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2 11:14:14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行者无疆302 发表于 2009-3-12 12:59 你将多个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就OK了!
ghuang1 发表于 2010-4-21 03:07 在操作的时候,具体怎么做呢??
096001 发表于 2010-4-21 08:59 ghuang1 发表于 2010-4-21 03:07 在操作的时候,具体怎么做呢??1.对于控制变项(control variable)的理解,不可以『以辞害义』。控制变项在假设验证的作用,乃是放到回归方程式中,其结果则是会降低主要解释变项(也就是你研究架构中X自变项)对于依变项的变异解释量。当X自变项的变异解释量因控制变项的加入而降低之后,其beta系数仍然显著的话,则我们假设的证据力就更为robust(强韧)。 2.根据邱皓政老师的解释,逐步回归用于预测性,至于验证性的场合,则应使用强制进入法的层级回归。也就是把你研究架构中的主要解释变项与控制变项一起放到回归方程式中,再看看其beta系数。 3.必须注意的是:控制变项若有间断变项(类别,例如教育水平﹑性别﹑城镇区别等﹑),必须使用虚拟回归,先把类别间断变项转换。 详细作法:请 参考我回复其它坛友的帖子: 发表于 2010-4-18 21:11 | 加为好友 | 发短消息 | 只看该作者 25# 096001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07638&page=3&from^^uid=1141169
096001 发表于 2010-4-21 08:59 1.对于控制变项(control variable)的理解,不可以『以辞害义』。控制变项在假设验证的作用,乃是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