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0852 69
2017-05-31

支出法计算GDP可表示为: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为了和经济学教材一致也可以如下表示:

国民收入Y=C(消费)+I(投资)

上式可以看成是最终产品的生产,生产消费品和投资品。

当把GDP看成是国民收入用于使用的情况时有:

国民收入Y=C(消费)+S(储蓄)

一部分收入用于购买消费品,剩下的收入储蓄了。

一般经济学教科书认为这是两部门(居民和企业)经济的平衡关系式,其实这两个公式可以视为所有部门(四部门)的汇总。

根据这两个公式很容易推出:S(储蓄)=I(投资)

这就是储蓄S等于投资I的由来。

关键的是,储蓄S是什么?投资I是什么?我们探讨一下储蓄S与投资I的意义。

国民收入(或GDP)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分为消费品和投资品。

一般观点认为支出法GDP表示GDP的支出情况。那么什么是支出情况呢?支出情况实际是最终产品的销售情况与库存变化状况。

我们可以把GDP计算公式修改为:

GDP=生产的消费品+生产的投资品

GDP=消费品销售+消费品库存变化+投资品销售+投资品库存变化。

其中:

消费C=生产的消费品

投资I=生产的投资品

消费C=消费品销售+消费品库存变化

储蓄S=投资品销售+投资品库存变化。

存货变化=消费品库存变化+投资品存货变化

人们一般将存货变化理解为存货投资,了解了以上公式后,便知道这是错误的。

投资是什么?投资是国民收入(或GDP)中生产出来的投资品。

储蓄是什么?储蓄是GDP中的销售及库存变化的投资品(即购买的和库存增加的投资品与生产的投资品数量相等)。

储蓄和投资是一回事。储蓄和投资都是GDP最终产品中的投资品。

储蓄可以理解为投资品实物被储存起来了,投资可以理解为投资品的生产。

我们不妨写出四部门经济的有关平衡方程式:

居民消费+居民储蓄+企业消费+企业储蓄+政府消费+政府储蓄+外国消费+外国储蓄=居民消费+居民投资+企业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外国消费+外国投资

可简化为:

居民储蓄+企业储蓄 +政府储蓄 +外国储蓄= 居民投资+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外国投资

其中:

居民储蓄=居民投资

企业储蓄=企业投资

政府储蓄=政府投资

外国储蓄=外国投资

居民储蓄或投资主要是住房,企业储蓄或投资主要是厂房及设备等,政府储蓄或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外国储蓄或投资主要是设备。

经济学教科书中假定:存货变化为0(生产全部销售),居民投资为0,企业消费为0,政府投资为0。这些假定根本不符合实际。教科书中的四部门经济平衡方程式(本文不介绍)只有理论意义,无法应用到实际。

以上我们介绍了储蓄等于投资时的储蓄与投资的意义。储蓄与投资是一回事。投资是投资品的生产,储蓄是投资品的储存。

储蓄是个多义词,至少还有两种意义:

两种意义之一:

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中,储蓄的意义如下: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企业储蓄=企业可支配收入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这个意义的储蓄就无法与投资一一对应相等了,但理论上各部门总储蓄之和与各部门总投资之和是相等的。

一般情况下,这个意义的储蓄可视为货币,这个意义的居民储蓄(货币)比前述意义的居民储蓄(实物)大,这个意义的企业储蓄(货币)比前述意义的企业储蓄(实物)小。也就是说,企业是借居民的钱进行投资或储蓄(实物)的。

两种意义之二:

居民储蓄=居民存款

企业储蓄=企业存款

政府储蓄=政府存款

这个意义的储蓄与投资就扯不上关系了。

储蓄是一个多意义的词,投资也是一个多意义的词。人们不把钱存在银行,购买股票债券等也称为投资。但这不是储蓄等于投资时的投资意义。

我们回归储蓄等于投资时的储蓄与投资意义。

储蓄等于投资中的储蓄与投资意义可以理解如下:

理解一:

储蓄:储存的投资品实物;

投资:生产的投资品。

理解二:

储蓄:收入中扣除消费的剩余的钱(用于购买投资品);

