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98 8
2016-07-05

        “等价交换”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划分为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两种。一个具体的正义不是分配正义,就是交换正义。其中,交换正义就是使用算术方法,让物与物之间的交易等值。后人把这种理想的交换称为“等价交换”,即“等量的价值互相交换”。

        从理论上说,“等价交换”是指在没有辅助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人们希望互相交换的产品能有相等的价值或真实价格。注意,“等价交换”不是产品交换原则,而是产品交换愿望,因为人们不可能知道产品的价值或真实价格是多少。

        由于正义是永恒的,因此,“等价交换”的愿望应该通用于一切货币流通时代。遗憾的是,“等价交换”不过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至今也没派上用场。其实,商品的价值是由“等价交换”比对出来的。亚当·斯密把劳动量规定为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就是“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与“等量的价值互相交换”的比对结果。他说:“我现在要讨论人们在以货币交换货物或以货物交换货物时所遵循的法则。这些法则决定所谓商品相对价值或交换价值。”(P25)。显然,斯密是利用这些法则确定价值的。由于受文化背景的限制,那时还没有“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与“等量的价值互相交换”的说法,我们不能埋怨斯密没说清楚。

    本文只是肯定了商品价值一定是由“等价交换”比对确定的,并没有肯定劳动量就是商品的价值。因为配第发明了“自然价格”后,“等量的自然价格互相交换”也是成立的。如果有人能证明,产品交换是“等量的生产价格互相交换”,或者是“等量的效用互相交换”,抑或是“等量的均衡价格互相交换”,那么,自然价格、效用、均衡价格都有可能是商品的价值。就看谁的证明力度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7-5 17:1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5 17:58:10
龚民 发表于 2016-7-5 17:13
你证明下拖拉机和电视机的等量效用价值?
你好龚民,我证明不了啊。本帖的目的是说明等价交换的作用,而证明拖拉机和电视机是等量效用,不是我的能力所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5 18:1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5 18:20:44
的确如此,等价的价是个尺度而已,并非指定什么内容,可以是客观内容,也可以是主观内容。客观内容包括劳动、劳动时间、货币价格,商品自然效用(比如热量卡路里)等,主观内容则包括需要、满足感、愿望或情感等。客观内容虽然代表客观,但未必客观尺度一致就一定表示所代表的实体等量,因计量方法的准确性问题之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7-5 18:57:45
龚民 发表于 2016-7-5 18:10
实事求是,不同商品效用是不好等价的。虽然人们购买商品图的是其效用,但必须以自已劳动所获收入从 ...
是的,不同商品的效用是不好等价的。不过我听此话有些不顺耳。如果你说“不同商品的效用是不好比较的,我还能明白。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我认为,”等价“就是”等量的价值“,不知道我对“等价”的理解是否狭隘了?请赐教。先谢龚民了!其他人赐教也欢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