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586 1
2005-09-25

下岗与失业

下岗与失业是当前全社会问题(发达国家失业同此),我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采取一切措施推进上岗再就业工程,对确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起到关键作用。这里本人就再就业工程谈个人认识,以奉关心此项事业的人们。
下岗失业原因
下岗失业原因许多,对每个失业人都能找出其应该失业的理由;随着社会发展对在岗人员同样有失去工作岗位的可能。人是能动的,认识失业,解决就业,从个人、企业、社会不同角度解读、处理此问题,人人有事可做、有业可为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
1下岗失业的客观原因
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使我们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过去需要百人劳动创造,现在只需要很少的人来完成。我在张家港高新产业区一家民营纺织厂看到:若大的一个纺织车间只有两个人在控制室和现场内工作。这与经济改革以前的纺织工业形成极大的反差。过去一个农民早出晚归耕作维持一年收成。现在各种农业机械、化学农药已经使劳动强度发生了改变,单位产量所需的工时大大降低(在注重效率同时,一些化学农药对土地资源的危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农业经济与机械化矛盾,单位产出与高投入矛盾,与信息产品市场化矛盾,剩余时间如何利用问题,收益因投入递减问题也就都成为新形式下农民问题。)
市场竞争必然结果。企业获取利润是市场法则,在市场充分竞争中利润平均化趋势逐步加快。作为企业要想领先获取行业高额利差必须降低成本,即使一些要想保持自身不被市场淘汰出局的企业也必须通过减少单位成本以求生存。无论大、小企业最大限度节约劳动力(减少人工费用)是降低成本重要方式。即使政府希望企业更多的负起社会责任,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注重的还是自身生存,并且企业利益最大化并不违反法律。
2主观原因
(1)来自个人因素。技术的革命、激烈市场竞争现实必然对人们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一个是技能方面,一个是观念上的要求。如过去的车、钳、铣、刨工种在新技术下以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数码车床的问世对技术工人的技能出现了新的定义。劳动者技能不提高就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或者是降格以求。就连过去认为伺候人的家政服务都要求在护理知识、家用电器使用常识、烹饪技能等注多方面知识技能,甚至高级家政人员还要掌握心理知识、理财、办公自动化技巧等。目前许多人在观念上还停留在依赖企业,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注重国有身份、个人面子,求稳不求变,不甘心也不愿正视工作、生活节奏发生的变化。这部分人有的是想往长久稳定饭碗;有的是希望体面的工作;有的是嫌弃收入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有的害怕非国有企业、新行业自己不适应……总之更多的下岗失业者缺乏自信,缺少安全感。弱势地位使他们在心理上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甚至在寻求出路屡屡失败中消沉。生活、社会的压力使他们更加脆弱,思维上更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我的一位同事就是闯荡无路最后一步步走向行骗的道路(当然导因是失去工作,其人格也是存在问题)。
(2)来自企业因素。我们常讲:人是第一生产力。但现实中企业要想生存就要保持相应的人力资源配比,企业发展节奏、效率决定企业人数,企业文化、机制决定人力资源质量。当一个入不敷出濒临破产企业,劳动者工作权利保障是难以做到的,即使一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也存在用人问题:低职高就,本来就是一个普通操作岗位也要求学历、外观,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员工个人发展空间也是非常有限。性别、年龄歧视,使4050现象突现(也是管理问题)特别是小气、霸气、躁气十足的企业所有者更愿意接纳听话一呼百应的企业员工(只要服从)。低年龄、不断变化的新人在人满为患市场中企业所有者并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积蓄。利益的驱使低待遇、低工资成为一些企业老板用人原则,甚至个别企业使用童工减少企业开支。随着企业改革和制度的变化,企业重组、兼并、破产、产权变动不断出现。旧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管理思维产生人员变动也是下岗失业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也不凡新入主企业所有者希望割裂原有企业旧疾的臆想。
(3)来自社会因素。今天的经济改革是建立在原有计划经济基础之下,许多老的企业由于历史包袱,特别是老的国有企业管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生产的产品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再造,人力、物力、财力还不允许。在新的市场规则中逐步滑坡,最终连人员都成为企业的包袱。先进技术设备引进、管理的科学化都使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后备队伍出现了膨胀。急功近利、向钱看、明星效益、能人效益、使‘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成为一些人的座右铭。但当将军需要百倍的努力,万倍的艰辛,而且社会成名者终归是少数,正如一个笑话说的‘喊一声经理,十个人有九个人回头’于是都把期望值放的很高,不屑于小事。于是社会出现许多事无人做,许多人无事做也是必然。
下岗失业有客观原因,有主观原因。有个人问题,有企业问题,有历史原因,有经济转型原因,也有人们认识问题。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曾出现工人为保住自己的饭碗毁损机器设备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均贫富”“杀富济贫”也被一些处于社会中下层力量意图变革社会的行动纲领,现实人们生活虽有提高,但横向比较除了少数富有者多数人并不满足现状。真正解决下岗失业,要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出发,只有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发展中缓解解决下岗失业问题
人们都懂得一个道理,人骑在自行车上只有在行进中才能保持平横,原地不动两点很难保持重心的稳定。解决下岗失业,以改革的步伐发展经济提高就业完全符合运动求平横的道理。
1广开就业门路。
(1)过去在置业中人们往往盯住生产、流通行业。可计量的实业给人们管理提供了方便,但也给投资者带来资金实力要求。社会的进步,行业越来越多,特别是以人性服务为特征的家政服务、信息中介服务投资少,甚至不需要投资成为弱势群体首选就业行业。人各自需求间的相互服务已成为社会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2)作为政府、企业通过抓好龙头产业带动相关行业提高就业率。
