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449 79
2016-09-17
世界末日后,世界留下了一群劳动者和一个资本家,双方都有一个核按钮。为了生存发展,双方准备和平合作,共谋发展。
资本家说:“我的生产资料做价2000,出工资1000雇佣你们,净利润归我。”
劳动者们笑笑:”劳动创造价值,净利润应该劳动者占有。”
资本家冷笑:“玩我呢,我投资连回报都没有,社会化再生产如何继续?这样我直接都不投资。”
双方争吵不休,一个人提议:“我们合资吧!我们以自身劳动力估价1000入股,资方以生产资料2000入股,净利润按投资比例分享。”
大家觉得这样比较公平,达成了协议,劳动者生活支出先向资本家借用,有收入后还款。
一年后,净利润1500,资本家得1000。劳动者得500,劳动力估价1000相当于生活成本1000,所以还欠资本家500。劳动者们觉得不公平,要求重新订协议。
第二年双方约定,资本家以生产资料1000入股,劳动者自身估值2000入股。
年终,净利润3000,资本家得1000。劳动者得2000,扣除生活支出2000,收入产出等于零。比第一年好很多,劳动者们很振奋,约定后年努力干活。
第三年双方依旧约定,资本家投资1000,劳动力估价2000。
年终净利润6000,资本家得2000。劳动者得4000,扣生活支出,收入2000。大家都很高兴,但一个劳动者却悠心忡忡。
他告诉大家,即使按照第三年的形式发展,资本家1000的投入最终获得是3000,资本增殖率是百分之三百。劳动者2000的投入最终获得是2000,如果进行再投资,资本家可投资是3000,劳动者以自身估价2000加获得2000的收入可投资是4000。第一次投资双方比例是2:1,再次投资却变成了4:3。依照这规律,双方的资本比例依旧会回到资方大于劳方,形成资本支配劳动力的方向上去。如果劳动力估价高就相当于生活成本加大,依旧无法改变这种资本累积率。双方合资,本是共同的资本累积速度,但是劳动者生活支出始终要从收入中扣除,而资方可以基本忽略不计,其结果必然是资方强大,劳方弱势。
大家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苦闷不已。这一休师父从远处走来,大家都问计于师父。小师父转了转眼珠,说你们这样便可。
第四年,双方重新协商。劳动者说:“我们不合资了,我们合作吧!你出钱雇我们,但是工资之外我们要在净利润中获得生产资料资本在总资本的占比。”
资本家有心不答应,但劳动者很坚决。出于没有合作双方都会饿死的考虑,资本家勉强答应了。
新的一年,资本家生产资料出资2000,出工资1000,净利润1500。年终分配,资本家得利润1000,劳动者去除生活支出1000,得净利500。生产资料资本增殖率和劳动力资本增殖率相同。
新的第二年,资本家生产资料出资1000,出工资2000,净利润3000。年终分配,资本家得利润2000,工人得净利1000。工人工资上涨,但劳动力资本增殖率下降;生产资料资本下降,但资本增殖率增高。
新第三年,资本家生产资料出资1000,出工资2000,净利润6000。年终分配,资本家得利润4000,工人得净利润2000。在生产资料资本与劳动力资本比例不变时,资方与劳方获得的收益同步。
新的方案,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合作比合资的郊果好多了,纷纷问一休师父原因。
一休问:“为什么资本家的分配方式大家不接受?”
大家纷纷回答,大意是“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依靠工资获取劳动力的支配权,无偿占有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并依靠这种方式使劳动者永远处于无产阶级状态永世努役劳动者”。
一休又问资本家“为何不接受劳动者全部占有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
资本家笑笑,“既然投资没有回报,为什么要投资?既便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投资也是要有回报,也就是说剩余价值不全部是分配给劳动者。按照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理论,企业的剩余价值是由企业内的劳动者创造的,国有企业投资要求有回报、要求社会化再生产必然产生投资者占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劳动者还是拿不到全部剩余价值。那为什么又要要求我把净利润全部分配给劳动者?假如我只是个代理人,投资方可能是大家、可能是大家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大家中的一员。无论投资有是谁,净利润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剩余价值,如何分配由历史习惯约定而成、由法律调整。分配制度是社会统一的,不应因投资方的不同而违反经济主体之间公平性原则看碟下菜适用不同方案。既便是看碟下菜,也要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具体操作方案,而不是模糊的、无具体执行方式的一个理论定义!”