投资:生产的投资品。

人们对储蓄的理解一般是理解二,但理解二的储蓄的钱最终是物化在投资品上了。

理解一的储蓄意义是钱已经花掉了购买投资品(储蓄变成了实物),理解二的储蓄意义是钱还没有花掉购买投资品但一定购买投资品(储蓄还是货币)。

如果将储蓄和投资理解为最终产品实物,那么储蓄和投资就是一回事。

如果将储蓄理解为购买消费品后剩余的货币,那么储蓄就是用来购买投资品的(但事实是已经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6-1 18:46:23
储蓄等于投资,是凯恩斯的杜撰和空想。
储蓄,投资,也都是动词,有一个谁是储户谁是投资人的问题。
     但凯恩斯的≡式也可以解释得通——为了“理解”——对于银行系统来说,存钱是最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所以,只有把所有的储蓄都转化为投资才有意义。
    对于居民个人,储蓄本身就可以理解为投资。银行不也是以投资理财的名义再吸储嘛。
    凯恩斯的储蓄,不包括“现金漏出”,是非常狭隘的。主要用意还在于解决所谓的货币量问题,但货币量问题并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19:35:3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6-1 18:46
储蓄等于投资,是凯恩斯的杜撰和空想。
储蓄,投资,也都是动词,有一个谁是储户谁是投资人的问题。
     ...
凯恩斯的储蓄理解(漏出)我认为是错误的,其实消费、储蓄(投资)是经济的两个翅膀。节俭并不是不消费,而是为了更多的消费或投资。
储蓄或者是恒等于投资(从最终产品实物角度看)或者是等于投资(储蓄的货币用来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17: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6-1 19:35
凯恩斯的储蓄理解(漏出)我认为是错误的,其实消费、储蓄(投资)是经济的两个翅膀。节俭并不是不消费, ...
    储蓄=投资,是凯恩斯对银行行为的一个要求,含义就是说,第一,收进来的钱(储蓄)不能让它闲置(要放贷出去,即投资)。第二,投资不能过度,不能超出储蓄,借钱(向央行负债)投资是不对的。
这不是什么规律和定律!
    实际上,商业银行是厂商部门的一个部分,它们是一体的,可以看作是“一个域”,故银行向制造商放贷,是货币在厂商域内的内流,而非投放到了域外,经济学上并不符合“把资本投放出去”这样的投资概念。
    同样,产品制造商用银行贷款购买设备,依然是厂商部门内部的事情,依然不能叫做厂商的投资。
    只有厂商将资本用于部门之外,由于购买本部门没有的东西的时候你算是把资本投放出去了才叫做投资。
    厂商部门的外边是哪里?当然就是居民部门。
    居民部门有什么厂商部门所没有的东西呢?劳动!
    所以,投资就是厂商部门用资本换取居民部门的劳动,也就是《投资就是发工资》。
    居民把如果能将不用就会作废的劳动与资本相结合了,在国家层面来看,这就是经济发展。
    这就是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原理。
     同样,如果资本被厂商内部借贷后不是用于购买居民部门的劳务,而是在资本市场流转,这种内流就不是投资。因此,资本市场如果不能为投资筹资,就不会带来经济发展!金融强国是骗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1 22:35:0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6-1 22:17
储蓄=投资,是凯恩斯对银行行为的一个要求,含义就是说,第一,收进来的钱(储蓄)不能让它闲置(要 ...
储蓄与投资均是在最终产品范围内说的,最终产品分为消费品和投资品。储蓄严格说来是实物(最终产品中的投资品——厂房设备铁公基住房等等)。但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中把储蓄看成是货币(还没有购买投资品呢)之后又购买了投资品(四部门均购买),最后货币全花掉了(购买了消费品和投资品)。
经济发展消费和投资(生产)是两翼,四部门(购买)是引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3 12:16:12
张建平 发表于 2017-6-1 22:17
储蓄=投资,是凯恩斯对银行行为的一个要求,含义就是说,第一,收进来的钱(储蓄)不能让它闲置(要 ...
您似乎将储蓄理解为存款了,这可不是凯恩斯的储蓄意义。他的储蓄意义是收入减去消费剩余的部分货币,这些货币未必存在银行变成存款。现实是很多人直接购买住房,这是投资。所以减少消费未必就不能使经济发展,可以增加投资吗。中国这么多年经济快速发展,投资贡献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