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选 社 会(治国n计、上)1~8计
曹 熊(ccggqq9@hotmail.com)
本人没有n计,献计的人多了便有n计
一、人才库
(一)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的发展史。当人类以文化自称时,人类的进化不再服从自然进化规律,由进化变成了发展,是超自然进化。此时人类的发展是以文化的发展为前提的,如我国春秋的百家争鸣带来的汉唐昌盛,如欧洲文艺复兴带来的资本主义繁荣。同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没落也总是以其文化的没落为先导,如我国宋代以后的极端儒学的兴起(即儒家思想没落和科技遭扼杀)引来的八国联军,如当今教义国家的颓废。应该说文化是人类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现在没有多少人不知道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人类己创造的文化知识来发展我们的国家,却是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实际行为是感性的,缺乏理性。我们只是知道要重视文化知识,就要重视文化中领军人物----人才,但是不知道怎么重视人才。理性地重视人才不是只喊要重视人才,也不是个别单位个别人重视人才,而是建立一个机制让人尽所能,才尽所长,而是通过机制让整个社会用尽人才。显然我们没有这种机制。
这里暂不谈这个机制该怎么建立,先谈这种机制运作起来时所需要的基础。其一自然是教育,人才主要由它们生产。我国的教育虽然问题多多,但是已无大忧是事实。其二是人才遴选和贮备,我国在这方面是乱的,这是个大问题。其三是人才选拔和运用,我国在这方面也是乱的,这仍是个大问题。
对人才的遴选和贮备在于建立人才库。这其中识别人才极其重要,只有它才能给人才定位。目前的鉴才机制(主指人事制度)是低效的,几乎是形式识才,仅凭外语、计算机、文章(书)、文凭、工龄五项便统包全国千千万种专业人才的识别。这种“五股文”是视人才如儿戏,是人才成长的五根锁链,是反分工协作的,是倒行逆施。大多数人才的工作与外语、计算机和文章(书)这三项无关,为何要考查这三项能力?科学的鉴才机制应该从天赋、潜质、心理、性格、实际工作能力、理论水平等方面对人才进行识别和定位,并指明人才的长处、短处及适合的发展方向。如一个演员,鉴才机制不仅仅是确定他(她)的演技级别,而是还应指明他(她)能演好的角色;如一个汽车专业的大学生,鉴才机制不仅仅是确定是否能晋级工程师,而是还应指明他能在研究、生产、销售、管理等那些方面能做得好。
在鉴才方面私有企业要好许多,但主要还是凭上级的经验及以人才的过去为基础来遴选人才。这里的问题也是明显的,除非上级是个伯乐且无偏好。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过去不说明他的未来,他可是一个出色的部门经理,却不是一个称职证的总经理。反之亦然。
韩信只能将兵,刘邦只能将将,这就是鉴才机制要完成的任务。如何科学的鉴别人才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本人是没有答案的。但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国家(或多数企业)决定这么做,一定有人能给出科学的鉴才方法。在这里我们应注意到猎头公司鉴才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二)
鉴才的目的不是为了马上用人才,而是为了贮备人才,即将人才送往人才库,要用时再拿出来。这便要求各行各业(或企事业单位)依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人才档案,以备实际选用。人才库的人才都是有名无实的,如某人在人才库是可以是局级、省级、教授,但是他在实际中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或农民。人才库中职位只是人才可以做的事(或是使人才最获益的事),而绝非一定要做的事。人才库的好处有:
a、充分发现和挖掘人才。
b、为社会各个人才的岗位准备了大量的第二梯队,这既扩宽了用人才的选择面,也给在职人才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你看,很多人等着你不干好。
c、由于人才库中的人才一般已经是人才,只是现实小用了其才,所以人才库在实际上是那些未尽其才的人通往光明的一条出路。显然,一旦某人有这种希望,他(她)的精神面貌顿为改观,也必定更加尽职已有的岗位。这种精神面貌的社会作用是不可小嘘的。
d、笼络有才干的人,加强社会稳定。如果一个人有才而又无显才的机会,很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相反,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最后不能用其才,他们便无怨言。对我国而言,若太多的人才因无竞争的可能性而沉没于荒野,那将是改朝换代的良种。
本文只关心国家机构的人才问题,所以这里谈一下国家机构如何使用人才库。假如某省要任命一厅长,那么就直接找人才库要人。人才库接到指令后便随机调出一批符合要求的人(而非一个人)供省委挑选。显然,如果规定省委也只能随机挑选,则任命过程中的所有寻租及腐败将降到最低限度,而任命过程中的权利斗争则完全消除。自然省委领导也不必为任命谁而作艰难选择,从而将更多精力用于正常事务。这也意味着任何人想升官,都得先到人才库去升官。
人才库的官不宜终身制,应设置有效期限。若在有效期内未被实际聘用,则要重新参加遴选以维持官位,否则降级。
另:作为兵(下级)切勿以才自傲,要学会听话。只有“好使”的人才别人才愿意用,才用得好。这是个普遍真理,国内国外都适用。我国由于“斗争理论”的过度宣扬,许多人弄成了斗的习性,凡事讲斗,这是不行的。不是说不斗,但是不能凡事就斗,不能以斗为主。我们要充分体会分工合作的内涵。斗字当前,谁敢用你?谁愿与你合作?一句话,下级就是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