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013 8
2005-11-06

第一种证法,我们称之为分析证法。我们把商品的价格照其组成成分析分开来,证明分析到最后,所剩下的只是劳动。

每一种商品的价格都可以归结成几个部分:机器的建筑物的耗损折旧,这部分我们稍之为固定资本的更换;原料和附属产品的价格;工资,以及剩余价值所包括的一切,诸如利润、租金、赋税等等。

就工资和剩余价值而论,我们在前面已经指明,它们都是纯粹简单的劳动。至于原料,其价格的大部分都可以化为劳动,例如煤矿开掘费用中,60%以上都是工资。如果我们把商品平均生产费用分为工资40%,剩余价值20%,原料30%,及固定资本10%;然后我们假定原料生产费用中有60%都属于劳动,那么我们就已经把总费用中78%都化为劳动了。原料生产费用中其它的部分,又可以分解为其它原料的费用——仍可以化为占60%的劳动——和机器耗损的费用。

机器的价格大部分是由劳动(假定占40%)和原料(也假定为40%)所构成的。由是,一切商品的平均费用中劳动所占份量乃逐渐递升为83%、87%、89.5%等。显然,这种分解进行愈彻底,整个费用也就愈发显出是劳动,并且仅仅是劳动。

第二种证明方法是逻辑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始处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马克思这方法曾使不少读者感到迷惑,因为这确实不是一个最容易帮助读者了解的方法。

马克思是这样陈述他的问题的:商品的数目其多无比;但它们都可以互相交换,这代表它们之间有一共同的性质,因为凡是可以互相交换的东西,便是可以互相比较的,而可以互相比较的东西,必定至少有一样共通的性质。照定义来说,没有任何共通性质的东西根本无法互相比较。

让我们来检视一下这些商品。它们有些什么性质?首先,它们都有无穷数目的自然性质:重量、长度、密度、色泽、大小、分子性质——简言之,它们有物理、化学以及其它的自然性质。他们的物理性质中,有哪一样可做为比较这些商品的基础?可以做为度量它们的交换价值的尺度?重量?显然不行!因为一磅牛油和一磅黄金的价值完全不会一样。大小或尺寸?更不是了!简言之,商品的所有自然性质,所有物理或化学性质,虽确能决定其使用价值,其相对的有用性,却不能决定其交换价值。因此,交换价值一定要和此商品的自然物理性质分开。

因此,在一切商品中一定要找出一个并非物理性质的共通性质来。马克思的结论是:商品中物理性质以外的唯一一种共同性质,便在于它们都是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的产品。

人类劳动这个概念有两重要意思。我们可以把人类劳动了解为特定的、具体的劳动,例如面包师、屠夫、鞋匠、纺织匠、铁匠等的劳动。但是,当我们把人类劳动设想成这种特定的、具体的工作时,我们只是观察到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这一个方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关心的便只是商品的物理性质,而这些物理性质,也正好便是使商品无法互相比较的性质。从交换的观点来看,商品之间共有的唯一东西乃是:它们都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所生产的;这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这样的生产者所生产的,这些人由于彼此都在为交换而生产货品,因此,彼此是以相等为基础而发生关系的。因此,商品的共通性质在于商品都是抽象人类劳动的产品;也就是从这一点,商品才得到了它们之间的交换价值,彼此的可交换性的尺度。因此,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乃是商品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

在此我们必须指出: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推论方式不仅抽象难解,同时也易滋生疑窦,许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都缠住这一点不放,想要由而反驳马克思,不过他们并无任何显着成果。

商品除了其自然性质外,‘抽象人类劳动的产品’是不是其唯一的共通性质?不少人自认为发现了其它的共通性质。但是一般来说,他们所发现的这些性质,若非可归于自然性质,便是可化约为‘抽象人类劳动的产品’这一点。

第三种证明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的方法是归谬法。这方法也是最巧妙,最‘现代’的证法。

假想一下,一个社会其全部的有生命的人类劳动都消失了,亦即此社会的生产已百分之百的自动化。当然,在目前的阶段,某此劳动己完全自动化,也就是说,有些工厂根本不用工人,但另外很多任务厂仍要利用人类劳动,这种情形不会引起任何特殊的理论问题,因为这种情况下,问题只是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而己。这个问题适足以说明利润率的齐平化,我们在后面会再讨论。

但是假想自动化已发展到顶点,所有的生产和服务都用不着人类劳动了。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价值存在吗?难道能有一个社会,其中任何人都没有收入,但商品却仍有价值,仍可以卖掉?这显然是荒谬的。大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而这种生产却并不创造任何收入,因为这生产用不着人参与。但是有人要把这些产品‘卖’掉,而这些产品却不可能再有任何卖主!

显然,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产品的分配绝对不会以出售商品的形式来进行,而事实上,如果我们考虑到普遍自动化造成的富饶程度,‘卖’这个观念就更显得其荒谬了。

用另外一个方式来说,若一个社会的生产完全不用人类劳动——我们所谓生产是最广义的生产,包括服务在内——这样的社会也就消除了交换价值。这便证明了劳动价值论的正确,因为一旦生产中不用人类劳动,价值也就随之消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6 21:42:00
摘自 曼德尔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简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6 21:50:00
都不讲价值这个东西了,还分析什么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6 22:49:00

感谢crazyorc的摘抄。这是认真的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证。

问题和不同意见:1)关于分析法: 怎么证明的“利润”就是“简单劳动?望再摘抄一下。

2)关于逻辑证法:商品交换为什么只能理解成甲方与乙方的某种物的交换,而不能理解为:甲方出让自己的A商品效用获得B商品的效用,同时乙方出让自己的B商品效用获得A商品的效用?

3)关于归谬法:“完全自动化”消灭的不仅是劳动,还是分工和生产资料的分别所有;所以,不能说失去劳动是失去价值的唯一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6 22:57:00

如果试图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推导出一种可以解释现象的理论,是有意义的。劳动价值论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一旦把一些变量抽象掉之后,就会导致错误的经济学理论。

特别是,如果只是试图证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然后证明资本和土地的剥削性,更可能引发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的动乱。这就是为什么有识之士一直要反对劳动价值论的真正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7 00:00:00

分析证法,其错误是忽略了自然资源。依据这种分析方法,一切劳动都源于劳动力的耗费,而劳动力的生产必须耗费自然资源。因此,一切商品价值,归根到底,是自然资源。

逻辑证法,其错误在于不了解什么叫使用价值。

所谓使用价值,并不是什么物理的、化学的性质。或者,从根本上说,使用价值是因人类需要而产生,伴随人类需要而变化的。例如,半条鱼究竟是美味佳肴,还是残羹剩饭,这不是由半条鱼决定,而是由人类需要决定的。显然,美味佳肴比残羹剩饭有更多使用价值。

在人类需要所得到的满足中,采用偏微分的方法,可以分解彼此不同的使用价值,所分解出来的就是它们的效用。因为个人偏好不同,使用价值因人而异,边际效用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谁,当彼此不同的使用价值边际效用相等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

如果有人以石头不能孵小鸡为理由,反对效用理论,那么,他应当先计算一下,石头的边际效用永远是零,所以总效用为零。但是,如果用鸡蛋孵小鸡,鸡蛋的边际效用不等于零,所以,总效用不等于零。

归谬法,其错误在于不了解社会需求引导社会分工。人类需求永无止境,社会分工也永无止境。未来社会,那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物质生活劳动,剩余人口仍然可以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而精神财富的版权就成为商品交换的主流市场。届时,在人们眼里,类似于微软公司这样的企业,早已不足挂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