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马克思主义 ,从主观能动性开始。(讨论稿)
连载一
马克思说:人因为有主观创造价值的意愿( 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创造剩余价值。按此逻辑分析得知,机器和厂房没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企业的利润都是由员工创造的。也应该由员工来分配。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所以应归工人所有。
机器和厂房真的没有主观能动性吗?大家都说没有,可我说有。大家想想,资本家为什么要购买机器和厂房?难道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吗?机器和厂房(货币资本)产生的前提是因为资本家的主观能动性在起决定的作用。也可以说机器和厂房的产生是资本家主观能动性加上货币资本的产物。机器成为企业生产资料的同时,就已经明确了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欲望。
机器和厂房在没有成为生产资料之前是商品。商品是没有创造价值的主观能动性的。
为什么不能 说原料(金属和塑料等)和能耗(电,煤,油等)也创造了剩余价值呢?很简单,它们都不具备创造利润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它们是商品。你买了一个录象机回家自己看录象。那么录象机就是商品。它没有附含商品主人创造利润的意愿在里面。如果,你买的录象机是用来开录象厅的。那么,录象机就成了生产资料。也同时附加了出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里面。它们和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本家是公平买卖的关系。买卖的合同在钱货两清的时候已经结束。商品的制造者追求的是在商品交换过程结束后获得固定的利润。在公平的交易结束后,他们是没有权利约束消费者的后续行为的。(消费者可以把商品变成生产资料,也可以用来消费)。也就是说,商品即可以成为消费品,也可以成为生产资料。所以说商品不是天生就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观能动性。而购买商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人(资本家),一定是具有创造利润的主观能动性的。
所以说,如果说商品的主人没有创造剩余价值的意愿。他是不会购买商品来投资的。
那么,劳动者的肉体所付出的劳动量为什么不能看作象原料能耗一样的商品呢?这就得靠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来解释了-----“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剩余价值”。劳动者的肉体在付出劳动量的同时还同时体现着劳动者的主观创造价值,追求利润的想法。也就是说,因为劳动者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劳动者的肉体所付出的劳动量不是商品。也不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没有创造价值和追求利润的主观能动性)。 劳动者有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利润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岗职工卧病在床,他有主观挣钱的意愿,他能创造利润吗?他非常想创造价值。可是,他因病不能付出劳动量。所以他不能创造价值。可见,劳动者的肉体付出的劳动量是劳动者赖以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也就是说:“生产资料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劳动者的肉体是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创造价值的本钱)。
马克思发现“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剩余价值”。是伟大的。但这只是个是不完整的发现。其实,他应该知道,劳动者仅仅有主观能动性是创造不了价值的。一定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在和劳动者一起创造价值。那么我认为这个东西就是劳动者肉体在单位时间内付出的劳动的总量---劳动量。劳动者的构成应该是既有精神也有肉体的人。劳动者参与分配利润是因为精神上有创造利润的愿望。实际上又付出了肉体资(生产资料)。由此得知,人即有主观能动性又有生产资料(肉体),所以,人也能单独创造价值。这也正是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不同之处。 因此,劳动者的肉体出劳动量资本。资本家出机器和厂房等货币资本。共同创造剩余价值。理应共同分配才对。 假设,资本家和劳动者都有主观能动性,但是资本家不付出货币资本(购买机器和厂房)。劳动者也不付出一定的劳动量。一个不出钱一个不出力,显然他们如此合作是不能创造利润的。 那么,马克思的“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创造剩余价值”这个观点到底是不是错的呢?马克思的直觉是对的,没有错。只是马克思没能将这个问题深入罢了。 那么,马克思为什么不承认机器和厂房有主观能动性呢?我想是被机器厂房的商品属性蒙蔽了他老人家的思想。马克思可能没有分清商品自然属性。即,商品的消费属性(做为消费品)和商品的资本属性(做为生产资料)资本家买来了机器和厂房又招来了工人。谁敢说机器和厂房不具有资本家的主观能动性。谁敢说资本家买来的机器和厂房不是为了利润?
