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741 38
2005-10-20
<P>价值在现实中是一个无法测量的量,而价格是直观的现象。所以在进行计算时必须严格区别开来。</P>
<P>比如剩余价值的计算:<B>劳动的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B>,出售后实现了<B>商品的价值</B>。这些价值都<B>无法测量</B>,而且<B>会与其对应的价格产生偏离现象</B>。如商品的价值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商品的价格而已。所以<B>现实中的剩余价值我们根本无法计算出来</B>。<B>创造了多少剩余价值我们根本不知道。能够计算出来的根本就不是剩余价值。</B></P>
<P>但经常大家计算剩余价值是这样计算的:<B>劳动的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B>,出售后实现<B>商品的价格</B>。然后以这些<B>直观上的价格的差来计算剩余价值的大小</B>。其实这只是“<B>剩余价格</B>”而已,<B>不代表剩余价值</B>。</P>
<P>但马克思在计算剩余价值时经常采用了劳动的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和商品的价格来计算计算剩余价值。或者混合使用。比如把劳动的价值用劳动的价格表示,生产资料的价值用其价格表示,而商品的价值则用其所指的无法测量的价值表示,然后计算剩余价值,等等。这样计算就会经常导致似是而非的结论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0 23:48: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1 10:21:00
guanzhuzho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2:26:00

马克思那时候,价值和价格偏离不大用价格代表价值估计差不了多少,现在由于竞争利润的平均化,垄断,信息的不对称

价值与价格偏离太大,所以好象要严格区分,价值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价格来分析社会现象,不过价值也不是没法

测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4:18:00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假设劳动力的价值为50,生产资料的价值为100。出售商品后获得的价值为120。剩余价值为-30。

这时有人就会说,不对,剩余价值一定为正值。那我就问,你能知道商品的价值为多少呢?既然不知道,你什么就知道他不是120呢,必定就是正值?你也可以假定他会是150,或者是200,然后说剩余价值为正。但这样得出剩余价值为正值的结论也只是假定而已,无法证明我假定商品价值为120就是错的了。所以说,剩余价值必定为正值本来就是一个从来没有经过证明的命题,是马克思整个理论系统隐含的一个想当然的公设。

如果推翻这个公设,认为剩余价值可以为负,然后进行分析,则可以对现实中许多马克思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所以上面我特意举了一个剩余价值为负的例子来分析。为了方便,把三个价值的量用括号括在一起:(50,100,120),剩余价值为-30。

下面在价格计算中引入剩余价格的名词与剩余价值类比并区分开来。注意计算时要把价格和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在下面的计算和分析中,我们将看到,剩余价值为正时,剩余价格可以为负值;而剩余价值为负时,剩余价格可以为正值。

下面围绕价格进行分析,劳动力的价值为50,而劳动者出售时的劳动价格为50+V,这里的V可正可负(注意这里的劳动价格应该区别生产和分配方式,来定其内容);生产资料的价值为100,而资本家购买来的生产资料价格为100+C;商品的价值为120,而其出售的价格为120+P。

则剩余价格为:(120+P)-(100+C)-(50+V)=(-30)+(P-C-V)。讨论:当P-C-V大于30时,剩余价格就大于0,劳资所能分配到的额外利润为正;当P-C-V小于30时,剩余价格就小于0,劳资所能分配到的额外利润为负。

再举个(60,80,150)的例子,这个例子的中的剩余价值为正,+10。假设价格为(60+V,80+C,150+P)。

则资本家的利润为:(150+P)-(80+C)-(60+V)=10+(P-C-V)。这时资本家只要使(P-C-V)比(-10)大就可以赢利了,小于(-10)就亏损了。

从上面可以发现,剩余价值其实是剩余价格上下波动的中心,其波动值为(P-C-V)。

如果是劳资合作生产的话,这时60+V只包含了劳动力价格,而不包含在雇佣关系中的劳动力资本的利息和劳动力资本的损耗补偿。这时剩余价格就是劳资双方所能分配到的额外利润。则劳动者和资本家可以通过几个手段来使剩余价格尽可能的大:(1)压低劳动力的价格;这点劳动者是不乐意的。(2)压低生产资料的价格;这点是劳资都乐意的。(3)提高商品出售的价格。这也是劳资都乐意的。(4)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同时保障单位产品的剩余价格量。

如果是雇佣关系的话资本家预付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劳动力资本的利息,以及劳动力资本生产中的损耗,使劳动者从剩余价格中分配得到的额外利润永远是正的这时的60+V已经包括了劳动力资本的利息和劳动力资本生产中的损耗条件是劳动者放弃索取资本家的额外利润。当然预付给劳动者的有可能少于劳动者本来应该分配到的来自剩余价格中的额外利润。在这个情况下,剩余价格就代表了资本家的利润。则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就会(1)在事先的劳资谈判中尽量压低劳动者的工资;如果他拥有着谈判上的优势,劳动者就吃亏了,受到了剥削。(2)尽量压低生产资料的价格;(3)尽量提高商品价格;(4)尽量占有市场份额,从扩大商品销售的量上获得更大的利润。

其他情况大家可以进行讨论。比如雇佣关系下,在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的价值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通过压低劳动者的工资和压低生产资料的价格来获得额外利润来保证盈利;而在商品的价格高于商品的价值时,资本家可能因为劳动者的工资过高或生产资料的价格过高而亏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42: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8:41:00
价格倾向与市场,而价值倾向与生产,两个概念的效率时空定义基础不同。价值的稳定性较大,但价格的参照物变化大,所以相对不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9:17:00
以下是引用tangry在2005-10-20 23:42:55的发言:

价值在现实中是一个无法测量的量,而价格是直观的现象。所以在进行计算时必须严格区别开来。

提个问题:严格区分了之后的“价值”是干什么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