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我见我思-政治正确的《阿凡达》
·
2010-01-05
·
中国时报
·
【张景为】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10010500407,00.html
电影被称为第八艺术,既是统合了前七大、且是最新的艺术形态,也因其科技的发明而虚拟、颠覆,乃至改造了人类对现实的观感与经验,更创建了空前的商业行为与价值。目前轰动全球,即将改写影史票房纪录的《阿凡达》,就是这样一部形式决定一切,技术压倒内容的好莱坞电影。
完全没有白费名导詹姆斯柯麦隆苦等十四年科技进步,以及耗资美金二亿三千万的工夫,观众在长达一百六十分钟的漆黑中,从片子一开始很快地便融入这科技打造的惊奇幻境,直至终场才恍然若觉。电影强调3D,戴上特别眼镜虽然总有点累赘,但观赏时除非真有宿疾或特殊体质,基本上可以说并无不适之感,而这当然要拜科技进步、3D影像日新月异之赐。
其实3D电影并非创举,早在数十年前即有所谓「立体」电影,台湾在一九七七年就有一部武侠片《千刀万里追》以此为号召,由张美君导演、腿功了得的谭道良主演;不久前好莱坞也还有一部《血腥情人节》主打3D噱头。数十年来这类电影争相取宠,但《阿凡达》并没有刻意卖弄如刀枪扑面、怪兽奔袭等廉价突兀的3D惊吓镜头;3D景深自然贯穿全片,彷如未来观影即应如此,梦幻与真实融于一体。
本片的技术既是如此光芒万丈,剧情当然也不能太差,但也不宜太抢,因此以制式故事、正常情感反应的内容,搭配技术最为安全妥适。表面上看似充满对霸权的批判、环保的警惕与弱势的关怀,但在故事的铺陈、人物的塑造与场景的经营上,则几乎是意料之中,并无惊奇;对影迷如我而言,更有诸多似曾相识之感。
本片的寓意既是未来预言,也是古老史诗,更是许多电影情节的综合体。故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纳美人对抗蛮横嚣张的地球人,以及男主角从原本卧底刺探到转而认同、一起抗暴的过程,让我想起《与狼共舞》、《风中奇缘》、《教会》等名片。主角犹如庄周梦蝶般,透过脑意识进入混血的阿凡达身躯,不断身分转换、穿梭异我两个世界,又让我想起《黑客任务》、《魔鬼总动员》。片中的家园巨树、灵泉、伊娃女神与最后的大决战,眼看正义一方就要毁于邪恶暴力,突然森林异兽通灵驰援,反败为胜,更让我想起宫崎骏的《风之谷》、《魔法公主》,以及好莱坞的《魔戒》、《纳尼亚传奇》。
作为一部娱乐大片,大决战的过程尽管惨烈,结局却必然美好;最后,伤害大地之母的掠夺者,夹着尾巴回去他们垂死的地球,只留下了少数心灵纯洁的人与原住民纳美人共享外星的伊甸园。《阿凡达》的技术、营销固不待言,主题意识尤其深谙政治正确的三昧,但却不代表现实的正确;就算导演有着悲天悯人、影以载道的用心,但在大赚其钱之外,出了电影院,全世界的观影者能否共同连手,改变未来地球的命运?别忘了,这是部3D特效电影,过程中我曾经拿下特制眼镜,眼前回归正常的一切,不过是失焦的交迭影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