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brightsunny在2009-2-19 18:34:00的发言: 看到这么多人的讨论,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感兴趣,在这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现实是人多地少,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的实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原来要3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能干了,多余出来的2个人就是剩余劳动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吸引不到资本的流入,在这个前提下,多出来的2个不转移到城镇如何养活自己?城市化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什么近十几年大批农民工进城呢?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的改革给经济带来的生机,城市有很多就业机会,农民工是理性的,去了城里能找到工作,能挣到一份比农村更多的收入。当然城市中有一些找不到工作的盲流,但这些人在经济正常运行是只是少数的,占人口很小的一个比重。
楼主说“这次经济危机,为中国农村,带来的不是困难,而是新的生机和活力。”,鄙人不敢苟同,看不出2000万农工失业返乡的生机的活力在哪里?这2000万农民工中很多是80后,他们很多不会种地,甚至根不没有下过地,也对种地不感兴趣,他们向往城市繁华的生活,早已适应了城市的工作、生活方式,现在突然回到农村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吗?能够安心在农村创业吗?相反,如果这部分人长期找不到工作势必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到那时就不仅仅是经济衰退问题了,恐怕会造成社会的动荡,这也是为什么中央非常重视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原因所在。
城市化怎么衡量呢?主要是根据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现在统计的城市人口是城市常住人口,即在城市居住6个月的人口,这里面当然包括农民工。所以否定城市化,就等于否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为什么中国近十多年来能保持GDP年均10%以上的速度呢?不可否认这里有农民工的贡献,没有农民工,城市的的高楼大厦是怎么盖起来的?铁路、公路、地铁是怎么修起来的?
试想,现在近1.2的农民工全部返乡,城市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没有人扫马路,没有人清理垃圾,车子、鞋子坏了找不到修理工,白领家庭找不到保姆……
从长期来看,农村要想富裕就要减少农村人口,将农民转移出去,提高人均耕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规模化经营。总之,个人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楼上分析的比较理性,但是有一些观点,希望交流:
1、“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吸引不到资本的流入,在这个前提下,多出来的2个不转移到城镇如何养活自己?城市化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你也说了是转移到城镇,并且说是各国的必然趋势,而中国不是到城镇,是到都市,这点是中国的最大问题。城镇的城市化,也是农村城市化。我并不是说100人的村子也要城市化,这些人的确可以到城镇聚集,但是绝不是到大都市。
2、“看不出2000万农工失业返乡的生机的活力在哪里?”,首先,2000万失业的人群,可以回到农村,并且,他在农村的土地还没有被流转走,至少可以说,农村对这些人来说是重要的,农村更适合这些人活着。这些,如您所说,是富裕劳动力,你想过没有,这些富裕劳动力要是在城市,如何消化呢,真的城市能消化,怎末还会返乡呢?
3、“这2000万农民工中很多是80后,他们很多不会种地,甚至根不没有下过地,也对种地不感兴趣”,您说的可能是事实,但是,如果中国农村的土地,只靠上代的会种地的老人来种,对国家来说,不是更大的危机吗?,80后的,不会种地、对种地没有兴趣,希望大城市的繁华,可惜,又没有在大城市扎根的能力,那他们应该怎末办呢?前途在哪里呢?
4、“早已适应了城市的工作、生活方式,现在突然回到农村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吗?能够安心在农村创业吗?”,是的,他们见识了城市的繁华、习惯了坐马桶,不习惯顿茅坑,习惯了每天洗澡,不习惯半年洗一次,习惯了上网,不习惯天黑就睡觉,这,人的基本需求,正是改变农村现状的动力啊。既然因为经济危机被大城市赶回了农村,正好可以将在大城市学习的能力应用到生活中去啊,原来的闭塞的农村,正因为这些人变得开放和文明啊。
5、“如果这部分人长期找不到工作势必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到那时就不仅仅是经济衰退问题了,恐怕会造成社会的动荡”,这些人在城市里,肯定会造成社会动荡,但是,回到农村里,如果引导得当,不但不会动荡,还会是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强大的生力军。他们可以运用在城市学到的本领,结合本地的特色,从事他可以适合的工作。并且,在农村创业,比在城市里的生活成本生活压力要低很多。
6、本人没有否认农民工对城市的巨大贡献,也没有讲农民工不可以到城市中来;
7、但是,城市化,不是大城市化,是小城市化,也就是农村的城市化,或者更准确一点是城镇的城市化。总之,根本不可能是大城市的继续恶化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