马克思很清楚,人不是商品。不管是精神上的人还是肉体的人都不能成为商品。但是马克思没有将人的肉体看做劳动者付出的生产资料,这也是事实。 结论:主观能动性是劳资合作创造利润的前提。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和劳动者的肉体资本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又因为,资本家的货币可以称为资本(生产资料)亦可以分配利润,所以,劳动者的肉体也可以称为资本(生产资料),也应该参与利润的分配。企业的利润是在劳动者和资本家都有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由货币资本和劳动者的肉体资本共同创造的。共同创造的利润理应共同分配。 剩余价值的定义是;劳动者的在必要劳动外的剩余时间里创造的价值。那么劳动者已经拿了工资,获得了相对固定的报酬。拿回了由自己创造的一部分的价值。那么剩余的价值由资本家获得不是也很公平吗?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知道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系是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平等的合同关系。他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利润)而走到一起的。他们的关系应该是互为利用的合作关系。而不应该是有强弱之分的雇佣关系。
第二,我们还知道,员工获得的收入和资本的膨胀不成正比,分配不公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我们还应该看到,劳动者的肉体所付出的劳动量不是商品,不能用商品的价值规律来衡量。劳动者的的肉体不应当象市场上的商品一样,过剩的就一定卖不上价。那么劳动者的肉体不是商品是什么呢?本人以为应该和货币一样归于资本一类(生产资料)。因为劳动者的肉体资本和资本家的货币资本都是附含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劳动者没有决定工资多少的权利。劳动者的利益通常要通过斗争来获得。这不符合自然人之间的公平合作的原则。这些都是劳动者分配利润的理由。
最后一点,也是员工参与分配剩余价值最关键的一个理由。马克思认为,“劳动者通过工作必要的时间,拿回了和工资相等的由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例如:劳动者一天工作10小时,其中,4小时创造的价值劳动者通过获得的工资拿回来了。剩余的6小时创造的是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者这6小时的工作创造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劳动者用10个小时创造了全部价值。其中6小时是剩余价值(被剥削的那部分)。显然,马克思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机器和厂房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基础上的(没有主观能动性)。
前面,我们已经证明了---机器和厂房是资本家主观能动性的产物,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普通的商品。也能够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者的肉体和资本家的机器在10小时的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他们共同创造的。而不是象马克思所想的那样:10小时创造的价值是由有主观能动性的劳动者创造的。”
共同创造的价值就应该共同参与分配。现在的工资分配的方式合理吗?不合理。大家知道,资本家的资本可以在几年之内,几千几万倍地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是不是也一样增加了?没有。这也是劳动者要参与分配剩余价值的基本理由之一。
资本家的机器(生产资料)有小修,大修的经费。劳动者的肉体(生产资料)就不能有维修(看病)的经费吗?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同时,也在呼吸着毒气和粉尘。也要吃饭穿衣。也要有住房和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劳动者在创造剩余价值的时候不支出以上的这些成本吗?普通劳动者支出的这些成本仅靠那点工资就能满足的吗? 我认为,工资是商品价值中的成本的一部分。也应该象资本家的机器厂房一样。享有和机器厂房一样的待遇。即,有看病的钱,有吃饭的钱,有穿衣的钱,有住房的钱。有使用交通工具的钱。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资本家的资本(机器、厂房)是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吧!有润滑保养的费用。有大修小修的费用。有折旧费(20年后还买新的)。还有保险费。就是真的一把火烧了也有保险公司来负责。还有机器用的电费、油费、气费。还有给机器做保养的人工费等等。员工是用肉体来参与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是用机器来参与创造剩余价值。机器能有那么多的维修保养的费用。劳动者的肉体就不需要保养和维修(看病)吗?使机器运转要有电力和油料(计入生产成本)。使人来干活就不需要给劳动者肉体吃饭吗?真的把劳动者的吃饭钱计入成本了吗?如果劳动者的衣食住行也计入生产成本。那么劳动者的收入能够支出这些成本吗?就算劳动者的收入能够支付这些成本。那么劳动者的劳动量资本(肉体生产资料)创造的利润哪去了。
劳动者的肉体和资本家的机器都是生产资料。都是劳资双方主观能动性的产物。为什么资本家的机器有维修的经费,有折旧费,有保险费,还住在厂房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劳动者不能享有这些基本的待遇。资本家的机器工作需要喝油,用电。劳动者的肉体不吃饱饭能工作吗?这些的费用和企业的利润有任何的关系吗?为什么劳动者拿回了工资(为工作支出的成本)就结束了呢?利润呢?由劳动者创造的利润呢?
