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9520 6
2005-10-19

我目前见过两种讨论

一种是认为物化劳动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活劳动是再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也就是,物化劳动只是转移旧价值,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

另一种认为,是在人大指定高教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认为,剩余价值率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等于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以活劳动形式表示等于剩余劳动时间除以必要劳动时间

虽没有直接定义但却也说明了问题,即认为物化劳动是也创造了新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不知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请高人指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9 17:13: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20 16:10:00

物化劳动主要是继承的关系,表示过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以通过活劳动进行价值转移,资本主义再生产涉及很多

活劳动指现在和正发生的或要发生的创造价值的劳动,也就是价值增殖的源泉,研究剩余价值经常涉及

物化劳动 与 活劳动本质问题 就是 是否发生新价值也就是是否发生价值增殖 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0 16:28:00

你的解释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1:49:00

剩余价值率本身表示价值的增值的程度,请问二楼,如果说物化劳动 与 活劳动本质问题 就是 是否发生新价值也就是是否发生价值增殖,那就是承认物化劳动不参与价值增值,那高教社对剩余价值率的定义,即剩余价值率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是否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9:32:0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有一个缺陷就是认为劳动一定有价值,这是错误的。只有得到市场认可的劳动,才是有效劳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点脱离了市场的发展,市场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差,马克思把它归结为一个分配问题,本人认为,这更应该是一个发展问题,就是这个差值是用来产品,生产的发展改造,还是一个静态拥有。所以注重发展的资本家是受欢迎的,而只注重金钱积累的资本家是不受欢迎的。社会之本,源于生产的发展。如果只是讨论一个分配问题是不理智的。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反对资本主义,本人认为是因为资本家过分注重金钱的数字积累,这等于让全社会玩一个数字游戏,社会最终将导向危机。而过分注重分配问题,可能导致资金的分散,不能发挥其规模效益。奴隶主时代我们认为,奴隶主是智慧的,封建时代,我们认为,地主是智慧的,资本主义时代,我们认为地主是智慧的,资本主义时代,我们认为资本家是智慧的,这是由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但是当代,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智慧的散度增加,我们需要一种社会体制就是让智慧与权力等价,这是任何一个时代所追求的。现在马克思的呐喊过时了。为累积的数字财富寻找出路,否则就是经济危机。虽然社会下层民众的消费倾向较大,但一味的强调公平分配,可能在一定意义上扩大需求,但这是生产力的平行发展,我们更应该注重社会生产力的深度发展。广度发展与深度发展,这应该是政治家权衡的时代主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8 14:19:26
这个帖子很好啊,怎么没有人讨论呢?
活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物化劳动或者说死劳动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中,包含了死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剩余价值三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