,但是我跟一般的非专业经济学者比西方经济学,并不见得比别人差。

楼主说这些,莫非是想论证,仅凭此,自己的理论就已到了无上之境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24: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20:00的发言:劳动时心脏的负担与不劳动时心脏的负担是不同的,多余的部分释放的能量就是价值量。至于能量如何测量,我目前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前面说的劳动强度乘以劳动时间,另一个更简单的办法是称体重,劳动前后的质量差对应的能量。当然这些都不容易测量,但是至少表明可以测量。不像某些学说,连测量都假醒醒地说,不可测量,还专门编了另一套谎言完善自己皇帝的新装要强得多!

你“劳动”时不吸入气体?不吐出气体?不流汗水?

这时你如何测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2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3 19:15:00的发言:

实践检验真理的起码前提是:实践所检验的命题是可检验的。

理论中,提出一大堆不可观测、不可测量的概念,如何检验?

不要辱没了“实践”这个词。


对对,跟西方经济学的不可观测,不可测量的数据比我的算哪要葱。版主真是奇才啊,一举道破西方经济学的本质。

最重要的就是效用不可测量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26: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20:00的发言:不像某些学说,连测量都假醒醒地说,不可测量,还专门编了另一套谎言完善自己皇帝的新装要强得多!

所以,有些学说,不会像某些人那样祭出“实践”的大旗,来为自己遮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2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3 19:2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20:00的发言:劳动时心脏的负担与不劳动时心脏的负担是不同的,多余的部分释放的能量就是价值量。至于能量如何测量,我目前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前面说的劳动强度乘以劳动时间,另一个更简单的办法是称体重,劳动前后的质量差对应的能量。当然这些都不容易测量,但是至少表明可以测量。不像某些学说,连测量都假醒醒地说,不可测量,还专门编了另一套谎言完善自己皇帝的新装要强得多!

你“劳动”时不吸入气体?不吐出气体?不流汗水?

这时你如何测量?

归根到底不都是释放人体的能量吗?劳动时消耗的能量可以通过体重差称出来,不劳动时消耗的能量也可以通过体重差称出来,二者之差就是人在劳动时消耗的能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28: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20:00的发言:另一个更简单的办法是称体重,劳动前后的质量差对应的能量。当然这些都不容易测量,但是至少表明可以测量

想运用相对论?

即便如此,“劳动”中的“非劳动”的部分能量,如何测量?

这就是“至少表明可以测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0: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28:00的发言:归根到底不都是释放人体的能量吗?劳动时消耗的能量可以通过体重差称出来,不劳动时消耗的能量也可以通过体重差称出来,二者之差就是人在劳动时消耗的能量。

如果测量误差的数量级本身就远远大于理论值的差别,这种测量没有任何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3 19:31: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1: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28:00的发言:归根到底不都是释放人体的能量吗?劳动时消耗的能量可以通过体重差称出来,不劳动时消耗的能量也可以通过体重差称出来,二者之差就是人在劳动时消耗的能量。

你如何测量,吸入多少二氧化碳+氧气?呼出多少二氧化碳+氧气?

吸入的二氧化碳+氧气,其中有多少内能可以转化为人体内能?吸出的二氧化碳+氧气,其中又有多少内能是由人体内能转化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3 19:41: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2: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3 19:2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08:00的发言:至于西方经济学,至少我还看到一本大师写得书呢,而且我还不只看了一本,我还看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还有另外一本书,总共三本书。我当然不能跟你们专门学习一门科学的人比,但是我跟一般的非专业经济学者比西方经济学,并不见得比别人差。

楼主说这些,莫非是想论证,仅凭此,自己的理论就已到了无上之境界?

不是,但是有时候敌人比自己人对自己了解的更清楚。你想想看,你不觉得你是在演算针尖里的天使吗?数学的逻辑再严密,还能有客观的应用更符合逻辑吗?这次金融危机就暴露出西方经济学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3: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32:00的发言:不是,但是有时候敌人比自己人对自己了解的更清楚。你想想看,你不觉得你是在演算针尖里的天使吗?数学的逻辑再严密,还能有客观的应用更符合逻辑吗?这次金融危机就暴露出西方经济学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这次金融危机,是因为贯彻了“西方经济学”才发生的?

你问问那些金融大佬们,他们是不是这么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3 19:1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8:59:00的发言:那个人不是谁,你也别激动。记得80年代有一场大争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哪个人判断的准,哪个人判断的不准,是由实践决定的。

谁的实践?

扯出这个来,足以见心之虚了。

心虚不虚不是你说的算,你光看定律3不看定律1当然不行了。定律1给出判断标准,定律3给出判断的界限,有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5: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32:00的发言:你想想看,你不觉得你是在演算针尖里的天使吗?数学的逻辑再严密,还能有客观的应用更符合逻辑吗?

什么是“客观的应用”, 不是某个人说的算的。

而某些人,却总愿意认为自己的,才是“客观的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3 19:3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32:00的发言:不是,但是有时候敌人比自己人对自己了解的更清楚。你想想看,你不觉得你是在演算针尖里的天使吗?数学的逻辑再严密,还能有客观的应用更符合逻辑吗?这次金融危机就暴露出西方经济学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这次金融危机,是因为贯彻了“西方经济学”才发生的?

你问问那些金融大佬们,他们是不是这么想?

西方经济学现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就像当年物理学测量光速不变时经典物理学的态度一样,四个字:无能为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38: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35:00的发言:心虚不虚不是你说的算,你光看定律3不看定律1当然不行了。定律1给出判断标准,定律3给出判断的界限,有问题吗?

你先把测量问题解决了吧。

不解决,“当然不行了”。这有问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40: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38:00的发言:西方经济学现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就像当年物理学测量光速不变时经典物理学的态度一样,四个字:无能为力!

楼主的理论,难道“有能有力”?

楼主还没有回答前面的问题吧?

本次金融危机与“西方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41: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3 19:3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32:00的发言:你想想看,你不觉得你是在演算针尖里的天使吗?数学的逻辑再严密,还能有客观的应用更符合逻辑吗?

什么是“客观的应用”, 不是某个人说的算的。

而某些人,却总愿意认为自己的,才是“客观的应用”。

我自始至终都没说我是“客观的应用”吧?那只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3 19:43: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46:00

想运用质能公式计算“能量差”,最起码也要先假设,人体与外界没有进行物质交换,只进行了能量交换。

能满足以上条件?

人体不断从外界吸入物质,又排出物质,如何计算“能量差”,如何计算其中“非劳动”对应的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19:49: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4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3 19:3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3 19:32:00的发言:你想想看,你不觉得你是在演算针尖里的天使吗?数学的逻辑再严密,还能有客观的应用更符合逻辑吗?

什么是“客观的应用”, 不是某个人说的算的。

而某些人,却总愿意认为自己的,才是“客观的应用”。

我自始至终都没说我是“客观的应用”吧?那只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楼主强调这一点,很好。

不过,上面的“客观的应用”是谁提出来的?

当然,如果楼主不认为自己在“客观的应用”,那是最好了。

那就请不要再扯出“实践”这样的字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