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如果能刚好支付劳动者为了劳动而付出的成本。那么,劳动者创造的利润就都被资本家无情地剥削了。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有时候和他们支出的成本相比,连一半都拿不回来。这也能说公平吗? 劳动者工作了一生,最终他有可能是借钱买房。没钱治病。他们的收入保障不了正常的生活。他们工作一生可能收入40万元。可他们一生却可能支出80万元用来吃饭买房治病。最后是负债而亡。即便没有负债,也是因为借不到钱看病,该花的钱没能花到,从而抱病而亡。
资本家能把机器厂房所消耗的费用一分不少地计入成本,也应当把劳动者的肉体生产资料所消耗的费用一分不少地计入成本。并优先支出。因为劳动者的肉体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也是维持肉体主人生存的物质要素。所以,人的肉体有优先于机器获得成本的支付的权利。
通过我的分析,大家这回应该知道资本家是怎么剥削和压榨工人的了吧!他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等于劳动者为工作所付出的成本,那么,他们剥削的是劳动者创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润)。如果他们支付的工资少于劳动者为了工作而付出的成本。就好比工人付出10元的成本(衣食住行,养儿敬老)而资本家却只给5元的工资。这才是最最赤裸裸的剥削。劳动者和资本家合作连生活保障都没有(成本都拿不回来)。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难到这种现象很少见吗?
可见,资本家并不单纯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还剥削劳动者的成本支出。连劳动者的为工作而付出的成本也要咬一口。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能好吗?如果劳动者不参与分配利润。如果不能合理计算出劳动者为工作付出的成本。普通劳动者就是几十年不停地工作也不可能有翻身的时候。但是例外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如果劳动者的工资高到了可以应付必要的开支。如果还可以有剩余的话。并且劳动者的剩余也随着资本家的资本按科学的比例膨胀的话。那么可以说劳动者没有受到剥削。 可见,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应该是等于劳动者为工作而支出的成本。劳动者还应当和资本家共同按比例分享利润。这才是公平的分配方式。
劳动者的肉体附含主观能动性。资本家的机器也附含主观能动性。共同创造的剩余价值为什么由货币资本独得?
作者:刘立新
欢迎各类媒体自由转摘。
问你一个问题,资本家是从哪里买到的机械设备?你不要说市场,因为市场要依靠工厂,你也不要说是工厂,因为工厂里面还是资本家,那么就成为了循环论证,资本家从资本家购买机械设备,这样的回答不好。
资本家怎么就能买到?因为你必须支付价值才能买到,没有东西的资本家怎么能买到?自己印货币?谁给它的权力?
没有资本家,社会还能生产吗?
![]()
问你一个问题,资本家是从哪里买到的机械设备?你不要说市场,因为市场要依靠工厂,你也不要说是工厂,因为工厂里面还是资本家,那么就成为了循环论证,资本家从资本家购买机械设备,这样的回答不好。
资本家怎么就能买到?因为你必须支付价值才能买到,没有东西的资本家怎么能买到?自己印货币?谁给它的权力?
没有资本家,社会还能生产吗?
==============================================
资本家在市场买的机器设备.因为机器设备是商品.您认为劳动力也是商品吗?
劳动者和资本家是有平等社会地位的人.他们之间应该是买卖的关系吗?
