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9487 24
2009-01-14
这一章,我一直在犹豫该不该写,
或者说,该不该这么早的写出来。
这章无疑是非常经典而且“好玩”的,
但是它在内容上与十八讲的第十四章本质上并无区别,
只是在使用数学技巧以及分析的适用范围上,难度大大的增加了。
事实上,只要以十八讲为课堂/读书笔记,就可以很好的掌握MWG本章最核心的内容。
所以,我只是想通过这个发帖的过程,对两者的区别之处和信息经济学的条理说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下面是序言的主要内容: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隐含假设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能观测到全部商品的特性。没有这个假设,差别商品的不同市场就不能存在,因而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就不能成立。事实上,市场参与者对商品信息的拥有通常是不对称的。考虑下面所举的三个例子:
1、当企业雇用工人时,企业对工人内在能力的了解就不如工人自己;
2、汽车保险公司对个人承保,个人往往会比公司更了解自己的驾车技术,也更准确地知道事故发生的概率;
3、旧车市场上,汽车出售者比购买者拥有更多的关于她自己的车的质量的信息。
在非对称信息的环境下,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
如何刻画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市场均衡?这些均衡有哪些性质?存在能增进福利的市场干预吗?
这些问题所属的研究领域是过去二十年中微观经济理论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4 09:57:00

B节:把非对称信息引人简单的竞争市场模型。

简介:

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均衡常常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逆向选择现象加剧了这种无效率倾向。当知情者根据她的私人信息进行交易决策而损害不知情的市场参与者时,逆向选择就会发生。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当出售者知道自己拥有的车的质量不好时,她就更有可能决定将它出售。

当逆向选择发生时,不知情者会对那些想和他们交易的知情者保持警惕,并降低他们购买旧车愿意支付的价格。

(柠檬市场)

进一步,这种情况激化了逆向选择问题:

如果旧车的购买价格很低,那么只有那些拥有质量差的旧车车主才愿意出售。

结果是,在存在逆向选择的情况下,市场交易会逐步萎缩。

教材使用了工人和企业的例子,将工人的类型定义为随机的x。

首先分析了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用w(x)作为差别工资函数,每人的工资相当于/同比于产出。

此时,每一位工人的工资是和他不在企业工作的收益至少一样多的。

就可以达到总剩余的最大。

但是,这是信息对称条件下的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7 16:22: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0:00:00

B节: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竞争。

由于工人类型(生产能力X)是不可观察的,工资率w(X)无法随时变化,只能用一个正数w。

自然,由此劳动供给是w的函数(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嘛)。

只有当一个工人的不在公司工作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在公司工作的痛苦负效用程度)小于w的时候。

他才愿意为公司工作。

这段数学推导可见中文版P613页,原版439页,如有问题,欢迎提出。

(公式太多无法编辑,各位见谅)

在这个推导里面,我有个疑惑,公式13.B.3的分段函数中,出现了[0,∞]的形式,望数学强人指点。

结论是,非对称信息下,上述均衡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为,公司提出的工资将无法实现良好的分辨能力,用一个最简化的例子来说明:

假定每个工人的机会成本相同。

当均衡工资率高于平均机会成本,所有人会进入工作;

否则,所有人都不会进入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也无法区别这两类工人的生产能力,这表现在它对工资率的把握上。

最终造成,市场无法在生产和失业之间有效率的配置劳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7 17:00: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0:02:00

B节:动态推进的逆向选择

上面,教材讲述了当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似乎有这样一种印象,虽然不是帕累托最优,但是至少市场还是存在交易,其效率的不足仅仅表现在双方的剩余区别而已,是这样吗?

当知情者凭借她所拥有的别人观测不到的信息进行交易决策,并且这些决策会损害市场上的不知情者时,

逆向选择就会产生。

虽然各位可能非常了解这个过程了,说成大白话就是:

企业会因为工人的行为调整自己对生产的期望和工资,只能给予全部工人以相同的工资,另一方面,不同的工人有自己的个人生产收入(机会成本),生产能力越高的工人,越倾向于离开企业,最终,只有最低能力水平的工人留下。

但是,还是要把这部分的模型好好看清楚,中文版613-617页。

因为,这是后面众多讨论的关键,也是自己灵活使用此模型说明问题的关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9 10:52: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0:03:00

【占楼】3.D节将考察不知情者设计机制区别或甄别拥有不同的私人信息的知情者。(信号博弈)

例如,汽车保险公司可以提供两种保险合同供投保人选择:无免赔额但保险费高,高免赔额但保险费低。潜在的投保人就进行自选择,驾驶技术高明的司机选择具有免赔额的保险合同,而驾驶不熟练的司机选择无免赔额的保险合同。

在C、D两节中,将考察市场均衡的福利性质以及帕累托改进的市场干预的可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9 13:21:00
谢谢,希望版主在讲解时,能够像文献综述一样。读一下,能够了解天下的所有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