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养女人本质就是老板养工人
李俊
传统社会里,家庭责任分工态度和各自的角色行为都无一例外地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形式。很多学者都对这种分工进行批判,并且认为传统家庭观念对家庭责任分工有深刻的影响。实际上,造成这种家庭分工并不是观念造成,而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约束条件决定。毕竟,“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分工模式对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来说,是一种最优的方案。
要知道农业社会里,人们从事的劳动基本都是体力的。单纯依靠体力活,男人比女人更加优势,同时女人还承担生儿育女的责任,因此就更加倾向做家务。男人从事农业生产,通过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从而获得收入。当然,这些土地也可能是租来的,但是并不影响这种生产方式。这种情况下,男人就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养老婆。为何要养老婆,因为她从事家务劳动也是一种工作,就应该获得一份报酬。这个就好比,雇佣一个保姆到家里干活,理所当然就给人家工资。只是保姆和妻子有区别的,应该是后者包括前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丈夫就相当一个老板,妻子就相当工人。只是这种婚姻制度下,老板有权炒掉工人,但是工人无权炒掉老板。传统社会里,妻子要到家庭之外的地方就业,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从理论上看,妻子的雇主往往是唯一的,所以处于的社会地位应该不高。这点确实存在的,但是作为丈夫,要成功雇佣到一名员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者力量制约下,妻子地位还是得到一定保障。
嫁出去的女儿,一般情况下,无须再赡养自己的亲身父母,同时也再不享有继承权。聘礼就相当一次性购买了女儿的劳动力,从而拥有对妻子一定产权。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女性婚姻地位就无法和男性平等。毕竟,妻子是丈夫购买回来的劳动力,就必须听从的老板的安排。这种婚姻制度,无非就是一种终身劳动力契约。即使传统社会里,很多契约都没有正式法律条文,也没有依靠法律力量执行,但是确实有一种社会规则力量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作为一位女性,要是起来造反,代价是非常高。高成本从而降低造成反的需求,从而维持了一种社会规范。
传统社会里,娶老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提前支付一笔租金给对方父母,也就说聘礼,同时还要给老婆发工资。因此,很多老板由于资本不够丰厚,最终无法雇佣到员工,从而过着一种单身生活。作为员工,很多时候也是考虑选择资本丰厚的老板,从而让自己将来工资有保证。因此,很多女性都想办法到资本丰厚的老板那里工作,从而获得优越的物质生活。其实,很多女性渴望嫁给有钱人,本质也就是相当狠多大学生想当公务员,到国企工作的道理是一样。
随着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传统社会婚姻制度进一步瓦解,妻子不再是丈夫的员工了。这体现在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生育子女减少,女性做家务时间也非常少,到外面工作成为一种主流。这种情况下,婚姻就从雇佣关系转化到合伙关系。也就说,两性不再是资本雇佣劳动力,而是资本、劳动力等因素作为入股,从而成为两个人的合伙企业。
由于女性做家务时间减少,甚至几乎不用家务。比如,有些家庭需要雇佣保姆做家务,这份工资就从妻子那里转移到保姆。这种合伙婚姻制度,从而让有利男女平等。由于是合伙制婚姻,所以很多夫妻之间实现AA制。毕竟,妻子不再是专职主妇,就不用干那么多家务,当然就不可以从丈夫那里获取工资。
很多人认为传统社会里,女人依靠男人养,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毕竟,妻子负责家庭事务,是一种家庭劳动,从而丈夫获取工资,是非常应得。但是现在,很多女人不再做家务,依然要从丈夫获取工资,并且还觉得男人养女人是理所当然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一位员工给老板打工,老板就给她工资,但是如果她有一天不干活了,还可以要求老板给她发工资吗?
因此,传统社会里,所谓男人养女人本质就是老板养工人,也就是干活才有工资拿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女人,希望男人来养她,这种思维本身就有问题。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所以男人养女人也是白养的。第一种方式就是传统社会的工资论,第二种就是租金方式。比如,一个男人能够从一个漂亮女人那里获得满足,从而愿意养她,那种付出就是一种租金。现在,还是有一些男人愿意养女人,包括非婚姻方式,这个养女人的费用可以理解工资,也可以理解为租金。
我觉得现在之所以流行男人要养女人的观念,第一就是传统社会里家庭关系误读,第二就是当代中国男多女少,竞争激烈促使女性太高价格。越南这个国家,男少女多,不知道情况如何?我没有这方面资料,但是我接触一些越南女人,她们确实不需要男人养,还主动养这个家庭。当然,我了解只是个案,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否普遍。
以个人立场来看问题,我觉得男人没有义务养女人。既然女人做了家务,就应该给予报酬,但是不是叫做养女人。道理很简单,给老板打工,就应该获得报酬,但是不能说老板养了我们。
2009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