劳动者和资本家为什么不能是合作的关系?
原始社会就没有资本家.那也是社会.社会成员间是合作的关系.
请问:马克思在哪里说:人因为有主观创造价值的意愿( 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创造剩余价值? |
==========================================================
马克思没说过这样的话.这是我说的.下次发帖将给予更正.
谢谢指教.
第二,我们还知道,员工获得的收入和资本的膨胀不成正比,分配不公也是不争的事实。
通过我的分析,大家这回应该知道资本家是怎么剥削和压榨工人的了吧!他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等于劳动者为工作所付出的成本,那么,他们剥削的是劳动者创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润)。如果他们支付的工资少于劳动者为了工作而付出的成本。就好比工人付出10元的成本(衣食住行,养儿敬老)而资本家却只给5元的工资。这才是最最赤裸裸的剥削。劳动者和资本家合作连生活保障都没有(成本都拿不回来)。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难到这种现象很少见吗?
以上分析,正是马克思揭露的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而且在中国重演,令人触目惊心。
但问题是,马克思把它描述为价值规律,恰好剥夺了无产者按使用价值出售劳动力,按技能与技巧索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甚至把它写进宪法,那么,资本家不剥削工人,就违反宪法。
那么.阿名.您认为马克思为什么不主张把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分配 给劳动者.而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呢?
我认为,马克思还是没有跳出"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圈子.
问你一个问题,资本家是从哪里买到的机械设备?你不要说市场,因为市场要依靠工厂,你也不要说是工厂,因为工厂里面还是资本家,那么就成为了循环论证,资本家从资本家购买机械设备,这样的回答不好。
资本家怎么就能买到?因为你必须支付价值才能买到,没有东西的资本家怎么能买到?自己印货币?谁给它的权力?
没有资本家,社会还能生产吗?
您如何理解资本的原始积累呢?
普通劳动者靠工资能完成积累吗?
那您如何解释劳动者的收入和资本的膨胀不成正比这一现象?
本人正是基于以上的观点来完成这篇文章的.
谢谢您的支持.
我文中价值是指,生产环节中由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和机器设备产生的替代劳动者劳动的工作量的集合的社会表现。
我认为,单纯的"价值"是指人对主客观事物的认识的的标准.它随着人的思想变化而变化."(纯粹个人观点.不足为据)
我文中价值是指,生产环节中由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和机器设备产生的替代劳动者劳动的工作量的集合的社会表现。
我认为,单纯的"价值"是指人对主客观事物的认识的的标准.它随着人的思想变化而变化."(纯粹个人观点.不足为据)
机器的工作量可以创造价值,那地下的煤炭、石油呢?
机器的工作量可以创造价值,那地下的煤炭、石油呢?
==============================================
地下的煤炭和石油有使用价值.可以变成商品.但它们不能创造价值.
机器和煤炭石油不一样.机器是生产资料.为什么不能 说原料(金属和塑料等)和能耗(电,煤,油等)也创造了剩余价值呢?很简单,它们都不具备创造利润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它们是商品。假如,你买了一个录象机回家自己看录象。那么录象机就是商品。它没有附含商品主人创造利润的意愿在里面。如果,你买的录象机是用来开录象厅的。那么,录象机就成了生产资料。也同时附加了出资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价值的欲望)在里面。
机器即可以是商品,(在待售阶段)也可以是生产资料(在被资本家购买之后).
如果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资本家为什么要买机器?
商品的制造者追求的是在商品交换过程结束后获得固定的利润。在公平的交易结束后,他们是没有权利约束消费者的后续行为的。(消费者可以把商品变成生产资料,也可以用来消费)。也就是说,商品即可以成为消费品,也可以成为生产资料。所以说商品不是天生就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观能动性。而购买商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人(资本家),一定是具有创造利润的主观能动性的
如果石油和煤炭的主人.把石油和煤炭以零成本供应企业,那么石油和煤炭的主人也有权力获得企业的利润.
