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6-4-22 15:48:39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6-4-22 15:42
更恰当的比方是:一定质量(劳动时间)上的劳动量=一定体积(产物数量)上的劳动量。
----------------- ...
问题正在这里。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是劳动量的两个维度。你却把二者加以等同,不胜其谬乎?
1,你的想法很对,很好,很有道理。

2,大哥请把上述想法,暂时抛开十分钟,可以吗?

3,兄弟我是这样开始推导的,请看:

1单位社会必要劳动的劳动量=1单位平均化劳动量=1单位产品*(总的劳动量/总的产品量)

(注:上述1单位社会必要劳动=1单位平均化劳动,暂且无关讨论的话题,可以暂且舍弃的。)

上述式子,可以成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2 17:03:41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6-4-22 15:42
问题正在这里。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是劳动量的两个维度。你却把二者加以等同,不胜其谬乎?...
1单位平均化劳动量=1单位产品*(总的劳动量/总的产品量)

以上是推论的起点。这个起点,看上去没有问题,是成立的。

所以,假若结论上有错误,则应该在推论过程当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2 17:24:52
1,爱因斯坦假设光速不变,且不妨为宇宙最高速度。
那么,劳动价值论是假设自然时钟不变,人类劳动速度不会超过自然时钟速度-------当然,表述上不确切,大体是这意思。
或者确切来说,所谓劳动价值,例如1单位劳动价值=1小时人类劳动=1人*自然时钟的1小时,这个乘积,永远不会大于1。
-------即便引入下面的3。
-----------但是,当引入下面的3,就可以大于1,在广义的意义上大于1,在另外的意义上大于1。

2,人类劳动效率有上限,不会无限大。
将来,人类会利用机器人来生产,利用无数机器人来搞数学、物理学、哲学等等,那么,这仍旧是广义的人类劳动。这个效率很高,但是,仍旧有上限。

3,任一正面劳动,会对广大社会、未来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数值可大可小。这个正面影响会无限传递下去。
------例如这是爱因斯坦的创新型劳动。
但是,仍旧有收敛的趋势,逐渐单薄、稀疏、消失的趋势。

换言之,任一人类劳动的广义使用价值,任一人类劳动的广义产出,任一人类劳动的广义产物,在无限上看来是有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2 17:28:27
由于劳动=产物,因此,产物越多,质量越好,则劳动量就越大。

那么,同样劳动量下,不同劳动之间是否等同呢?
例如十年前1小时劳动=100斤面粉,十年后1小时劳动=120斤面粉,
那么,虽然同样是1小时劳动,但是,并不等同,而是产生差异了。

就是同中有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2 17:42:55
马克思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商品中的劳动。

那么,我翻译一下,上述就是说:

社会上的产品有很多,例如大饼,有家庭妇女给孩子烙的,自己家里吃光了。还有家庭妇女烙大饼,是为了上街去卖,卖给别人去吃。
也就是说,产品可以划分成2个统计范围,一个不用来交换,另一个用来交换。
所以,要起个名字,用来标记上述统计范围,进行区别。
那么,就起上名字:统计范围1里面的产品,统计范围2里面的产品。
统计范围1里面的产品,不用来交换。
统计范围2里面的产品,用来交换---------再起个小名,叫商品。那么一提起商品,就是指统计范围2了。

那么,商品作为产品,是有劳动的,相应地,也起个小名,叫价值,把统计范围2里面的劳动,叫做价值。一提起价值,就是指统计范围2了。

那么也就是说,所谓商品,价值,不过是小名,不过是对统计范围作出标记。


假若大家在说话当中,讨论当中,研究分析当中,大家共同都有默契,共识,都知道是在上述统计范围2的里面,都知道不涉及统计范围1,不需要考虑统计范围1,那么,其实,就连小名都不需要了,不需要专门称呼为商品,价值,而是可以直接叫大名,叫统称,叫产品、劳动。



那么,数学上有术语,叫定义域、值域。
定义域就是说,指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

同样是X,可以一个取值范围是这里,另一个取值范围是那里。但是,都叫X。

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讲“产品用来交换的时候叫商品,产品用来交换时,其中的劳动叫价值”,这不过是用文字,用日常语言,来表达数学语言的定义域而已。


那么,明确了以上,大家以后再遇到“商品”、“价值”这2个词汇,心中要知道,这不过是换了个称呼,起了个小名,标记一下统计范围,明确一下取值范围,其实就是在说“劳动,产品”。


