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936 0
2016-11-27
这篇文章使用了规范化方法研究中国的本土问题,发表在AER上。是一篇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特征的文章。制造业部门内的资源再配置是导致TFP增长的关键机制。中国自1992年以来的增长过程中,存在一个显著的悖论:国内投资率始终保持高水平而国内资本回报率不降低,国内投资率始终保持高水平而对外盈余持续增加。为何这样?本文建立一个改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给出解释。改进之处是,首先,将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率高的E类企业,一类是生产率低的F类企业,前者对应中国的私营企业,后者对应中国的国有企业;其次,引入金融市场不完全或摩擦:E类企业难以从外部金融市场融资,F类企业容易从外部金融市场融资。这个改进模型的转型动态显示出,部门内资源再配置与金融市场不完全的结合可以有效解释上述中国增长过程中的悖论。持续的资本高回报和对外净盈余来自于资本和劳动的再配置,即要素从低生产率企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企业家型企业。低生产率企业主要依赖外部融资,而高生产率企业难以获得外部融资。当外部资金依赖型企业收缩时,大部分国内储蓄被投资于国外资产,这样,高增长和高投资的组合与对外盈余的积累并行不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