我kao,这篇文章没有刚才看英国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观察猴子做生意的文章有趣。我感觉好象楼主文章中的人的智商有问题,
猴也懂经济学原理 像人一样怕投资失败
猴子比人更会“花钱”
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证实:猴子也像人一样会用钱进行买卖交易,知道挑选“物美价廉”的东西,而且还像人一样害怕投资失败,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报道》称。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经济学家陈基恩和心理学家劳里·桑托斯对5只猴子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研究人员先是给猴子硬币,让猴子学会如何辨识正假钱币。结果,研究人员发现猴子知道用硬币从人的手中购买苹果和黄瓜,而且看上去猴子也知道自己的交易行为。更为重要是,当香甜的苹果比黄瓜价格便宜时,猴子知道用同样多的钱币购买到更多的苹果。“猴子理所当然的是最聪明的消费者”,研究者之一的陈基恩说。
猴子是最精明的买卖专家
在过去三十年中,经济学家研究认为,人并不是之前我们认为的很“自私”和“理性”的动物。研究人员陈基恩分析道:“无数实验显示,在一系列的选择前面,我们因受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不同的购买选择;多数人购买东西会权衡公平、维护自己利益和关心他人权益这三个因素。”
“虽然人的智商比猴子高很多,世界上最理性和精明的交易主体———买家和卖家,不是人而是猴子。实际生活中,人在进行买卖行为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做出一些冲动的、非理性的买卖行为。”研究人员分析表示。
猴子像人一样害怕投资失败
接着研究人员对猴子进行两个更深入的实验。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以1个硬币的筹码让猴子进行赌博,这个赌博猴子先是获得一颗葡萄,然后有一半的成功机会赢得第二颗葡萄;第二个实验中,一个硬币的筹码拥有50%的机会获得两颗葡萄,然后还有50%的成功机会赢得一颗或两颗葡萄。最后的结果是猴子会选择第一个赌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其实猴子做出交易行为一般都是被最初的获得多少来决定的。”
研究人员总结说,猴子也像人一样具有“讨厌失败”的心理。研究人员还表示,对于人和猴子来讲,成功的喜悦感比失败的挫败感产生心理波动更大。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揭示为什么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不理性的买卖行为,希望通过研究猴子的精明交易行为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财产。
机器的工作量可以创造价值,那地下的煤炭、石油呢?
==============================================
地下的煤炭和石油有使用价值.可以变成商品.但它们不能创造价值.
机器和煤炭石油不一样.机器是生产资料.为什么不能 说原料(金属和塑料等)和能耗(电,煤,油等)也创造了剩余价值呢?很简单,它们都不具备创造利润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它们是商品。假如,你买了一个录象机回家自己看录象。那么录象机就是商品。它没有附含商品主人创造利润的意愿在里面。如果,你买的录象机是用来开录象厅的。那么,录象机就成了生产资料。也同时附加了出资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价值的欲望)在里面。
机器即可以是商品,(在待售阶段)也可以是生产资料(在被资本家购买之后).
如果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资本家为什么要买机器?
商品的制造者追求的是在商品交换过程结束后获得固定的利润。在公平的交易结束后,他们是没有权利约束消费者的后续行为的。(消费者可以把商品变成生产资料,也可以用来消费)。也就是说,商品即可以成为消费品,也可以成为生产资料。所以说商品不是天生就具有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观能动性。而购买商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人(资本家),一定是具有创造利润的主观能动性的
如果石油和煤炭的主人.把石油和煤炭以零成本供应企业,那么石油和煤炭的主人也有权力获得企业的利润.
石油和煤炭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获利而买进的生产指标料,你说:“如果石油和煤炭的主人.把石油和煤炭以零成本供应企业,那么石油和煤炭的主人也有权力获得企业的利润.‘不也正说明了石油、煤炭也可以创造价值吗?
那你又怎么又说它们不能创造价值呢?
