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二楼观点,本案例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对当事双方有说服力。
支持
本案例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一样没有说服力,没效果。
结束时间: 2016-11-28 12:00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jwxujerry 发表于 2010-12-21 03:25 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20091125 发表于 2010-12-21 15:13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中心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我国高校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高校改革主体的教师(含行政管理人员) ,其收入分配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后勤社会化进程、校内企业改制以及院系经济实体管理中,如何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已成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文章以高校社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的改革为背景,提出了动态股权分配的新设想,并就其具体实施和人员的激励设计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http://wenku.baidu.com/view/2cc3f93a580216fc700afd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