一休笑着说:“大家讲的都很有道理。劳动创造价值大家都认同。既便是投资方是大家,经济要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社会化扩大再生产,所以肯定的是按劳分配不是将剩余价值全部分配给劳动者。这点必须强调。基于以上,我们要想在承认劳动创造价值下最大程度的维护劳动者权益又要保持社会投资持续必须设计一个分配方案在资方与劳方取得平衡!”
一休又讲:“大家取得了共识一一只有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才可以创造出新价值。也需要有共识拿出最合理的分配方式。全民出资,全民共同所有生产资料最能符合按劳分配原则。这种最简单的按劳分配方式在一个经济主体是比较清晰的,因为剩余价值虽然用于了再投资其实又变现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全民投资。按劳分配肯定是得到实现了 ,但权责不明也是固有局限性。全民所有不代表每个人人人所有。简单的说,大家共同拥有的个人肯定拥有,但不是人人可以自主的支配个人应该拥有的。自己的自己不能支配是这种分配方式的硬伤。这种权责不一的硬伤在人的自利性下必然产生把公产变私产运动。为什么国有企业最能产生倒卖国有资产的腐败现象?因为权力寻租,因为把国产变私产才能看到自己的所得。”
一休语气心长的说:“极端必然畸形。过度私有制、过度公有制都要不得。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私有制与公有制其实是共同发展的过程。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一直在做减法,公有制一直在做加法。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一起私有发展到生产资料私有与劳动力高流动性,资本的形式从简单的只有土地与奴隶到复杂抽象的货币资本;资源的公有从土地发展为各种资源的公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说是资源公有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同于资本公有制么?不等同!资本公有只能说明资本所有者的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最强调的生产资料共同所有下的共同支配、共同收益。”
“为什么劳动者和资本家合资方案是失败的、是有利于资方的?”
“因为这种合资还是基于资本私有制。因为劳动力的收益始终要扣除生活成本,资本增长率始终低于资方,其结果必然是劳动者渐渐沦为无产者。”
“采用的合作方案成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资本是私有,但在劳动过程生产资料是公有的。正是强调了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支配权的公有特性,让劳动者始终依靠这一特性在分配中贯彻投资回报理论得到一个始终合理的分配份额。这种理论方案不是第三条路,而是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与社会化扩再生产结合起来、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与货币资本还存在的事实结合起来。马克思预想的社会主义中货币资本消失、商品经济消失目前来看还是遥不可极的事,我个人认为只有生产力发达到按需分配时才能消除货币资本与商品经济。”
”无论资本家投资份额是多少,生产资料资本和劳动力资本在生产完成后都作为成本在净利润中得到扣除。剩余价值都是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支配权得到交换后产生的。所谓资本不过是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的条件,劳动结束都作为成本得到扣除,按照资本分配剩余价值本就是私有制的产物。当我们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看作是商品时,劳资双方把各自拥有的商品支配权交换才产生收益,其收益产于支配权下而非所有权下。聚焦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支配权的交换,而不是紧盯资本得所有权,这是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在形式上有分歧的原点。过分强调资本的所有权全然不顾资本公有制与生产资料公有制内涵的不同,这就是传统公有制陷于固有局限性的深层原因。资本的公有制还是限于资本主义下的按资分配理念,无法解释清楚劳动者到底应该得到多少份额的剩余价值,无法把各个劳动者创造的不同剩余价值份额体现清楚。“


注:释说由于构思文章时未能一气记录下来,隔了几天,所以文章有不一体的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9-17 23:55:3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6 01:14:54
曹新 发表于 2016-9-17 15:02
世界末日后,世界留下了一群劳动者和一个资本家,双方都有一个核按钮。为了生存发展,双方准备和平合作,共 ...
很新颖,但是好绕,,让我如何读得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6 17:33:54
liuweishu 发表于 2017-1-16 01:14
很新颖,但是好绕,,让我如何读得懂???
呵呵。只是假定一下数据,来展现不同分配模式下,劳资双方所得利益对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6 17:39:42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6 09:33
一年后,净利润1500,资本家得1000。劳动者得500,劳动力估价1000相当于生活成本1000,所以还欠资本家500。 ...
只是假定一些数据来对比一下不同分配模式下,劳资双方所得对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17 20:42:35
clm0600 发表于 2017-1-16 19:18
假定也得有个道理,地球上只有一个资本家和一群劳动者,你倒是得告诉大家,利润是哪儿来的呀。
把一个资本家看作是一个资本家的集合,把一群劳动者看作全部劳动者的集合,不就行了。利润哪里来的,世界各种经济体利润哪来的。一个资本家拥有全世界的耕地,雇佣一群劳动者耕作,管吃住行穿(相当于工资),粮食会有盈余么?肯定有啊。盈余的粮食不就是利润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