石油和煤炭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获利而买进的生产指标料,你说:“如果石油和煤炭的主人.把石油和煤炭以零成本供应企业,那么石油和煤炭的主人也有权力获得企业的利润.‘不也正说明了石油、煤炭也可以创造价值吗?
那你又怎么又说它们不能创造价值呢?
---------------------------------------------- 万军
==========================
说它不能创造价值,是因为企业按市场价格支付了购买石油和煤炭的钱.交易已经完成.我买来的石油是创造价值还是拿来烧着玩,你供应方是管不着的.难到我烧着玩(不创造价值)你也向我索取利润?
石油和煤炭能否分配到价值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就要看如果是完成了商品交换过程的.那么,它们就是商品.不能分配利润.如果它们没有完成商品的交换过程,那么它们就有可能成为生产资料.并参与利润的分配.
拿现实的情况来讲.没有那一个企业会用煤炭石油来入股企业.石油和煤炭的企业把石油和煤炭作为商品,享有固定的利润也很好.
能不能分配利润关键是要看有没有买卖的关系.
我kao,这篇文章没有刚才看英国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观察猴子做生意的文章有趣。我感觉好象楼主文章中的人的智商有问题,
猴也懂经济学原理 像人一样怕投资失败
猴子比人更会“花钱”
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证实:猴子也像人一样会用钱进行买卖交易,知道挑选“物美价廉”的东西,而且还像人一样害怕投资失败,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报道》称。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经济学家陈基恩和心理学家劳里·桑托斯对5只猴子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研究人员先是给猴子硬币,让猴子学会如何辨识正假钱币。结果,研究人员发现猴子知道用硬币从人的手中购买苹果和黄瓜,而且看上去猴子也知道自己的交易行为。更为重要是,当香甜的苹果比黄瓜价格便宜时,猴子知道用同样多的钱币购买到更多的苹果。“猴子理所当然的是最聪明的消费者”,研究者之一的陈基恩说。
猴子是最精明的买卖专家
在过去三十年中,经济学家研究认为,人并不是之前我们认为的很“自私”和“理性”的动物。研究人员陈基恩分析道:“无数实验显示,在一系列的选择前面,我们因受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不同的购买选择;多数人购买东西会权衡公平、维护自己利益和关心他人权益这三个因素。”
“虽然人的智商比猴子高很多,世界上最理性和精明的交易主体———买家和卖家,不是人而是猴子。实际生活中,人在进行买卖行为的时候,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性因素的影响,做出一些冲动的、非理性的买卖行为。”研究人员分析表示。
猴子像人一样害怕投资失败
接着研究人员对猴子进行两个更深入的实验。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以1个硬币的筹码让猴子进行赌博,这个赌博猴子先是获得一颗葡萄,然后有一半的成功机会赢得第二颗葡萄;第二个实验中,一个硬币的筹码拥有50%的机会获得两颗葡萄,然后还有50%的成功机会赢得一颗或两颗葡萄。最后的结果是猴子会选择第一个赌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其实猴子做出交易行为一般都是被最初的获得多少来决定的。”
研究人员总结说,猴子也像人一样具有“讨厌失败”的心理。研究人员还表示,对于人和猴子来讲,成功的喜悦感比失败的挫败感产生心理波动更大。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揭示为什么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不理性的买卖行为,希望通过研究猴子的精明交易行为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财产。
我的文章中出现两种人.一种是资本家.一种是劳动者.
资本家总是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劳动者总是想挣更高的工资(增加产品的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
他们之间,任何一方的利益的获得都是建立在损害对方的利益的基础上的.
劳资共同分配企业的利润.共同参与企业的管理.这样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对不起:文章没有细看,主要原因是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从主观能动性开始.
首先,主观能动性在我看来主要和历史的必然性对立.马克思说:人因为有主观创造价值的意愿( 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创造剩余价值。(请给个出处好吗?)也可以解释为人的劳动是主观的对自然的改造,有别于其他动物本能性的活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存在"机器和厂房真的没有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了,因此,文章就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假命题的基础上了.
