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好,
1,马克思是集大成的大师,也是承前启后的大师。
也就是说,他的时代和我们不一样,他在写作上的出发点、着眼点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来设想,假若我们来到18世纪的中国,对人们阐述基础性的电概念、电学,那么将会如何去做?这可能需要写上一百万字,几百万字,其中,还得包括算术、代数、几何、化学等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可能需要十年时间的学习辅导,才能让人们掌握。
-----------假若是说,我们不仅仅是让18世纪的中国人来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们还想让他们变成科学家,能够自主去科研,那么,写作、讲解、辅导的要求,那就更高了。而马克思的写作,不仅仅是传授观点、知识,他还想让劳动人民中的分子,变成科学家,能继续探索经济学,能把资本论拓展下去,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那么到了今天,我们给中学生、大学生同样来来阐述基础性的电概念、电学,可能只需要几百字,几千字,几万字。这需要一学期即可。
那么也就是说,到了今天,在现代的各种知识观念等等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大大简化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了。而不必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内容上、在任何场合、任何事情上,过于拘泥马克思的原文了。
2,关于利润的来源,这跟交换无关,跟资本无关,跟所有权无关。
这仅仅是人类劳动与人类产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产物,要么由人类劳动一手创造,要么不是由人类劳动一手创造。
而假若人类产物由人类劳动创造,那么,无论交换不交换,无论所有权不所有权,则利润一定来源于人类劳动。
--------例如说,合法合理的自由自愿的出让与获得剩余价值,则仍旧是资本剥削,则利润仍旧来源于人类劳动。
3,大哥在主贴,从马克思原文出发,来探讨有关问题。
-------其实,可以绕开有关的原文,直接看核心,看根本,即考察产物价值与产物价格之间的关系。
那么,价值与价格之间总是对应的关系,这就从根本上解答了有关问题了。
如果我们想知道有关问题的结论,那么,我们可以看根本,去考察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而不需要各种具体、繁琐的讨论。
------当然,如果我们的目标,那本来就是想讨论马克思的这些原文、那些原文,那当然应该去讨论。
关于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通常即所谓的价值转形问题,请看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90495-1-1.html
4,除了价值转形问题,还有等价交换问题。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包括个别劳动的价值,行业劳动的价值,社会总劳动的价值。
这些价值,都是价值,都是劳动价值,统称价值,统称劳动价值,但,并不一样。
三者之间,是存在转化关系的,并不等同。
大家需要分辨清楚以上三种的“价值”。
如果从个别劳动的价值来看,那完全可能不是等价交换。
如果从行业劳动来看,也可能不是等价交换。
但是,至少在社会总劳动之价值上来看,至少是存在等价交换的。
或者说,等价交换至少有基础性的存在,至少有潜在的存在。
如果我们说的价值,是社会总劳动意义上的价值,如果我们说的等价交换,是社会总劳动意义上的等价交换,
那么,这至少是有一定意义上之存在的。换言之,完全有存在性,完全有成立性。
当我们引入货币,引入市场交换、自由交易,那么,产品价值(社会总劳动意义上的价值)的等价交换至少有一定意义上的存在性,可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