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02 13
2016-06-05
我的价值论的研究是从批判主观效用论的主我局限性开始和进而提出价值参照系(对象性)合并主客观效用论即泛化的使用价值论,把马经在第一卷的作为标量的使用价值概念扩展为矢量,在第一卷马经的使用价值仅是一种物理化学功能效应与西方主流的作为满足需求的主观判断的"效用"不同,因为老马称之为"宠大的商品堆积"只是后期才开始有了人类社会对象性,关于这些我写过许多贴子你可在论坛找找,而我引入价值参照系戓或对象性拓展之后使用价值在我的价值论之中已不再局限于人,而是泛指任何耗散结构系统,而在这个作为空间特性的使用价值研究中引入时间分析这就是成了我所谓的泛时空价值论,而关于人类社会系统以及个人系统的时空问题仅仅是我的价值论的一个分支部分,纠偏之后的马克思经济学本质上也只是关于这种使用价值与时间和人的关系,所以,任何抛弃使用价值而单方面论述时间和人都会出现时空的断裂,弥补这种断裂只能重新融合让完整的时空观得以重建,因此,不管是主观效用价值论还是客观效用价值论或劳动价值论都是泛系(自然)价值论的不同层面或角度的体现,所以,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不过是我理论系统的一小部分,只是我价值理论的一个立足点,立足于人与社会向外向上伸延触及生态自然宇宙宏观规律,向内向深探索微观化学物理生理真理,故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6-5 19:48:39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不过是我理论系统的一小部分,只是价值理论的一个立足点,立足于人与社会向外向上伸延触及生态自然宇宙宏观规律,向内向深探索微观化学物理生理真理,故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

支持此研究路径,能够人文地理自然社会宇宙世界一统,思想境界已然十分地了不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5 19:49: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5 20:14:27
xuguw 发表于 2016-6-5 19:48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不过是我理论系统的一小部分,只是价值理论的一个立足点,立足于人与社会向外向 ...
谢谢支持,一起努力,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6 12:17:52
任何抛弃使用价值而单方面论述时间和人都会出现时空的断裂
------------------------------
你这是无的放矢。
不同意效用价值论,并不等于在谈交换、谈价值时“抛弃”使用价值。
商品有使用价值仅仅是它能够做为商品存在的必要条件,仅此而已,谁要抛弃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6-6 13:33:06
罗鹏 发表于 2016-6-6 12:17
任何抛弃使用价值而单方面论述时间和人都会出现时空的断裂
------------------------------
你这是无的放 ...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矢量与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 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量是标量。那么,如果把使用价值定义为:物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这个“使用价值”的定义是标量还是矢量呢?显然,“物品”的“有用性”是相对于“人”这个对象而言的,即从作为参照物的“物品”的“有用性”的方向即目标的对象是“人”, “人”是使用“物品”的“价值”主体,在使用的过程中“物品”的价值有或大或小的比较即有大小的量,可见,这里的“有用性”是“物品”与“人”这两个事物的关系,这种关系从“物品”的角度出发是是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是矢量。
可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使用价值却是个标量而不是矢量。孤立的从“物品” 主要是商品本身的属性来定义使用价值。
原因:虽然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这种有用性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但是接着他又说“因此,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察:使用价值的质是由商品体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如铁、纸、小麦、金钢石等”铁、纸、小麦、金钢石等本身怎么会就是使用价值呢?使用价值不可能孤立的从某一“物品”中抽象出来的,而是从“人”与“物(品)”的关系决定的。所以,没有指定“物品” 的“使用价值”是“人”的使用价值就会使“使用价值”的定义泛化为自然的“使用价值”即等同于“功能”的概念。
然而,马克思最大的失误不仅仅是使“使用价值”的定义泛化为自然的“使用价值”即等同于“功能”的概念,而是在于他在确定“使用价值量”时用一打表、一码布、一吨铁等来计量物品主要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这样对于不同的具体的个别人而言,一打表、一码布、一吨铁等“使用价值”量就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了,然而,事实上呢?不同的具体的个别人之间对于一打表、一码布、一吨铁等的使用价值量大小的比较是千差万别的,这一点马克思自己也是承认的:“使用价值的质是由商品体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如铁、纸、小麦、金钢石等,它们的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也就不同。并且,同一种商品,又可以有多种自然属性,因而又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可见,马克思最后竟然抛弃了使用价值的质而用使用价值的量来计量确定物品主要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例如: 一打表、一码布、一吨铁等,这样,就把所有不同的具体的个别人的使用价值一般化了,犯了没有具体分析的错误。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使用不同物品时,由于时间顺序的不一样而会有不一样的使用价值,比如,厨师在做饭时,同一些食物和佐料下锅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味道也会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有用性”、“使用价值”是相对于某一时空参照系具体参照主体与具体环境之间的“有用性”和“使用价值”,离开同一时空参照系来谈论“有用性”和“使用价值”就会出错!即使如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没有例外!
以上这些引用都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使用价值概念哪可找到原文,但后来恩格斯在第二尤其第三卷扩展了需求对价值的影响,发挥了其"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这一论调,这些估计恩格斯是吸收了效用论学派的合理内核之后进行的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