其次,任何理论研究都有一个目的,你的目的何在?推翻或曰给劳动价值论注入新活力吗?机器的主观能动性和企业家才能有何区别?
其三,马克思肯定知道,劳动者和资本一起创造价值。法律博士出身的马克思更知道要为劳动者辩护并最终改变其受剥削的命运只有强调剩余价值,不能强调资本,尽管小生产到社会化大生产意味着资本的积累,而资本家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宿命.
其四, 说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系不是有强弱之分的雇佣关系太可笑。劳动者的利益不通过斗争就可获得不是历史事实。
对不起:文章没有细看,主要原因是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从主观能动性开始.
===========================================================
对不起,迟复为歉.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大课题.一个人要想全面展开很难做到.马克思认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创造剩余价值".我正是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并不是否定).并开始展开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3 8:52:23编辑过]
首先,主观能动性在我看来主要和历史的必然性对立.马克思说:人因为有主观创造价值的意愿( 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创造剩余价值。(请给个出处好吗?)也可以解释为人的劳动是主观的对自然的改造,有别于其他动物本能性的活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存在"机器和厂房真的没有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了,因此,文章就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假命题的基础上了.
============================================================
"马克思说:人因为有主观创造价值的意愿( 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创造剩余价值。"这句话的确不是马克思的原话.这是本人的笔误.在发展论坛里发表的帖子里做了修改.在此为给您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
修改后应为:"马克思认为: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创造剩余价值。按此逻辑分析得知,机器和厂房没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企业的利润都是由员工创造的。也应该由员工来分配。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所以应归工人所有。"
那么,我们知道主观能动性指只有人类具有的一种行为,可根据人们的思想去实现某些动作或行为,既有意识地去支配.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解为"人有主观创造价值的想法"才会去做工.
我认为,主观能动性只是创造价值的前提.不是创造价值的根本.我的理解是"做功"创造的剩余价值.其中包括劳动者肉体劳动的做功行为.和机器的按程序替代劳动者做功的行为.
由此就是试图跳出,"只有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的怪圈.
我认为共同创造的价值.只要共同分配就可以了.公有制是建立在"劳动者有主观能动性能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的.
通过公有制的形式.的确可以消灭剥削.但经过实践,它人为地抹杀了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就好比西方经济再发达.他们也不否认资本家逐利的本性.这是有违自然规律的.有违人的本性的.
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配价值.也可以消灭剥削.共同分配利润可以利用人的原始本性.使劳资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利润"而共同努力.变劳资对立.为劳资合作.
其次,任何理论研究都有一个目的,你的目的何在?推翻或曰给劳动价值论注入新活力吗?机器的主观能动性和企业家才能有何区别?
=================================
我的目的是"让员工成为老板,让员工参与分配剩余价值"请参考我的[让员工成为老板,让员工参与分配剩余价值]和[让员工成为老板,探索科学的分配观]一文.这两篇文章在百度和GOOLE上能搜到.
我的文章是建立在剥削是客观存在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马克思的有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价值的基础上的.不是推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应该是属于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至于"机器的主观能动性和企业家才能有何区别?".我是这么想的:企业家的才能有高有低.企业家的才能可以使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也可以使企业倒闭.企业家的才能的发挥是属于劳动者为创造价值做功的行为.而机器的主观能动性是代表资本家创造价值的意愿.不是企业家的做功行为.
我前面说过,主观能动性是创造价值的前提.机器和劳动者的肉体做功行为是创造价值之根本.一个是精神上的前提,一个是具体的做功行为.他们不具可比性.
有人说是资本家的投资性劳动创造了价值.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完整.您想想,我有1000万股的股票.我靠股息生活.我有投资性劳动吗?难到说我买股票的行为也算投资性劳动?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买股票是为了获得股息.我是在想获得股息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购买的股票.而企业则将我用来买股票的钱变为机器设备.来创造价值.股票价格的高低反映的是企业发展的前景和资本收益的多少.
