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肯定英文那楼的英语水平不错,我望尘莫及。但是我个人不提倡这样来做,感觉有哗众取宠之嫌。再说了,我们国内的学生英语水平不高是现实,这里是交流思想的地方,不是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你那样做只是造成了交流上的障碍。这个题目的现在的交流情况就足以说明了。现在大家说的是你所谓的英文的翻译情况,而不是问题的解决。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至于楼主的问题,我解释如下,是一种很简单容易的形式,易于理解-------
凯恩斯在他的《通论》中是这样说明的:他假设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关于债券价格理想的水平,并且人们认为债券的价格是在这个水平上下浮动的。在现实的价格高于这个价格的时候,他们就认为肯定会下降;在现实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的时候,他们就认为肯定会上升。由此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及相关的货币持有量。
在债券价格高于理想值的时候,他们预测会下降。所以手中的债券会贬值。那么为了避免贬值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所以他们就会抛售债券,从而增加手中的货币持有量。那么在资本市场中货币的供给会增加,那么利率也必然会提高了。这个机制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债券价格高的时候利率是比较底的。对于债券价格低的时候,利率是高的问题,可以用相似的方式说明。不过是反过来了。
另外,凯恩斯把前一种情况推向极限。就是利率非常低的时候。那么是债券的价格非常高了。那么人们就认为,债券价格不会再增加了,所以这个时候抛售是最好的。那么人们不会去买债券了。所以,当局如果采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来刺激经济,是无效的。也就是所谓的“凯恩斯流动陷阱”。
愚见,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