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最近在看两本书,都是美国著名的学者Axelrod写的,一本是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合作的进化》,另一本是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论文集《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
合作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长期关注。如何开始合作的研究,或者说如何厘清合作的含义,是研究的关键。
看国外的警匪片,常常看到警察都是成双成对的,名为“搭档”。虽然“搭档”之间是需要合作的,但是这种合作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这种“合作”是被“搭档”之外的某种制度或者行政命令所规定的,不是当事人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内生的结果。
我们所关注的合作的问题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即,合作是怎么涌现的?或者说,当事人之间的合作在没有外在的命令或者安排的情况下是如何自发产生的?
Axelrod教授《合作的进化》中一开始便非常清晰地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从没有集权的利己主义者中产生合作?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人们很长时间。大家都知道人不是天使,他们往往首先关心自己的利益。然而,合作现象四处可见,它是文明的基础。那么,在每一个人都有自私动机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产生合作?
合作的自发产生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不合作或者背叛是有很直接的利益诱惑的,能够抵抗这种利益的诱惑而在没有任何外在的强迫的情况下选择合作是需要一定的道德水准的。
但是,道德是靠不住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以及为了给合作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标准和清晰的语境(context),我们还是要回到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去。
囚徒困境博弈可以下表的方式来表述
囚徒困境的标准化形式
  
 |   
 | 参与人2 
 | 
  
 |   
 | 合作 
 | 背叛 
 | 
参与人1 
 | 合作 
 | 3,3  | 0,5  | 
背叛 
 | 5,0  | 1,1  | 
如果对方合作,我选择背叛可以得到5,而合作只能得到3;如果对方选择背叛,我选择合作只能得到0,而选择背叛却能得到1。因此,背叛总是占优的选择。(背叛,背叛)成了该博弈唯一的均衡解。但是很显然,(合作,合作)相对于均衡解是帕累托占优的。
为什么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结果没有出现呢?如果双方都把对方往好处想不是更好吗?大家的处境不是都可以得到改善吗?
如果在选择之前允许他们一起商量一下以便有机会制定攻守同盟会怎么样呢?那么就请你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要是万一对方不相信我会合作而选择了背叛怎么办?
(2)要是万一对方只是欺骗我怎么办?
(3)我有必要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成全对方吗?
当你把以上几个问题反复思考几遍以后,我想再善良的你都可能觉得没理由去合作了。
在很多的时候,人们为背叛寻找的理由往往并不是为了从善良的对方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因为这样会背上道德的负罪感。人们选择背叛是基于以上的三个问题中所隐含的潜台词:因为对方会背叛我们,所以我们所做的只是 “正当防卫”,因而是完全道德的!
一方面在任何情况下背叛是占优的策略,另一方面背叛又具有“正当防卫”的道德正义性,所以选择背叛就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
由于始终受到选择背叛将会获得更为丰厚回报的诱惑,因此要想一直选择合作是需要很强的道德意志力的,而关于理性个体的假设中并没有这样的预设。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对方,这种利他主义的行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似乎并不为自然所选择。但是,正如Axelrod所说的,“合作的现象四处可见,它是文明的基础”,因此,对于科学工作者而言,对“合作如何产生”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挑战。
于是,合作的问题就转换为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利的个体在重复博弈中如何才能倾向于合作?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