其三,马克思肯定知道,劳动者和资本一起创造价值。法律博士出身的马克思更知道要为劳动者辩护并最终改变其受剥削的命运只有强调剩余价值,不能强调资本,尽管小生产到社会化大生产意味着资本的积累,而资本家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宿命.
======================================
我也相信马克思知道劳动者和资本在一起创造的价值.不过,马克思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马克思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和和严密的逻辑的基础上的.
我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在他发现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创造价值之后.就基本停滞不前了.马克思在确认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创造价值之后,也就间接地否定了机器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再到后来,的剩余价值论,公有制理论.计划经济理论等等都是建立在这机器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基础之上的.应该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弯路从马克思没有深刻认识到机器也有主观能动性开始的.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全民拥有生产资料,消灭剥削.如果能通过分配利润来消灭剥削.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都拥有生产资料(肉体付出的劳动量).这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全民拥有生产资料吗?公有制是国家代管.私人拥有不是更公平吗?
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定义我是这样看的.社会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并靠自己的生产资料创造的价值来生活.劳动者经过几代人或几十代人的努力工作.他们不但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费.还有通过分配利润积累起来的货币.他们完全可以用这部分货币来购买股票.并享有高额的股息收入.
由于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极为发达.工作岗位必然减少.大部分的失业者不是靠社会的救济生活.而是靠资本积累来生活.积累少的家庭可能需要工作.积累多的就不需要工作.但是,也会有投资股票失败的人,那么他将从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
其四, 说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关系不是有强弱之分的雇佣关系太可笑。劳动者的利益不通过斗争就可获得不是历史事实。
==================================================
正是因为劳动者缺乏分配利润的理由.所以才要通过斗争来解决问题.
我的文章就是要摆出理由.让资本方无话可说.
我们知道.两个企业合作也是有利益之争的.但为什么不能说两个企业是利益也是靠斗争得来的呢?
猴也懂经济学原理 像人一样怕投资失败
==================
呵呵,怕失败就别投资.让不怕失败的猴子来投资.你不投资生产资料不会涨价.也不会有通货膨胀.你不投资就不会有恶性竞争.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失业.你不投资.就不会有过度的竞争.企业也会有教高的利润空间.劳动者的收入也会很高.他们会更充分地享受生活.也会有更多的失业人员投入到为这些人服务的队伍里来.就业也会增加.社会将更加和谐.
猴子怕投资失败但还是选择投资.人怕投资失败是事实,难到还不如猴子?
资本家不投资.不还是有公共投资吗?
真不 知您是怕和谐还是怕公共投资.
我的文章就是要摆出理由.让资本方无话可说.
——————————————————————
对不起,由于工作忙没有及时回贴,今天稍微有点空,只看了一点,其他还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这句话,我不同意,好象你忘了大宪章运动、西西里纺织工人起义……了。当然现在条件变了,但是如果仅仅是靠法庭斗争似乎忘了资本方对法律的控制,仅仅靠说教(向马克思一样的理论创新除外,我觉得贵帖是有这方面的继承性的)就更不对了,资本方可不是孙悟空,听了就会头痛。
我觉得讨论问题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对现实的把握,目前的中国究竟是工人没有道理或曰没有掌握理论武器,还是有道理没有地方可讲?资本方究竟是不懂道理,还是仗势欺人?
这个问题根源比较复杂,我认为有两个方面:1、国内和国际大环境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血汗工厂,中国没有从国际分工中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于是造成了社会资金、人才等信息(包括环境物质)正熵流的情况下追求社会和谐,这种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非常容易失败的(或曰高难度的);2、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造成了社会管理阶层和非社会管理阶层的二元对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城乡差别、农民工、国有企业问题等的根源皆由此产生。目前,社会管理阶层追求部门利益,谁能带来部门利益谁就是大伙公认的好领导,这完全有产生哈耶克所讲的“最坏者当政”的情况,所以,工人当然有理无地方讲,资本当然有持无恐了!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