张三在学校,穿校服,别称学生。

张三在泳池,穿泳衣,别称泳者。

--------但是,其实,那不过就是张三,还是张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2 18:12:30
不含劳动的商品的存在,让劳动价值论者很是头疼,从而不得不绞尽脑汁怎么去圆“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这个谎。

==========================================================================

以上转自网友发言。


回答如下:


一、马克思把用来交换的产品,叫做商品,即:商品=商业化产品。言外之意,货物≥商品。市面上的货物,包括商品即劳动产品,也包括非商品,即非劳动的物品。

而在我们中国的日常语言当中,货物=商品,商品=货物,即:商品=商业化货品。言外之意是:市面上的商业化货品,有劳动性的(即商业化产品),有非劳动性的(即商业化其他货品,例如地皮)。

以上,有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一个是专用术语,另一个是日常用语。


二、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即劳动。劳动即价值,价值即劳动。这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称而已。



三、那么,

你说的是“劳动决定价格”吧?

则:

1,价格水平由供求决定。并不由劳动量决定。

2,但是,劳动对价格,有非直接非直观的决定。无论怎样自由交易,无论交换价格如何,都受劳动量决定。

请看关系式:


劳动量=产物量。

市值=劳动量*货币化系数1=产物量*货币化系数2


上述市值,即货物经过自由交易,得到价格,并以货币体现出来的数值。

上述关系式,完全能够解释交换、价格、资本、剥削。

上述关系式,不是全部的关系式。还有其他关系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2 18:45:04
他将复杂劳动看成简单劳动的倍数,他写道:“简单平均劳动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经验证明,这种简化是经常进行的。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因而在他们看来,似乎是由习惯确定的。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
=====================================================================


我翻译一下,如下:


1,马克思上述是说,社会上有若干个的行业。在同行业当中,有若干个的个别劳动者,其中,有的劳动生产率高,有的生产率低。低到极点,就近乎赤手空拳了,相当于全社会当中的现实的或者设想中的那些最简单最低级的技术和装备了。
那么,有的人们熟练,有的人们不熟练,有的人们有装备有工具,有的人们少装备少工具,则如何折算劳动量呢?
就按照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来折算。

设劳动量的总数一定,则其中生产效率高的,能相当于效率低的好几倍。

例如搬砖,张三身体弱,且徒手搬砖,共10小时,搬运100块。李四熟练操作机器,也搬砖10小时,搬运1900块。
那么,折算下来,在总计20小时搬运2000块砖的劳动当中,李四劳动了19小时,搬砖1900块。而张三呢,相当于劳动了1小时,搬砖100块。



2,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社会必要劳动,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等等等等词汇,都可以取消,不妨舍弃。

因为,有关的思想,内容,分析,在引入更多数学表达方式的情况下,在使用更多的数理语言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劳动、产物等少量词汇(即变量、指标)来涵盖,来表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8-1 14:15:19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6-4-22 15:26
或者说:1单位平均化劳动量/1单位产物量=总的劳动量/总的产物量
------------这就是说,1=1。或者说:1劳动 ...


1,你的质疑,确实有道理,确实合理。

我在这里的有关发言上的推理,存在问题。同时,也有修复的可能。


2,另,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下面的帖子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证明”,请见这里,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707666-1-1.html,第35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30 10:47:08
1993110 发表于 2015-11-18 00:11
首先有等式:

劳动的量=劳动过程量=劳动状态量=劳动结果量=产物的量=价值的量
关于价值转形或转移问题,我进行分析。
如果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这是客观存在的,价值也就不能转移或转形了。一些“总量”分析,都不能回避或否定这一客观存在。价值只能是其它东西。
劳动价值论只是说劳动创造价值,并没有说价值是劳动。《资本论》中,也只是说价值量可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来计量,并没有说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
那么,价值是什么?
我们知道,土地与生产资料也有生产力,因此,我们不能从生产力角度考察价值,只能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价值。
物质财富生产出来以后,就是如何分配这些物质财富。价值就是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力。
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也就是劳动且只有劳动才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价值转移或转形问题了,即价值作为一种分配权力,就可以在商品之间转移了。
价值在商品之间转移,就表现为分配权力在商品之间转移,表现为资本家占有劳动者的分配权力。这样,劳动价值论,不是价值理论,而是分配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8 18:26:3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2 18:36:4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2 18:38: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12 18:39:26
价值转形问题,不需要解答了,因为本来,交换价格=交换价值,所以,总价格=总价值,总剩余价值=总利润。

------上述结论,不因为对劳动价值的定义不同,而改变。


交换、价格和价值(简化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