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定要和两个方面发生联系:一是人和自然界之间要发生联系,二是人和人之间要发生联系。前一方面的联系构成了生产力方面的主要内容,后一方面的联系则构成了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便是社会生产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①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构成。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人的因素指劳动者;物的因素指生产资料,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是说科技构成了并列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之后的又一个要素,而是指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一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可以提高劳动资料的效率,可以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水平。所有这些都会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性内容,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它内容。在生产的社会条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在: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表现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定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上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可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生产力的作用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类一切活动都要基于和顺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都要尽最大努力推动和促进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发展,都要提高革命或改革的手段解脱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适应生产力基本状况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正因为此,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