(3)给更多的企业外贸进出口权,用我们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开展来料加工,小商品出口。
(4)开展深加工。以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初级产品加工提高附加价值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5)盘活闲置资产。近些年一些臆想开发,主观做大出现了一些不能转入运营的闲置资源,债权人在清欠中也清回了一些与本企业经营不相关或联系不紧密的实物资源。所有者应该认识到闲置资源浪费还不如远期投资为社会发挥余热。因产权纠纷出现的闲置资产,通过协商、仲裁后转为可用资源吸纳就业。
(6)加大环境治理,创就业渠道。树木、植被的减少,每年百公顷土地沙化,江河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偏远、贫困地区的文化、交通、当地资源开发都可成为吸纳就业领域。问题是资金问题。只有本着谁开发谁受益,谁想受益谁出资,加上政府社会支持就容易解决。
(7)开辟就业新领域。近几年科技进步带来了许多新的行业岗位,特别是以数码科技带动了一些新型领域。网络通讯、软件培训、开发、传统行业新技术引进都需要有知识的青年涉足。
2转变观念,必有所为。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概括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存需要到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途径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时期不相上下的低工资收入,人们对企业存在与消亡缺少认识,更谈不上个人生存危机。建立在个人与企业共存,企业与社会共荣思维被个性张扬所取代。一人为龙,三人为熊使我们的木桶很难形成高水位。一方面是信任危机,一方面是企业与个人都难以找到合理的定位。激烈的竞争使企业重视市场,但浮躁的队伍使市场难以做大、难以持久。人性的缺憾使经验、高智、高能在社会游离中难以找到位置,使缺少磨难理想化的学子不断在社会漂动,使对社会、企业依赖性较大的劳动群体适应不了市场经济下的劳资关系。人力资源甄选中的误区使一些企业或是重视所谓能人效益,或是武大郎开店。
(1)择业观念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我的一位邻居,一无文化,二无技能、三无长相、且年龄大,单位不开支后开始摆地摊,后来扫马路供孩子上大学。即使一些能者,降高就低,以平和求存,让生命多角度体验也不是坏事。或是认定所选企业文化,或是从小创业,只要迈动自己的双脚,从今日做起,从眼前做起,路会畅通。
(2)用人之长谋企业发展。面对着广博的社会资源对于企业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市场经济使物力资源在商业行为中会逐步得到很好的运用,人力资源的使用在于培养、开发取其长处。即使不考虑更远,在遵从企业规则下劳动者个人的贡献与所得配比完全可以使企业摆脱人事上的烦恼。当然了,对劳动者个人价值的认定,每个劳动者个人经验、人品、技能、年龄实效、未来潜能都将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方针政策,影响到企业核心能力,影响到入关后的市场竞争能力。用人之道,企业发展壮大之道。
(3)尊重与创造激励人的能动精神。一些发达国家从小就培养孩子进取的个性,注重其能动性的发挥,一旦成人就自动走入社会自行创造人生。甚至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老人被视为资本引进运用。这同我们少时溺爱要听话,学时望子成龙拿文凭,二十来岁太嫩,三十来岁抓紧挣钱,四十来岁定型,五十来岁养老。本来有限的生命叫我们掐头去尾只剩下二十来年,在加上生理、生活上的占用,真正能干事的时间就更少了。这种思维习惯影响到我们的政策、管理、人力资源的运用。干部任命按级别划分年龄段,企业裁人按年龄切,不论什么岗位越年轻越好(好管理)。好像知识、经验、人格、个人的长期积累并不产生价值。于是乎,利益上的急功近利反映到人力资源使用上的重使用轻培养,重利用轻双赢,重结果轻过程。致使一些巧嘴舌簧者经过包装成为大师、高人(也不凡真人)欺骗企业,使企业难寻职业人。不负责任的承诺、索取不但不能激励人只会造成企业发展的隐患。只有建立在社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共同活力、共同创造、共同发展(资本规则、权责利规则还要遵守)才能结成牢固的利益连环。
3通过改革创造良好的再就业社会氛围。
权利经济破坏社会公平,平均主义大锅饭调动不了人们的积极性,只有市场经济和严格的法律制度下才可能产生相对公平。只有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现实正处在政府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奠定民族发展的框架阶段。造就法治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系。通过弱化容易产生官僚的行政权力,增加宏观计划协调、服务,铲除权力寻租者的市场土壤,防止官商一体,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对市场规则,劳动者积极性的破坏。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使知识、能力、劳动得到真正的认可,最大减少社会巧取行为,使人们在创造、务实中积累财富,消除经济泡沫,限制违法占有社会资源、套牢他人资金不法经营危害社会行为。现在我们已从政策上已为再就业铺平了道路,下一步还要在舆论宣传、资金投放上支持再就业工程。特别是在官员考核上不以形象工程为主要政绩,以所辖地区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环境治理、人的积极性发挥上下工夫。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社会人角度思考问题。
目前国家保险统筹就是从长远考虑劳动者远期利益问题,其目的就是通过企业、个人保险金的缴纳建立全社会劳动保险体系,让每个劳动者即使离开了企业,社会即可将其接纳过来。由于人们认识问题,部分地方还是将社会事业转变成就事论事,哪个企业社会保险交的不好,就殃及哪个企业退休失业人员。一些企业不从长远考虑,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个别人通过各种方式提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以上行为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性。
下岗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下岗失业需要社会综合治理。从观念入手,从社会发展出发创造激励人的环境氛围,提倡自强、自立的社会独立人格。用法制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以激励调动劳动者个人积极性,发展经济促进就业

[此贴子已经被dreamdiy于2006-3-4 15:44: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2-28 00:07:00

购买部分并无实质内容。误导了消费者。进行编辑、删除现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