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541 32
2016-04-20
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资料可分为:区域的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
区域的自然资源,如某地域的森林、矿藏、土地、野生动物……如果区域A的资源出现在区域B,那么区域B中的资源A就一定是加工品(生产资料),这个生产资料的就是区域A的工人的劳动产品。
区域B的工人对其进行再加工,生产出最终产品,这个最终产品的售价就包含区域A与区域B的所有工人的所有劳动。这个劳动也包含“资本家”的管理组织劳动。
售价如何决定暂时不讨论,售价-成本=利润,我们按劳动价值论,这个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 )就必须是重置,重置成本=成本+利润,也就是重置成本(劳动)=售价(价值)
抽象劳动是一个社会整体,是一种共识。


那么剩余利润如何分配呢?
1、2、3、4、5、6、7、8、9这是生产分工价值与步骤,从1到2它们的劳动价值平均就是1.5,从1到2到3它们的劳动价值平均就是2,从1到9它们的劳动价值平均就是5,也就是根据市场反馈来后置定价,最后两个1的劳动就大于9的劳动。

同种自然资源质量有优劣,生产资料也同理,人也同样有差别,如何既实现每个人的价值又合理分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20 17:31:39
关键是喝水不忘挖井人,区域B的工人不能忘记区域A的工人的劳动。你们站在他们劳动(生产资料)上进行加工,似乎劳动强度更小,生产成果更好,但不是你们的劳动更有价值,如果认为你们的劳动更有价值,那就是利用劳动价值论进行偷坑拐骗,会有报应的!区域A的工人也不能认为区域B的工人有些坐办公室就是没劳动,有些人的专业技能就是一文不值,这同样也是一个极端,任何一个生产活动都要社会协作,社会福利化才是劳动价值的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0 17:42:30
一些马派认为生产资料是不变成本,根本就没有不变成本,马克思只是强调劳动价值论不想说清楚而已
看问题要系统地看,全局地看,生产资料不仅创造价值,而且还创造绝大部分价值,工人创造的价值只是社会的平均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0 19:04:39
售价似乎是代价,你自己无法生产,,似乎是智慧的增值,增加了你的效用满足,似乎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取所得。
其实这是社会的共识,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对社会有贡献,社会应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成为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以智欺愚,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多欺少,以私欺公,以站欺坐,以伪欺真,以恶欺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0 23:23: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1 07:02: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